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是從228年春天開始,到234年冬天諸葛亮去世後為止,合計七年時間,這一段時間對於曹魏來說,其實是外部環境最差的七年。

曹魏的東南邊是江東孫權勢力,228年陸遜剛剛在石亭大戰中大敗曹魏曹休部,對曹魏東南的合肥、淮南一直到南邊的荊州前線都有很大的威脅。

曹魏的西邊是正在崛起的鮮卑雄主軻比能,軻比能一面向曹魏稱臣,一面進行部落的統一戰爭,沒有曹魏的干涉,軻比能統一鮮卑各部沒有太大的問題,而正是因為曹魏的干涉,軻比能開始公開反叛曹魏,一度聯合其它鮮卑單于,比如步度根,給曹魏造成不少的威脅。

當年曹操準備參與漢中之戰時,西北邊境發生叛亂,就有軻比能的原因,曹操派出曹彰平定,而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中,也有聯合軻比能一起出兵牽制曹魏,軻比能在西北的存在,給曹魏造成了相當的威脅。

曹魏的北邊是遼東的公孫淵,228年公孫淵剛剛奪取其叔父公孫恭之位,一度與孫權眉來眼去,對於曹魏,時叛時降,完全處於獨立狀態,曹魏對於公孫淵也是嚴防死守。

而曹魏的西南邊就諸葛亮領導的蜀漢,諸葛亮五次北伐,一負兩勝兩平,從表面上看,曹魏的實力數倍於蜀漢,人口四倍於蜀漢,地盤八倍於蜀漢,人才、軍隊、經濟實力均數倍於蜀漢,為什麼不一舉大戰滅了蜀漢呢?

事實上曹魏還真這麼想過,並實施過,可是失敗了,那就是曹真在230年的大舉伐蜀,結果因為道路難行,天氣原因,在子午穀道走了一半就退回去,無功而返。

沒錯,就是路難走。諸葛亮北伐也同樣是路難走,路難走後勤補給就困難,打仗可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前方如果有十萬人打仗,後方至少有20萬人在服務,運輸糧草,被給人員物資,道路難走、運輸困難嚴重影響了戰爭。

這只是曹魏不能一戰滅亡蜀漢的原因之一,並且不是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就是曹魏的外部環境,並不太好,四個方向都是敵人,如果集中精力對付一個方向,就難免會在其它方向減弱力量,給其它敵人可乘之機。

冷兵器時代,國力固然重要,但並不是決定戰爭勝利的唯一因素,因為一場戰爭失敗而導致滅國的例子多的是,比如官渡之戰,比如淝水之戰,袁紹和苻堅明明實力遠強於對方卻戰敗而國滅,同樣,對於諸葛亮的北伐來說,曹魏根本不敢掉以輕心。

面對四個方向的敵人,曹魏除了在邊境地區布置重兵把守外,曹魏還有一支五到八萬人左右的中央軍處於隨時待命支援的狀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不僅派出了大部分的中央軍,而且皇帝曹睿親自出馬,在解除了諸葛亮第一次的威脅後,仍然沒有掉以輕心,加強過境防衛,增加戊邊軍隊。

曹魏國力雖強,但是亦不敢大軍壓上全力對付蜀漢,因為滅國戰是相當大的戰役,在曹魏沒有解除其它潛在的威脅外,是不敢針對蜀漢的,曹魏唯一的方法就是時間換空間,休養生息,恢復國力,解決了其它的威脅之後,才能集中力量對付蜀漢。

否則曹魏如果大軍壓上,陷入戰爭泥潭,拿不下蜀漢的話,其它方向的敵人再有什麼異動,就非常危險了,弄不好,蜀漢沒滅,倒是曹魏自已被滅亡都有可能。所以靠一戰滅亡蜀漢是不現實的。

