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立足於國內風電、光伏產業發展情況及趨勢,在對比條件成立的前提下分析二者優劣。

  文 | 李佩聰、周曉蘭

  新能源在全球多個電力市場中佔比大幅上升是顯而易見的,風電與光伏作爲非水可再生能源中的兩大明星,增勢尤爲顯著。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2018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NEO)》預測,到2050年風電與光伏發電量將達到全球發電量的50%,共佔半壁江山。

  而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在對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領域的首次調研中發現,太陽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表現超越了風能。惠譽表示,從全球市場來看,太陽能項目的運營風險較低,項目資產表現更穩定。“從評級角度來看,太陽能項目的表現也優於風電項目。”惠譽董事長安德·魯喬伊特說。

  這是否意味着如果有一筆10億投資款,在新能源項目投資中就一定要選擇太陽能項目,太陽能項目的收益就會更好?

  答案並不是肯定的。尤其對國內市場而言,風電與光伏受政策影響,市場條件具有較強的波動性。站在投資企業角度,只要符合投資回報率的項目都可以投。實際上,投資額既定的情況下,對於風電和光伏項目的回報率要求都是一樣的。

  在國內市場,之所以國電投猛投光伏,龍源猛投風電,主要還是依據公司主營業務。新能源項目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但同作爲新能源風電與光伏,二者是否存在競爭關係?

  就消納而言,這種競爭衝突是確實存在的。

  目前,我國風電、光伏在電力結構中仍只佔據較小的比重。2018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分別爲3660億千瓦時、1775億千瓦時,佔據全部發電量的5.2%、2.5%。

  不過,在能源轉型的推動下,隨着風電、光伏經歷平價上網,成爲消費品進入到生活各個領域,風電與光伏將不僅僅只是在全國電力供應中充當錦上添花的配角,而將成爲我國主力電源之一。在能源互補的同時,二者的衝突關係也會逐漸顯現出來。

  鑑於風電、光伏項目涉及要素複雜,條件各異,不具可比性。本文立足於國內風電、光伏產業發展情況及趨勢,僅在對比條件成立的前提下分析二者優劣。

  進行時:風電>光伏

  目前來看,風電在可利用小時數、度電成本、補貼依賴性等幾方面都要優於光伏。

  可利用小時數:

  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2095小時,較2017年增加147小時。據瞭解,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公司,風電可利用小時數一般也較大,根據測算,年平均風速5m/s以上、測風塔最高處風功率密度200以上、風頻分佈好的區域,可利用小時數能夠達到1800以上。

  光伏2018年全國平均利用小時數1115小時,同比增長37小時。光伏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如蒙西、青海、四川等,可利用小時數均在1400以上。

  度電成本:

  據工信部統計,2017年我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約爲0.43元/千瓦時,較2010年下降7%,已經非常接近火電電價。相對而言,雖然太陽能電池組件價格過去幾年來大幅下降,但在新能源之中光伏的度電成本仍是居高的,度電成本在0.5-0.7元/千瓦時。

  補貼:

  風電與光伏等新能源目前面臨的問題都有補貼拖欠。從對補貼的依賴性上看,風電對補貼的依賴要小於光伏。陸上風電度電補貼在0.15元左右,光伏度電補貼在0.23-0.3元。

  據瞭解,2020年補貼取消前風電補貼年均增長71.6億元,增長規模可控:經統計過往各省風電裝機量和補貼價差,2017年全國風電補貼需求751.5億元,至2020年補貼取消時,預計補貼需求達到966.3億元,未來三年年均增加補貼需求71.6億元,整體規模可控,每年新增風電裝機對補貼總量影響有限。

  將來時:光伏>風電

  而長遠來看,無論是從成本下降潛力還是出力特性上來看,光伏的優勢都會比風電更明顯。與風電相比,光伏的技術進步速度更快,運維難度更低。

  降價空間:

  雖然普遍風電度電成本要低於光伏,但是光伏未來降價空間和速度要高於風電。風電場的建設成本指的是風電場建設時產生的全部投資,據測算風電投資成本約7000-8000元/kW,其中風機成本約佔總成本的70%-80%,除此之外還有土地成本、道路建設費、併網費以及路條費等其他相關費用。

