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跟娃媽商量給孩子準備什麼聖誕禮物呢?想了想,除了畫筆之外,再準備一個平安果吧,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這個冬天有點冷,希望好事多磨,把人生這一酸檸檬,釀成一杯酸甜可口的檸檬汁。

一切都從這個月中南方的一場降溫開始,前幾天還宛如盛夏,突然一陣冷空氣下來,廣東迅速地入冬了。

這是我們從北京來漁村的第四年,孩子1歲時候霧霾咳嗽,她媽媽一拍腦袋決定搬家,於是帶着個蹣跚學步的幼兒,就來到了漁村。可沒想到,這幾年一再的要回北京醫院去看病……

12月12日 孩子高燒

雙12的當天的12點多,突然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你家孩子發燒了,不舒服接回家休息吧。我趕緊放下手頭工作,去幼兒園接娃。

孩子確實無精打采,都不願意走路,要一路抱回家。5歲的孩子,40多斤,抱在手上沉甸甸的。我還親了下她的額頭,有點微燒。

回到家,趕緊給吃了美林,孩子精神還好,自己在客廳搭積木玩了。孩子的同班同學小夥伴們有個“海底小縱隊”羣,在裏面說了句,我家菇涼發燒了。

小姑涼平時身體都很結實,運動也很好,我以爲這跟平時一樣,吃點美林就退燒了。

緊接着,鄰居家也說發燒,已經在醫院看病了。

12月13日,甲流

8點10分,退燒藥一次,體溫40度3

大早帶去S醫院兒科,醫生很嫺熟,立即做個咽拭子,半小時出結果,甲流。

醫生趕緊開了奧司他韋顆粒和退燒藥,還有個中藥顆粒。

醫生說家長也要注意,現在流感高發。這時候我已經覺得自己有些喉嚨痛了,昨天抱着小孩,可能被感染了。

回到家,去樓下藥店,海王的藥店格外的坑人,我說要一些預防流感的,他們還推薦中藥,我說不吃中藥,他們給了一盒頭孢,我說孩子也流感感冒發燒,他們直接拿來蒲地藍。依稀記得一些兒科醫生說這個藥不好,趕緊拿了一盒美林走人,一結賬120。好吧,非常時刻,任由你宰吧。

中午12點,孩子在沙發上突然吐了,全身衣服和沙發都是嘔吐物。連忙處理,一股酸味。自己也格外頭疼。

下午5點,我感覺自己中招了,渾身發冷,喉嚨疼,全身乏力。乘孩子姑婆來了,讓她照看孩子,連忙去了社康。醫生一聽症狀,二話沒說,直接開了一盒奧司他韋膠囊。

下午5點半,孩子精神狀態不好,燒一直沒退,一直哭啼要找媽媽。我自己也全身發冷,趕緊微信問娃媽,你啥時候回來,我撐不住發冷,沒法照看她了。

12月14日 高燒不退 大人也中招

9點30,奧司他韋顆粒三包。

9點50,體溫40度,美林一次。

12點45,體溫37度1

1點半,體溫38度,美林二次。

幼兒園班級羣裏還有在請假的,看來不止我們這幾個了。在“海底小縱隊”羣裏,還提醒鄰居說多提防,立馬第三個小孩說發燒了。

小娃的燒退了一些,可她媽媽高燒一直不退,趕緊把醫生給我開的奧司他韋給她吃。在流感開始48小時,奧司他韋最有效。

第三個鄰居說,小孩老叫疼,體溫太高了。醫生也給她家開了奧司他韋,說要吃這個防甲流。可很快,她家老二也被老大傳染了。

從昨天到中午,小娃一直40度高燒不退,真嚇壞了。娃媽說小孩燒的都發蒙了,挺嚇人的,整晚壓根不敢睡覺。

幾周前,還跟娃媽說哪天去社康把流感疫苗打一下。可沒想到,這次流感真來勢洶洶,流感與普通感冒界限真模糊,差別是,甲流38度以上高燒會持續3-4天,普通流感只是偶爾高燒。甲流會有嚴重的胸部壓迫感、嚴重的疲勞感和發燒惡寒,而普通流感沒有。我的症狀比較典型的甲流了,全身肌肉疼,咳嗽胸口疼。