況且當時的蜀漢有諸葛亮等一大批人才在,沒有滅亡的基礎,曹魏固然國力強大,也沒有強大到能一口滅亡一個國家的地步。

事實上,在諸葛亮於234年病死於北伐軍中時,司馬懿曾向皇帝曹睿請命,要求率軍南下滅亡蜀漢,但是曹睿沒有同意,我覺得曹睿的決定是正確的,司馬懿當時滅蜀時機不成熟。

234年,諸葛亮病死,235年,軻比能被刺殺,238年,遼東公孫淵被司馬懿平定,曹魏依次解除了北方、西北、西南方的威脅,才具備滅亡蜀漢的條件和基礎,可這個時候的曹魏已經陷入了內鬥,同時曹睿去世,新皇帝年幼,更不會去對外大舉用兵了。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在魏、蜀戰爭的大多數時間裡,都是蜀漢作為進攻方,較少的看見曹魏發起主動進攻,而對蜀漢發起滅國級的戰爭時離曹魏滅亡也不遠了。

並非曹魏不敢對蜀漢發起滅國級的戰役,這取決於曹魏歷代君主認為蜀漢、東吳誰對自己威脅更大。自從夷陵之戰後,東吳對荊州的中南部的控制就穩了,加上蜀漢實力受到嚴重的削弱,南方的東吳就成為對曹魏最具威脅的勢力,對於蜀漢則採取輕視的態度。

曹魏一方擔心東吳繼續擴大戰果敲掉蜀漢與曹魏二分天下或直接威脅北方,故而在曹魏第一任君主曹丕在位的時間裡,曹魏倒是對東吳嘗試發起過滅國級的戰役。但是雙方的戰爭卻是誰也滅不了誰、

228年以後,蜀漢國力恢復元氣。隨著諸葛亮率軍對曹魏連續多年的北伐,使曹魏把軍事重心逐步放在了對蜀漢上。期間在大司馬曹真的提議下,曹魏在230年嘗試過對蜀漢發起大規模的攻勢,希望一舉奪取漢中,如果成功,蜀漢滅亡就將成定局。但被諸葛亮挫敗攻勢。魏軍遭受重大挫折。

此後,曹魏暫停了對蜀漢的大規模攻勢。蜀漢在234年諸葛亮逝世後也暫停了對曹魏的北伐。雙方進入一段安穩期。

244年曹爽為了樹立個人威望,不顧後果的對蜀漢發起了大規模進攻。結果在興勢之戰被費禕好和王平等人大敗。

249年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氏逐步對曹魏進行控制。並在250年後再次把軍事重心轉移到對東吳的戰爭中去。至於對蜀漢的北伐,曹魏則選擇防禦。

進入到262年,由於姜維的北伐受到鄧艾的反擊,蜀軍遭到嚴重失敗,導致實力大減,一時之間蜀漢失去了大規模北伐的能力。此後,司馬氏主導下的曹魏認為消滅蜀漢的機會已經來臨,在263年8月,派重兵分三路伐蜀,很快取得成功。


這個其實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魏國分身乏術,蜀漢和東吳一直在東西兩線攻打魏國,使得魏國並不能集中全部力量攻打蜀漢,所以魏國根本不可能一戰擊垮蜀漢。第二個原因是劉備去世以後,曹魏的主要壓力是孫權領導的東吳,而不是蜀漢。

蜀漢和東吳在東西兩線給予曹魏的壓力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在諸葛亮北伐期間,時間是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冬為止,而這段孫權帶領東吳在東線開始與曹魏作戰,以此響應蜀漢諸葛亮的北伐。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開始第一次北伐,在這一年的冬天諸葛亮又進行了第二次北伐。這兩次北伐使得曹魏的西線壓力猛增。同樣在這一年,孫權發動大規模的石亭之戰進攻當時曹魏。

石亭之戰的具體過程是吳國鄱陽太守周魴用詐降誘敵之計致書魏國曹休,表示願意叛吳歸魏,請求曹休派兵接應。曹休中計,率軍10萬向安徽進發,與另外兩路魏軍同時深入吳地。孫權率軍進駐皖口,派陸遜、朱桓、全琮各率兵3萬,迎擊曹休於石亭。陸遜等三路吳軍同時向曹休的軍隊進犯攻打,曹軍大敗。

公元229到232年,孫權開始聯繫割據遼東的公孫淵,孫權意圖使公孫淵從北方鉗制曹魏,以便於進攻曹魏,而這段時間正好是諸葛亮再次北伐的時間段。

到了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也就是公元234年,而這段時間,孫權已經開始再次攻打合肥。當時的魏明帝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攻打孫權,孫權緊忙撤軍。