  2018年風電整機價格持續下降,曾一度降至3200元/千瓦左右,之後有所回升。而業內專家認爲,風電整機價格應該在3500-3800元/千瓦之間,純粹的價格競爭將會對風機質量產生影響。但是風電其他邊界條件的改善存在現實困難,風電未來成本下降空間較小。

  反觀光伏,近年來光伏發電組件價格、初始投資成本、度電成本皆處於下行通道,降幅較大。在過去的10年裏,光伏組件、光伏系統成本分別從30元/W和50元/W下降到目前的1.8元/W和4.5元/W,均下降90%以上。未來,隨着光伏進一步技術升級,成本下降空間的優勢將進一步突顯。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預計,隨着技術進步,2019年全球成本最低的風電和光伏項目的度電成本將達到甚至低於3美分/千瓦時,成爲最經濟的綠色電力。

  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

  出力特性:

  光伏發電功率曲線是以中午時刻軸爲對稱軸電拋物線形,與太陽朝出夕落的路徑一致。而風力發電風速和風向一般沒有固定的變化規律,出力更不穩定。

  運維:

  風力發電葉輪轉動部分爲機械轉動結構,易出現機械故障,維修技術水平要求高,成本高。而光伏發電設備不存在機械磨損問題,運維成本更低、難度更小。據瞭解,風電運行維護成本約佔總成本的10%到15%,而風機維護過程中停機時間過長將會導致運維成本增加,我國風電場平均運行維護費用爲0.05元/千瓦時左右。

  除此之外,光伏在全球競爭力上也有着更好的表現。

  我國風電與光伏均已經是全球第一,風電裝機量在2012年超越美國成爲第一,穩居首位至今;太陽能裝機量2015年超越日、美、德成爲第一,保持至今。但總體來看,中國的風電製造企業業績主要來自於國內市場,國外市場佔有率非常有限。而光伏在海外的擴張仍在持續,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大部分來自海外。

  在全球範圍內,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隨着太陽能光伏競爭力日益增強,其裝機容量在2025年前會超過風電。彭博新能源財經此前展望,2040年太陽能光伏將成爲主導能源之一,佔全球發電總裝機的32%,風電14%。

  從企業角度看,光伏企業的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快,企業排位變動較風電企業更大。由於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沉澱,風電開發多是由大型國企參與,風電市場內龍頭地位較難撼動。而光伏製造業中大多是民營企業,雖然現在國有企業在大舉進入,但是從傳統存量來看,還是民營企業開發量較多。光伏行業內技術更新迭代快,行業內一、二梯隊陣容排位較容易發生變化。

  競價新時代

  如今,風電與光伏都處於由補貼依賴逐漸實現平價轉變的新階段。對二者來說,2018-2021這幾年都是實現去補貼化的重要歷程。在“十三五”末期實現平價上網後,光伏與風電將無需再考慮補貼方面的桎梏。

  在現階段,爲逐步擺脫對補貼的依賴,風電與光伏都開始走進了競價時代。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指出,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覈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分散式風電項目可不參與競爭性配置。

  風電率先走入競價模式,優化風電投資環境和消納環境,可以有效減少非技術成本和棄風率,降低財政補貼壓力,加速平價上網步伐。由地方制定競價規則,目前已有廣州、寧夏、陝西等多個省份出臺了競價細則。

  而光伏在經歷去年531後,今年的新政策終於有了眉目。根據新政策基調,光伏也將迎來全面競價時代。除光伏扶貧和戶用光伏之外,其他商業化項目都將參與競價。相比過去設定全年補貼規模,新政策將根據申報電價,在一定的年度補貼總規模下,由市場本身確定補貼裝機規模。

  雖然光伏競價基調已經確定,但是更多細節尚未明確。風電與光伏的競價方式與範圍的差異還需等待進一步的政策。

  不過,從競價的範圍看,在地方層面競價與全國層面競價的激烈程度自然會有較大的差別。未來如果光伏真的實現全國競價,企業普遍會將利潤做得較薄,光伏對補貼的依賴程度很有可能會比風電還要低,風電在度電成本方面的優勢可能很快就會被光伏趕超。

  版權聲明 | 此內容爲能源雜誌原創,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能源雜誌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 END ·

  歡迎投稿,聯繫郵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