12月15日 凌晨1點 接連中招甲流

“海底小縱隊”微信羣裏,再次傳來不好消息。第4個家長說,她家娃還是沒躲過,也中招了,發燒中。幾個娃兒挨個中招,這次病毒真兇猛。

我趕緊提醒說去醫院開奧司他韋吧,感覺整個最有用,別的都不行。這時候想起去年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趕緊打開給大家分享,自己讀着讀着不禁掉淚,這個流感的先例有些嚇人,自己心裏也暗自嘀咕,千萬別這樣。

早上10點,鄰居說帶孩子去社康了,嘴巴起泡了。我也帶過去,娃媽發燒拉肚子,也順便給孩子再看一下。我自己沒燒了,可一咳嗽就胸口疼。

第4個小朋友醫院診斷是甲流。

社康裏一堆人,孩子哭着不肯進去,我抱着她在外面曬太陽。她有些犯困,外面風也大,就是不肯進裏面。大人自己病懨懨的,一路孩子要揹回來,渾身乏力。

下午1點,測體溫,又38度6了。一整天她狀態時好時壞,發燒反覆。

12月16日 咳嗽

38度3,孩子咳嗽加劇。看丁香醫生和甲流的一些材料說,甲流後期容易和普通感冒合併。

12月17日 拍片異常

大早去了S醫院,跟醫生說孩子甲流,咳嗽有些厲害。

醫生開了小兒解表輕咳顆粒,我說這個是中成藥吧,醫生說這個管用,甲流快好了,回家休息吧。臨走,我嘀咕一句,她燒還是有點反覆。醫生說,那我給你開個拍片吧。

我自己還是渾身乏力,娃媽說那我順便給你掛個號吧,反正我們在這等抽血和拍片結果。孩子最喜歡那裏等候區的電視,放着《小豬佩奇》,看得津津有味。

半小時後,孩子拍片結果出來,我看了一下,不好了。趕緊拿去給醫生,醫生眼睛一愣,這個不行,你趕緊去門口護士有牀位。護士說沒牀位,讓去樓上登記一下。

我問醫生具體怎麼回事,醫生說這個挺嚴重,你們自己看,肺上有泡。

我意識到不好,趕緊跟娃媽打首汽去兒童醫院。

問“海底小縱隊”的鄰居,他說自己正在醫院呢,他家老二被老大傳染甲流了,正在住院,他急忙給我掛了個內科的號。

到了醫院,趕緊到4樓,跟分診臺護士說可能要住院,她給劃了個醫生。排了一會兒輪到娃媽了,醫生說這個有些麻煩,你這是甲流引起的,我們現在沒有甲流病牀。只能明天再來。

娃媽說可否診斷了甲流是否已經好了呢,醫生開了個咽拭子。可這時候已經12點了,咽拭子要下午2點半才上班。2點半咽拭子那裏排起了隊伍,幾秒鐘很快做好,等2小時出結果,4點半結果出來,弱陽性。跑去門診問醫生,醫生說病牀已經沒了,明天吧。我說那今天是否需要打針或開藥呢,醫生給開了一個點滴。

