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試是進入私立學校最普遍的途徑,你對此瞭解多少呢?

我認為11歲是孩子開始接受英國私立教育的適合年齡,原因有三個:

第一,如果太早讓孩子來英國接受教育,我認為可能對孩子中文程度的發展不太理想。就算孩子將來英文說得和英國人一樣流利,孩子也可能沒有了中文這個優勢。以我自己為例子,我在香港是在12歲進入了中學之後才接受全英語教育,我認為這樣對我中文英文兩方面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

第二,如果過了gcse在16歲才來英國讀高中的話,在高中的兩年教育裡面都會是以考試為導向的。這樣孩子就錯過了7年級到11年級英國教育讓小孩子多方面平衡發展的精髓。

第三,從孩子結交朋友的角度來看,大家一起從中學7年級開始會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的孩子在13歲或之後才插班進入的話,其他同學已經一起經過了至少兩年時光,你的孩子要融入這個圈子會比較困難。當然在學習上和成績上可能沒有什麼問題,但對孩子社交上和結交朋友方面可能會有一點挑戰性。

上一期文章帶大家詳細看透了3+,4+和7+的考試,這一期文章會從11+考試開始。

11+考試

11+考試可以算是最普遍的考試,因為很多文法學校和私立學校都會用這一個考試來選取學生。

大部分文法學校的考試會在考生6年級的時候進行,通常是在6年級的9月,準備7年級的時候入學(大約等於小孩子11歲)。有一些學校甚至會更早舉行考試。

大部分私立學校的考試會在1月,然後2月中就會通知學生是否成功。有些時候會選擇在11月舉行考試,但為數不多。

不同學校可能會有不同的時間表,家長們最穩妥的做法還是向學校查詢。

考試形式方面,11+考試一般會分為四卷:英語,數學,verbal reasoning和non verbal reasoning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私立學校和文法學校也可能只會測試英文和數學,這要視乎學校的收生政策。例如,我的牛津老師朋友Robbie任教的Queen Elizabeths Boys School,他們只會考英文和數學。

私立學校和文法學校的11+考試有什麼不同?

不同之處在於是由誰來出考試試卷。有很多私立學校都是自己出試卷的,但很多文法學校都會採用兩家考試機構:GL Assessment和CEM的其中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著名的私立學校,例如部份9大公學會採用另一個叫ISEB的考試機構。

GL Assessment和CEM有什麼分別?

有很多家長可能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他們可能會想,這不就是一個考試嗎?

我的意見是,如果你連遊戲規則都不清楚,你的孩子玩這個遊戲註定會失敗

GL Assessment四種考卷都會涉獵到,就是之前提及的英文,數學,verbal reasoning和non verbal reasoning。

CEM的考卷只會有verbal reasoning, non verbal reasoning和numerical reasoning。

GL Assessment的英文考卷元素會在CEM的verbal reasoning裡面覆蓋到。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為何CEM沒有數學考卷,其實他們的numerical reasoning就是數學考卷。

如何應付這兩個不同的考試?

兩個考試都非常有挑戰性。我給你一個小貼士,CEM的考試特別注重孩子的辭彙量

GL Assessment的考試題目變化不是很大,比較容易用操練來拿高分。但CEM考試題目變化會很多,比較難用操練來獲得高分。而且CEM的考試內長短題目會混合起來,令考生更難應付。

考一次試可用來申請不同學校?

家長可能會聽過一種說法,只需要考一間私立學校的11+考試,便可以用這個成績去申請其他私立學校,這種傳言是否對的?

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這是錯的。因為大部分學校都會有自己的11+考試,但在某部分情況之下這是對的。

有一部分的倫敦私立女校會組成一個聯盟,讓學生們只考一個考試,但可以申請聯盟內的其他學校。以我所知,主要有兩個聯盟:

  1. Francis Holland School (Regents Park and Sloane Square), Notting Hill and Ealing High School, South Hampstead High School, Queens College London and St Helens School
  2. Channing School, More House, Queens Gate School , The Godolphin and Latymer School, St James Senior Girls School and Northwood College for Girls

有一點家長們需要注意,雖然考生只需要在其中一間學校考試,但如果想申請其他學校的話,仍然是要給每一間學校交申請費用。

再給你一個小貼士,你應該選擇在你最想進入的學校去考試。雖然聯盟內的其他學校會說沒有分別,可以在其他學校考試。但事實不是這樣的!這的確有分別!家長們必須注意

你選擇在聯盟內哪一間學校考試,已經表明了你的意向。他們雖然口裡說沒有所謂,但其實他們會考慮這個因素的,只是不能說出來。

Pre-test是什麼?

