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選·美的第1113篇文章

2019年3月4日,《紐約客》雜誌發表了記者簡·梅耶(Jane Mayer)撰寫的長篇調查報道《福克斯新聞白宮的誕生》(The Making of the Fox News White House),詳細描寫了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臺——福克斯新聞(Fox News)和特朗普政府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這是一個管窺美國媒體和政治關係的重要案例。

福克斯新聞已經成爲了白宮的分支?

對於關心美國政治的人來說,福克斯和特朗普的親密關係早已不是什麼祕密。特朗普在不斷攻擊媒體是“人民公敵”的同時,卻不斷誇獎福克斯的“公正”報道;收看《福克斯與朋友們》(Fox & Friends)節目是特朗普每天早上的日常,他推特的內容常常與節目內容保持同步;華盛頓的政客爲了能影響到特朗普,會主動選擇上福克斯接受採訪,因爲這樣被特朗普看見的概率會很高;特朗普在2018年中期選舉的集會上直接邀請福克斯主持人肖恩·漢尼提(Sean Hannity)和珍寧·皮洛(Jeanine Pirro)上臺演講,事後連福克斯官方都看不下去,發表聲明表示這種行爲不妥(不過並沒有給出任何有效懲罰);福克斯和特朗普政府之間人員流動堪稱“旋轉門”:曾任白宮通訊主任的霍普·希克斯(Hope Hicks)在辭職後前往福克斯新聞的母公司擔任首席傳播官,曾任福克斯新聞聯合總裁的比爾·西恩(Bill Shine)因涉入福克斯性騷擾醜聞從福克斯離職後,前往白宮擔任通訊主任……

福克斯主持人肖恩·漢尼提登上特朗普集會的舞臺

簡·梅耶在《紐約客》的這篇報道中還挖出了不少此前未報道過的細節:在2016年共和黨黨內初選的首場辯論前,特朗普可能提前拿到了梅根·凱利提出的尖銳問題;在大選階段,福克斯的記者戴安娜·法爾佐(Diana Falzone)就挖出了特朗普和成人片女星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有染並向其支付封口費的故事,但是在福克斯高層的幹預下,這一新聞最終沒有發表;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後,福克斯新聞報道了小布什政府應對災難不力,導致收視率暴跌,在高層的幹預下停止報道相關內容……

文章中對特朗普政府最具殺傷力的,還要算特朗普涉嫌幹預時代華納和AT&T合併案一事。報道指出,儘管特朗普公開表示不會幹預這一合併案,但他私下曾多次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Gary Cohen)和前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幹預這一合併案,原因可能包括他對時代華納旗下的有線電視CNN不滿。另外,福克斯新聞的母公司21世紀福克斯曾在2014年試圖收購時代華納,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如果這次時代華納和AT&T合併失敗,作爲競爭對手的福克斯和默多克都會獲益。民主黨方面認爲這一舉動涉嫌“破壞公衆信任”,衆議院司法委員會已經要求相關方面提供記錄,調查此事。

魯伯特·默多克和兒子拉克蘭·默多克(左)、詹姆斯·默多克(右)

福克斯的老闆、傳媒大亨默多克儘管私下裏看不上特朗普,但押注特朗普的確讓他收益頗豐。除了特朗普幹預時代華納和AT&T合併案(即便最終沒有成功),美國政府還批准了21世紀福克斯將旗下大部分資產出售給迪士尼,默多克家族成爲了迪士尼的大股東,默多克的6個子女平均每人可以獲得價值20億美元的資產。美國聯邦通信委員(FCC)會還阻止了保守派的辛克萊廣播集團(SinclairBroadcast Group)收購論壇媒體公司(Tribune Media Company),從而避免了辛克萊成爲福克斯最大的競爭對手。

比起這些大大小小的“獨家爆料”,簡· 梅耶這則報道更難得的是,將現有的零碎的材料整理在一起,對福克斯和特朗普政府的關係進行了細緻、深入、完整的刻畫,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全景。就如《紐約客》文章的題圖所展示的那樣——白宮的上方豎起一根長長的天線,兩邊是閃亮的福克斯新聞的招牌。作者簡·梅耶在CNN上評論道:“到底是福克斯操縱白宮還是特朗普操縱福克斯?到底是國營電視臺,還是電視臺操控的政府?我認爲是一種雙向的交流。”