在留觀室,醫生說你過了凌晨12點去掛個急診的號,不要排號,立即去1號房間去搶牀位。說得那麼急,於是麻煩孩子在住院的鄰居過了12點,幫忙掛個號。

12月18日 住院

7點多趕緊首汽打車去了兒童醫院。終於排在第一個。醫生說,牀位還沒出來,你過一個小時再來吧。9點多終於辦好入院手續,來到10樓,

跟醫生說可能肺上長泡,醫生給開了個胸部CT。

住院的流程也很單一,就是一天3次的霧化,咳嗽藥和點滴。傍晚我收拾東西回家,娃媽在醫院陪她。孩子肺上長泡這個有些六神無主,在地鐵上差點坐過了站。

晚上8點,娃媽微信說,CT結果出來,醫生說這個肺大泡挺大的,5釐米那麼大。CT上面黑乎乎的肺大泡。。。

我頓時一陣鼻酸,爲啥叫肺大泡,現在咋弄好呢,孩子這麼小。娃媽說,醫生說暫時保守治療,這個如果手術就是胸部手術,要很慎重才能做。但醫生說以後要避免參加競技性運動,高原環境也不行,肺部供氧量比常人差,缺氧肺部極速擴張,可能會把肺大泡擠破。

娃媽接着傳達醫生看法說,這個肺大泡可能會長大也可能不會,總之不會變小了。平時能不跑步就別跑了,太劇烈需要供氧多的要避免。

深感對不起孩子,這麼小從這樣,她才5歲,以後還有一輩子幾十年,要提心吊膽的怎麼辦。

12月19日 5釐米的肺大泡

早上醫生查房,娃媽說醫生說找胸外科的醫生來會診看看。

等了一整天,會診醫生還沒來,傍晚我就回家了。

晚上娃媽說會診胸外科醫生說,這次不能處理肺大泡,只能治療肺炎,等半個月後再掛胸外科,不適隨診。

我趕緊查了下資料,肺氣腫是不能治癒的,肺氣腫本身是一種老年性的疾病,就如同老了長皺紋一樣,通常是吸菸的男性爲主。可爲啥5歲孩子也會發生這種病呢,而且一下就5釐米這麼大。第二天問醫生,他也說這個有些少見。

我沒有娃媽的樂觀,感覺整個人的世界都坍塌了,每天六神無主的,走在路上跟行屍走肉一般。看着地鐵上形形色色來去匆匆的行人,這一刻,突然覺得一切多麼渺小。我寧願用自己十年來換取孩子的平平安安。

12月20日 悲觀 樂觀

住在3人間的感染病房,裏面都是甲流引起肺炎的小孩子們。新來的一個小孩,一直咳嗽不已,我本來已經好轉,但那個孩子不停的咳嗽,我立馬感覺頭腦發暈。趕緊去樓下小賣部買來口罩帶上。

看材料說,肺大泡是一種肺泡結構的破壞,是不可逆轉的,所以沒有藥物可以恢復。如果有一些肺大泡長在外周部分,可能會在劇烈咳嗽時或者沒有原因時突然破裂,發生氣胸。

娃媽批評我是悲觀的人,說你們悲觀的人總是習慣把可能性理解爲發生的情景,自己嚇自己。

這幾年一直很背。去年9月,娃媽剛剛回北京,在協和做了手術,而且是膽囊腫手術的二進宮,上一次手術是11年,才過了六年就復發。

娃媽比我一向樂觀,她理解不了我爲啥對手術和醫院的恐懼。11年前,我還在讀書,寒假在廣州實習,被爸爸電話要求趕緊回家。那時候還不知道是什麼回事,只知道媽媽經常肚子疼,一直檢查沒出結果。手術當天,一開始還滿懷希望,可手術進行不到一小時,突然醫生把我們爺幾個叫過去,說沒用了,一開腹,癌細胞已經擴散得到處都是……那一刻,整個人一片黑暗。07年夏天我們陪媽媽讀過了最後的日子,她才41歲……前一年外婆食道癌,媽媽在醫院照顧了她一個多月,可卻沒有發現自己已經是直腸癌晚期了。

外婆和媽媽的兩場手術,加上老婆的兩場手術,這些年精疲力竭。老婆兩次手術全程就我自己一人,還有一些朋友陪同,感恩協和醫生的技藝高超。手術漫長的幾個小時等待,從大早進去到傍晚纔出來,那種等待,漫長,無助……