有一些私立學校由於申請人數眾多,所以他們需要在正式考試之前再設立一個關卡叫Pre-test (預備考試)。

你可能也會聽過Common Pre-Test。其實這是同一個東西,只是不同的考試機構用不同的名稱而已,而Common Pre-Test就是ISEB採用的名稱。

這個考試通常會在6年級的11月份,而考試形式有可能使用電腦進行,孩子會坐在電腦面前,對著電腦做題目。

至於題目的來源,可以是由私立學校自己設立,例如St Pauls Girls School, Hammersmith,但也有可能採用GL Assessment或者CEM。

其實在13+考試製度入面也會用Pre-test (預備考試)來先篩選學生,但我會在13+考試的篇幅再作詳細介紹。

如何為孩子準備11+考試?

無論你準備幫孩子申請文法學校,私立學校,或者兩種都申請,其實準備11+考試的方法也是大同小異的。

最關鍵的因素是找一個好的輔導老師。一個好的輔導老師會知道文法學校和私立學校的不同要求。一個好的輔導老師會因材施教地引導和教導你孩子如何做,而不是告訴你孩子如何做。這兩者是有明顯分別的。

例如,如果你的孩子想申請文法學校的話,你的輔導老師必須清楚明白GL Assessment和CEM的分別。如果你的孩子想申請私立學校的話,你的輔導老師必須針對性的明白哪一所私立學校的考試要求。

如何準備11+英文和數學?

再給家長們多一些貼士,在11+考試入面,辭彙量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最晚在8歲開始便必需要有針對性的部署,我可以用個人經驗給你們一個例子。

在我小學2年級8歲開始,我父親便給了我一本小記事簿。當我在閱讀一些英文書籍和報章的時候,遇到一些不懂得的英文字便必須寫在英文記事簿內。我當時採用的就是這一種小記事簿。

然後,我便要查字典瞭解他們的意思。剛開始的時候我是看中文解釋的,後來我父親便要求我查字典的時候看英文解釋,學會用英文解釋一個字,這對我將來的幫助非常大。學動詞的時候,我會把動詞的不同tense (時態)和aspects,也寫進記事簿。每一次出門在外坐公交或者地鐵的時候,我就會翻開這本小記事簿,不斷的學習英文。

我父親把它稱呼為一本「個人字典」。到了中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已經寫了大約20多本個人字典。雖然我現在人在英國,但這20多本個人字典我還保存下來,放在香港的家裡。

到了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的辭彙量已經非常大。就算中學一年級進入了英文中學也迎刃有餘,更為我將來在英國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前小時候不太明白父親的用意,現在回想起來才感激他的教誨。順帶一提,我父親退休前也是一名老師,有接近40年的教學經驗,畢業於香港九龍區傳統名校培正中學,著名校友有崔琦(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和丘成桐(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我父親後來考入了香港中文大學(當時香港只有兩間大學,所以論難度來說,他比我後來考入香港大學更難)。

除了辭彙量外,考生也必須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通常這些考試時間都會非常的緊,所以考生也必須要有時間管理能力和抗壓能力。

數學方面,必須特別注意分數,小數和百分比的計算,而且對於代數和英文文字題的要求也很高。

如何準備verbal reasoning和non verbal reasoning?

你可能會聽過一個說法,這兩種考試不能準備,但我並不認同。

我認為這兩種考試都是可以透過練習和輔導來提升能力的,問題只是你的輔導老師有沒有這種技巧而已。

讓孩子們做練習可以讓他們明白用什麼方法來應付不同的題型。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背後的理論,而不只是死記硬背。這樣就算在考試裡面題目變化很大,孩子們也可以應付得到。

在倫敦城內,11+考試在很多學校都是有非常多考生的,以我朋友任教的Queen Elizabeths Boys School為例,每年有二千多個考生爭奪約200個位置。

因此,某些學校會把難度提升,雖然名義上稱呼為11+的考試,但他們要求學生懂得的知識可能是兩三年後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這一點家長和輔導老師必須注意,如果只集中於學習11+的程度,你的孩子可能會喫虧

結語

我原本打算在這一篇文章內覆蓋11+,13+和16+,但由於乾貨太多,我越寫越起勁,寫完11+之後已經有接近4000字。

因此,我只能把這一篇稱為」中集」,然後把13+和16+考試留到」下集」再寫。

謝謝大家繼續支持」走進英國課堂「 。

關注公眾號「走進英國課堂」,中西教育定期分享,與你一起,關注下一代成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