美國媒體高管和總統關係友好在歷史上並不算罕見,著名的記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就曾經給伍德羅·威爾遜等多名總統擔任顧問。簡·梅耶在文章中也指出,《華盛頓郵報》的所有者菲爾·格雷厄姆(電影《華盛頓郵報》中女主角凱瑟琳·格雷厄姆的丈夫)在1960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曾經促成了肯尼迪和林登·約翰遜的競選搭檔關係。

但是,福克斯和特朗普之間的聯繫之緊密、交流之頻繁在美國現代史上可謂前所未見。某種程度上,福克斯新聞已經成爲了白宮的分支,直接影響着美國政府的決策。

民主黨拒絕福克斯新聞臺承辦辯論

在報道發出後的兩天,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就宣佈,不會讓福克斯新聞臺承辦民主黨初選的辯論,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佩雷斯(Tom Perez)在聲明中明確提到了《紐約客》報道,說這一報道說明福克斯新聞無法主持一場“公平、中立”的辯論。

在DNC宣佈這一決定後,福克斯立刻反擊,要求DNC重新考慮這一決定,他們在聲明中稱福克斯的辯論主持克里斯·華萊士(Chris Wallace,“談笑風生”的邁克·華萊士之子)、佈雷特·拜爾(Bret Baier)和瑪莎·麥卡勒姆(Martha MacCallum)體現了“終極的新聞誠信和專業精神”,認爲民主黨錯失了一個“向美國最大的電視新聞觀衆陳述自己觀點的重要機會”。福克斯新聞的首席白宮記者約翰·羅伯茨也在推特上表示NC這一決定屬於“短視”,指出克里斯·華萊士曾經主持過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傳媒研究教育機構Poynter的資深媒體撰稿人湯姆·瓊斯(Tom Jones)認爲,儘管福克斯新聞黃金檔的主播存在偏向性,但福克斯新聞依然擁有足夠多的有能力且公正的主持人,可以主持一場公正的辯論。

克里斯·華萊士和父親麥克·華萊士談笑風生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爲DNC的決定叫好。《華盛頓郵報》的媒體專欄作家瑪格麗特·沙利文(Margaret Sullivan)認爲DNC的這一決定並非是所謂的“審查”,只不過是選擇不與福克斯新聞進行商業合作而已,即便福克斯新聞仍擁有多名優秀的記者和主持,但福克斯新聞不應該被視作是一個會犯錯的新聞機構。相反,它更像是一個宣傳機器。

福克斯的墮落及其影響

《紐約客》記者簡·梅耶也在報道中呈現了類似的觀點:福克斯已經從具備黨派傾向性的新聞機構墮落成了宣傳機器。

自1996年成立開始,福克斯新聞的模式就被認爲是“挑撥恐懼”。但在前十幾年間,福克斯整體還保持了一定的剋制。前董事長羅傑·艾爾斯(Roger Ailes)會注重呈現雙方的觀點,維持表面上的公正。在關於“奧巴馬出生地不在美國”的陰謀論中,福克斯新聞的衆多主播都表示不屑,但隨着2011年特朗普開始做客《福克斯與朋友們》並公開質疑奧巴馬出生地後,越來越多福克斯的主播開始擁抱這一陰謀論。

當羅傑·艾爾斯因性騷擾醜聞下臺、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福克斯新聞向宣傳機器轉變更加明顯。2017年,福克斯曾經的口號“公正和平衡”(Fair and Balanced)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最受關注,最受信任”(Most Watched,Most Trusted)。一年後,口號又換成了“真新聞,真正誠實的觀點”(Real News. Real Honest Opinion),這一口號顯然是在呼應特朗普對新聞媒體“假新聞”、“不誠實”的攻擊。越來越多對特朗普持批評態度的保守派評論員從福克斯新聞上消失,曾在福克斯擔任分析師超過10年的拉爾夫·彼得斯(Ralph Peters)在2018年3月宣佈離開福克斯新聞,他在聲明中嚴厲譴責福克斯的墮落:”我認爲福克斯不再是保守派聲音合理且急需的平臺,而是墮落成了一個宣傳機器,爲一個極具破壞性且道德破產的政府服務。”