12月21日 出院

孩子住院這幾天基本沒有發燒,咳嗽也少了,醫生讓今天出院。

在出院小結裏,醫生寫道:患兒一般情況良好,體溫平穩,晨起後偶有咳嗽,不劇,無痰,精神可。但胸部CT:1.右肺上葉肺氣腫,伴肺大泡形成(最大者位於尖段,大小約5.0cm*5.1cm*4cm);2.右肺中葉炎症。

呼吸科醫生也拿不出一個好的辦法,會診的胸外科醫生,也只能建議不適隨診。問一個值班的醫生,他也說不能解釋爲啥5歲兒童出現一個5釐米的肺大泡,他說沒有疼痛指症,胸外科醫生比較謹慎,不會隨便做出手術的建議,他建議最好還是找北京或廣州的上一級醫院去查查看。

12月22日 匯演

週六孩子舞蹈匯演,剛剛出院,很替她捏把汗。她們跳的是《左手 右手》

當困難來臨的時候 請你舉起你的左手

左手代表着方向 它不會向困難低頭

當遇見挫折的時候 請你舉起你的右手

右手代表着希望 它不會爲挫折發愁

……

孩子在偌大的演出舞臺上,我們在第一排,看着她心理格外緊張。她孩子那麼可愛、機靈、調皮。

週末我午睡迷迷糊糊,聽到客廳裏的樂高聲音,一聽就知道是她在那裏玩樂高。娃媽讓她睡覺,她到一半偷偷跑下牀搭樂高去了。我一把把她抱回她的房間,自己回去睡了,過了一會兒,她又下來鼓搗了。她說要做一張賀卡,上面寫着我愛爸爸媽媽,還有姑婆。

12月24日 平安夜

休息了週末兩天,回來上班,整個人還是六神無主。問朋友,朋友建議帶去北京醫院再看看,看了下朝陽醫院,上面說不看14歲以下的兒童,再看兒童醫院,一個禮拜的號都沒有了。

前天晚上給娃的爺爺電話,跟他輕聲的說孩子肺部長泡,可能要手術,他還沒聽完就開始扯着嗓子說,千萬不要手術,這麼小做什麼手術,去中醫看看……

問了幾個好朋友有無認識好的兒童呼吸科醫生推薦。跟醫療行業熟悉的朋友也說,這個比較複雜,能治療這塊的只有兒童醫院或者兒研所,而懂呼吸和小兒胸外科的更是極少。而且北京這幾天降溫,帶孩子去容易感冒發燒,更別提兒童醫院的號多麼難掛……

週末冬至,漁村彷彿盛夏一般,一件短袖都覺得暴曬。很快今天冷空氣又來了,而我對未來更加迷茫,只期盼早日給孩子找到治癒方案,還她一個平安健康的童年。

從北京南下這4年,從開始的磨合痛苦,到慢慢接受了漁村這座城市,喜歡她的氣候,喜歡這座城市到處的綠色和自由。她年輕,她白紙一張,孩子可以在公園沙灘,海濱自由玩耍,可這四年總經歷這裏那裏的不幸遭遇。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慢慢學會了平靜,學會了與世無爭。前幾天退掉了多數微信羣,網路上的紛爭口舌,似熟非熟的朋友,在你需要幫助時候,你發現朋友是這麼的少。

總想寫下一些文字,6月帶老婆和孩子去了澳大利亞見自己的老師一家人。06年時候,他們帶我參觀他們家,到現在過去12年。人生一瞬,世事蒼茫,十年一夢,世事難尋。12年前,覺得自己的世界離他們好遠,第一次去香港,第一次辦護照和簽證,悉尼歌劇院,布里斯班,堪培拉的袋鼠。

這一次帶娃回去,一切彷彿昨日,悉尼還是那麼大而無邊,堪培拉還是那麼小巧。但今天物質生活上,國內已經完全趕超國外了,便捷的高鐵、移動互聯網還有海淘、外賣,想要什麼都可以買到。可似乎我們還是缺少什麼,我們習慣了快節奏,經濟的波浪起伏,消費降級下我們要經歷什麼。今天,一個大浪打過來,一切是這麼脆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