不管是誰,我相信他拍的每一張照片後面都會形成一個故事,我分享一下我這張照片背後一個故事吧。這張照片也是今天早上我自己發的每日一圖,一篇文章所附帶的一張圖,這張照片實際上是我在十幾年前還在大學那會兒去鄉下採風的時候所拍攝的一張照片。。拍攝完這張照片之後,我就覺得這張照片還是蠻有意思的,但是可能唯一缺陷也是我覺得經典的就是我拍的是黑白的!因為那個時候我在學習膠片就是拍黑白膠片,所以包括我的數碼相機,我們都是設置的拍黑白的,至於這張照片的豬鼻子是為什麼是粉色的,那是因為我後期製作,給他做了一個著色的處理,我覺得這樣子的話,剛好跟現在比較流行的那個動畫片粉紅豬小妹那個小豬佩奇比較貼合,所以我覺得還是蠻有意思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十幾年後,我仍然記得這張照片的原因。可能很多人拍了很多很多照片,但是回想起來。你不知道自己拍的什麼照片兒,因為很跟別人的太相似。我最近在整理我的照片,上傳到某一些網站上去的時候。我都還是能很清楚的辨別,哪些是我拍的,然後我拍過一些什麼照片!這並不是說我記憶力有多好,可能這就是作為一個攝影師,他的一個基本素養吧


楊子榮犧牲後,部隊領導特別重視,專程派人到牡丹江殯儀館,請永合班樂隊參加追悼會。在軍民追悼大會上,樂隊高奏哀樂,軍區首長宣佈:「將楊子榮生前所在偵察排,定命為楊子榮偵察排」,並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1970年,為紀念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偵察英雄楊子榮,在海林市東山之巔7萬平方米的松林中,修建了楊子榮烈士陵園,並將烈士遺骨改葬於此,以供人們曕仰、紀念。

楊子榮犧牲後,一直沒有聯繫到他的親人。1964年,山東省軍區和楊子榮生前所在部隊組成聯

合調查組,希望能儘快查到其家人。當時只知道他是膠州人,不知道具體地址,因此走遍了膠州各個區縣,調閱檔案資料上百份,張貼尋人啟示數千張,發送協查文件上百份,均以失敗告終。既然以名找人不行,能不能以像片找人呢?曲波同志找到牡丹江軍區《建軍報》記者王學儉,希望他能提供相片資料。王記者從一堆照片中找到一張合影,這是一張模範英雄的合影,經曲波確認,裡面有一人正是楊子榮。

但是,這張合影的個體太小太模糊,很難看清楚每個人的臉。曲波請一個日本朋友幫忙,將照片帶回日本,將它放大翻拍,纔有了楊子榮單張像片。1973年的一天,煙臺市牟平區峽河村來了一個人。此人是民政局局長,手拿一張像片請於洪典辯認。於洪典一眼認出,這就是兒時的夥伴楊宗貴,兩家田挨田,兩人同一天報名參軍,由於當天父母吵架,所以自己沒有去部隊。於洪典將局長引到村西南的一個院子裏,介紹給楊宗福看像片,楊宗福長久凝視著像片,眼淚叭答叭答地直流,這就是他的親弟弟楊宗貴呀!繼子楊克武聽到繼父的消息驚呆了,他跑到奶奶和二媽的墳前大哭了一場,也把繼父的情況全部講給她們聽,讓受盡了冤屈的奶奶和二媽地下安息。(楊子榮繼子)

楊克武痛哭是有原因的,之前一直被叫作「土匪崽子」,受盡岐視。1947年,他們村回來一個闖關東的人,和同村一個人親眼看見楊宗貴穿著黑皮祅,匪氣十足從下城子經過。村支書把楊宗貴的母親宋學枝叫到村公所問話,問她兒子是否真的當了土匪。宋學枝一口否認,自從兒子兩年前走後,毫無音信,雖然不相信兒子當土匪,但也拿不出反駁的證據。村裡將他家的軍屬待遇取消不說,還三天兩頭盤問宋學枝和楊宗貴妻子徐萬秀。楊宗貴走時,不到半歲的女兒己夭折。他是瞞著家人偷偷報名參軍的,到部隊後將原名楊宗貴改名楊子榮。楊克武五歲過繼給叔叔當兒子,經常遭人罵,受欺負。徐萬秀被人稱為土匪婆子,小孩朝她吐涶沫,自尊心強的她憂憤成疾,不久就奄奄一息,她臨死前拉著宋學枝的手,懇求婆婆將她葬到路口的山頭上,她要親眼看到宗貴回來。