簡·梅耶在文章中採訪了《宣傳網絡:美國政治中的操縱、虛假信息和極端化》(NetworkPropaganda: Manipulation, Disinformation and Radicalization in AmericanPolitics)的作者之一、哈佛法學院教授尤查·本科勒(Yochai Benkler)。本科勒和其合作者發現,美國左右媒體生態的極化並非對稱的。儘管極左翼媒體也存在傳播虛假信息的情況,但因爲受衆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媒體,其中大部分依然堅持新聞專業主義原則,因此虛假信息很難大規模傳播,主流媒體也不會輕易採信來自極左翼的虛假信息。但以福克斯爲代表的右翼媒體則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態,右翼媒體的受衆對於右翼生態之外的媒體要麼極少接觸,要麼不予信任,保守派媒體會進一步加強讀者的偏見,不受事實約束,讓虛假信息登堂入室。用本科勒自己的話來說:“這不是左右之爭,而是右翼對抗其它一切。”

本科勒和其他兩位作者羅伯·法利斯(Rob Faris)和哈爾·羅伯特(Hal Robert)2018年11月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表示:和Facebook上的假新聞相比,福克斯新聞對選民的影響更大,大量陰謀論正是經過福克斯新聞的傳播後才被特朗普支持者廣泛接受,特朗普選民中將福克斯作爲新聞源的人要遠遠多於將Facebook作爲新聞源的人。

埃默裏大學的政治科學家格雷戈裏·馬丁(Gregory J. Martin)和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阿里·尤盧克古魯(Ali Yurukoglu)在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也對福克斯新聞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幫助進行了估計,研究發現福克斯在2000年、2004年、2008年大選中都對選民的投票有顯著影響,且影響選民的比例不斷擴大。在一個沒有福克斯新聞的平行宇宙裏,小布什可能無法成爲總統、也無法連任,特朗普可能也不會在2016年擊敗希拉里。

福克斯新聞8點黃金檔的主持人塔克·卡爾森

在《紐約客》報道發出後的一週內,福克斯新聞又遭遇了多次公關危機。首先是節目主持人珍寧·皮洛(Jeanine Pirro)攻擊民主黨國會議員伊爾汗·奧馬爾(Ilhan Omar)的伊斯蘭信仰,質疑她在國會戴頭巾的行爲表明了對美國憲法的不忠誠。福克斯官方發表聲明對珍寧·皮洛的言論進行了譴責,但並沒有表示會進行進一步處理,珍寧·皮洛在自己發佈的聲明中也毫無道歉之意(福克斯在一週後默默將皮洛暫時雪藏)。一天後,左派媒體觀察組織Media Matters forAmerica挖出了福克斯新聞8點黃金檔的主持人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十多年前在電臺節目中說了大量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言論,還爲已被定罪的兒童性侵犯進行辯護。卡爾森珍寧·皮洛相比態度更是強硬,在拒絕道歉的同時,更是表示絕不會“向左派暴徒低頭”。相比之下,福克斯曾經的當家女主播梅根·凱利(Megyn Kelly)在2018年10月“僅僅”是因爲質疑了“爲什麼白人不能把臉塗黑”就遭到新東家NBC的嚴厲懲罰,節目被砍,凱利自己也被解約。

在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拒絕讓福克斯新聞承辦民主黨初選辯論的消息傳出後,福克斯新聞的高級副總裁比爾·薩蒙(Bill Sammon)表示,這一決定會讓民主黨失去接觸到”很多可被說服的選民“的機會。實際上,福克斯的大部分觀衆可能早就被說服了——他們心意已決,無論發生什麼,他們恐怕都會在2020年把票投給特朗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