宋學枝很氣憤,幾次跑到文登地區行署去查,一雙小腳來回幾百里,其中辛苦旁人無法想像。宋學枝的查訪之路直到1957年,楊宗貴被認定為失蹤軍人,並發了證書,總算恢復了名譽。

楊宗貴1917年出生在山東牟平,4歲隨父母和一家老小去東北安東(遼寧丹東)謀生,後來父親和姐姐留在了當地,母親帶著一家人回了老家,要強的母親省喫儉用,還讓楊宗貴讀了幾年私塾。1929年膠東地區軍伐混戰,母親安排12歲的楊宗貴投靠父親,到那以後,他輾轉東北各地,做苦工總共有14年時間。1943年,礦上一名日本監工鞭抽勞工,楊宗貴奪過鞭子,將日本監工暴揍一頓,然後逃回老家。他1945年參加八路軍,10月隨部隊開赴東北,編入牡丹江軍區二團某部炊事班當戰士,1946年1月入黨。

楊子榮當兵僅一年多,參加大小戰鬥上百次,多次立功受獎。在一次剿匪戰鬥中,偵察班長中彈犧牲,指導員現場任命他接替班長,他憑著機智勇敢,很快殲滅了敵人。牡丹江地區匪患嚴重,首長派楊子榮剿滅孫江所部。楊子榮率30多人化妝成便衣,連夜奔襲海林鎮,當他們突然闖入孫江司令部時,有百餘人槍的武裝人員驚慌失措,舉械投降。在杏樹溝圍剿李開江部的戰鬥中,團長險些誤殺了楊子榮。李開江憑藉400多人槍,佔據的是有利地勢,又有老百姓住在村子裡,有恃無恐地和解放軍對射。當時楊子榮的尖刀班迂迴到敵人側後方,被敵人的火力壓得不能動彈。團長急紅了眼,下令開炮。兩炮打過去,出現了婦女、兒童的驚叫。這當口雙方停止了射擊,陣地上安靜下來。這時侯,楊子榮示意副班長和戰士隱蔽好,他揮舞著白毛巾一躍而起,跑向敵人。團長火了---關鍵時刻有人投降,他舉起手槍喵準楊子榮,要一槍結果這個叛徒。幸虧傳令兵及時趕到:「是楊子榮要勸降匪軍」,團長才放下槍靜觀其變。過了一個時辰,只見村莊四周遍插白旗,400多人繳械投降。原來,十幾名頑匪頭目拒絕投降,誰投降就打死誰,而本村的土匪不願禍及自己的妻子兒女,堅持要投降。頑匪們架不住人多勢眾的當地人,只有乖乖聽從楊子榮的命令:繳械投降。楊子榮之所以敢獨闖虎穴,憑的是忠勇和膽識。大宗土匪消滅後,狡猾的餘匪竄入深山老林。團部次定:組織一支小分隊追剿敵人,由既熟悉情況,又有作戰能力的楊子榮擔任隊長。楊子榮不負重託,先是生擒許家四虎(許福、許祿、許禎、許祥),後又剷除「九彪」李發林、馬稀山等悍匪。1947年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五,楊子榮率5名戰士化妝成土匪,摸上「威虎山"。「威虎山」

裏藏著國民黨旅長---慣匪座山雕。座山雕原名張樂山,世代為匪,15歲進山當土匪,18歲混成匪首,有著50多年為匪經歷。楊子榮他們在蛤蟆塘找到一個工棚,裡面住著十幾個看起來很本份的人。楊子榮用手勢和黑話表示:自已遇了難,走投無路,想請人幫忙牽線,投奔個山頭。一個自稱姓孟的工頭搭了腔,領他們到20裏外的一個空木棚子裏,交待幾句就走了。楊子榮一行6人等了兩三天,姓孟的又領他們到附近一個屯子。在屯長家裡見了兩個人,兩人先是一番黑話試探,見楊子榮對答如流,才亮明身份,一個姓劉,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稱為連長。兩人表示願意領他們上山。兩天後,兩人如約來到他們的工棚,楊子榮讓戰士將兩個土匪綁了。並假意對他們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說」。兩土匪覺得到了山上自會見分曉,也沒太在意,領著他們直奔「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劇照)

座山雕設了三道哨卡,如果派大部隊進剿,無論驚動哪一道哨卡,他都會逃得無影無蹤。楊子榮他們每過一道哨卡,都由兩個「土匪」上前搭話,然後把崗哨綁了,一同押上山去。過了第三道哨卡不遠,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馬架房子」的工棚。楊子榮命令戰士:各自佔領有利地形,槍口對準土匪。棚子裏一共有7個土匪,其中有一個白頭髮,黑臉膛,鷹鉤鼻子,蓄著山羊鬍子的瘦小老頭就是座山雕。楊子榮和5名戰友,不費一槍一彈,活捉了13名土匪,並將他們押下「威虎山」。威虎山一行,共活捉土匪25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範例。為此,團裏給楊子榮記三等功,授予他「特級偵察英雄稱號」。同年2月23日,在追剿丁煥章、鄭三炮等匪首的戰鬥中,由於楊子榮的槍栓被凍住,未能先發制人,窩棚裏的土匪擊中了他的胸部,楊子榮壯烈犧牲,年僅31虛歲。戰友將他的遺體運下山坡,並在他的棺木裏放了一瓶擦槍油。軍區和當地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其紀念碑右上角寫著:「為建立獨立民主而奮鬥的烈士千古」;正中書寫:「英名永在,浩氣長存」;落款寫著:「中華民國36年2月25日」。為了永遠銘記英雄事蹟,國家分別修建了「楊子榮紀念塔」、「楊子榮烈士陵園」、「楊子榮森林公園」。2005年,在英雄的家鄉,修建了「楊子榮故居」,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遲浩田親筆題詞:「大智大勇,一代英豪」。


如果一定要用一張照片講故事,那麼首先不說技術,在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方面都要存在,其次讓觀看著一目瞭然的明白照片的意思!這張照片是我拍夕陽之後偶然看到幾個年輕人和一隻小狗坐在夕陽下,隨手拍了下來。畫面有幾點是我想表達的,夕陽美景,青春,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放鬆,愜意,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三個人都在低頭看手機,那隻小狗漫無目的的左右看著,十分迷茫!一個問題一直在腦子裡盤旋,手機給現代人帶來了什麼???


女兒喜歡貓,我們找到了傑西卡。取了與女兒相同的名字,看到兩個傑西卡在一起快樂的玩耍。女兒生活在國外,由我來照顧傑西卡,一次由於出差,失去了它,心裡很難過,不知道怎麼和女兒講。而且我發現我也深深愛上了它。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很自覺的先找到了一張照片。其實我手機很多照片都是有故事的,因為都是在我覺得這些照片那一刻被值得記下來

這張照片是那天學校組織聚餐的時候被記錄下來,那時候因為周圍環境的原因心情也格外的好,感覺看什麼都是美好的,所以那天的日落也在我眼裡顯得格外特別。

PS:我認為心存美好,你看到的世界都是美麗的!


末代皇帝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曾經整個中國都是他的、

一張令人感慨萬千的老照片。


你出生時,你哭了她笑了。

你成家時,你笑了她哭了。

你成她時,方知為何哭為何笑!


這張照片吧 第一次拍車流 值得紀念

當時拍的時候試了好幾次 沒有三腳架 就放在陽臺的欄杆上拍的 又怕掉下去 ?? 索性試了幾次就拍成了 很高興


一個年代一羣人生活的記憶!


沒有看懂你問題的意思,怎麼回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