可見當時的曹魏東西兩線的壓力非常大,孫權和諸葛亮在兩面出擊給予曹魏打擊,所以曹魏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單獨面對蜀漢。所以提問題的題主說的情況不存在。

曹魏當時的主要攻打是東吳

曹丕在世的時候曾經多次要攻打孫吳,黃初三年,曹丕三路伐吳,曹真曹休多路大捷,孫權被迫沿江防守,當時東吳的孫盛和呂范等人接連大敗,僅有朱然奮力防守當時的江陵城,如果不是疫病流行,說不定孫權還真的敗了,但是因為疫病,雙方議和。

黃初五年和六年,曹丕都想伐吳,但是但是只是止步於長江沿岸的廣陵並沒有南下。

曹丕去世後,曹叡登基。東吳當時發動了一系列攻勢,首先是孫權進攻江夏 ,隨後是東吳攻打襄陽,這些都是當時東吳的壓力,曹叡早期擊敗孫權的攻勢,但是在234年,孫權攻打合肥,曹叡親征。但是雙方沒有交兵。

其實東吳在孫權得後期主要就是攻打曹魏,給予曹魏很大的壓力,迫使曹魏不得不對付當時實力雄厚的東吳。

最後

諸葛亮的北伐,和東吳的北伐是一樣的,這本來就是當初雙方最開始聯合起來的策略,只是後來孫權奪取荊州破壞了策略,以至於導致東吳和蜀漢最終消亡的命運,後期的北伐只能說是「聽天命,盡人事」而已。


劉備率領全國兵力向東吳發起進攻,為關羽報仇。卻被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大敗。大敗之後,劉備一病不起,在白帝城託孤去世。蜀漢國內兵力空虛,若此時魏國和吳國任何一個國家發起進攻,蜀漢絕對頂不住。

所以諸葛亮排除萬難,派鄧芝前往東吳,請求和東吳結盟。孫權獨自面對曹魏這個龐然大物,也會懼怕三分,所以高興的答應和蜀國結盟。

諸葛亮攻打魏國期間,魏國若忍不住率兵伐蜀,以曹魏當時的兵力,起碼要啟用全國的十分之七的兵力,才能有把握把蜀國滅掉,若曹魏全國抽去十分之七的兵力攻打蜀國,那麼你覺得東吳會袖手旁觀,讓你把蜀漢滅掉,然後再整頓兵馬,順便把自己也滅掉嗎?根本不可能。

如果魏國伐蜀,以東吳的個性,會袖手旁觀,等到曹魏佔領蜀漢三四個城池時,沒有後顧之憂的東吳,立馬動用全國兵力攻打魏國。魏國國內的十分之三的兵力,你覺得可能抵擋的住東吳全國的兵力嗎?東吳一旦佔領魏國,那麼討伐蜀國的魏軍一定會軍心不穩,被諸葛亮率領蜀兵反殺過來,等待曹魏的只有滅亡。

你覺得以曹操和曹丕的頭腦這點問題會想不清楚?


這個問題特別值得思考,也適用於譬如當今中美關係的政治邏輯思考點。

很多人都說諸葛亮無能,因為北伐沒有消滅魏國,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對外擴張需要至少完成:

1、對內的政治整合

劉備死後,諸葛亮面臨的困難是特別大的,如果換成我們在他位置上,可能根本沒辦法完成一二吧。以下幾個方面的事務必須擺平。

a、一個政府、一個聲音。這話說的容易做起來特別難,蜀漢看起來的確是一個政府,但實際上,他要處理好,與劉禪的關係、與李嚴關係、與益州土著的關係。

與劉禪,這個劉備幫他擺平了。諸葛亮主要小心翼翼維護好就好可以。所謂相父,所謂政事咸決於亮,這層關係,坦白說,處在劉禪的位置更不容易,如果你當過領導你就知道,你的所有事務都是下屬幫你處理,自己本人作為橡皮圖章的時候,那個心態是不容易的!

與李嚴,這個不符合劉備的期望,劉備的遺囑是「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三國志.李嚴傳》」也就是政務諸葛亮、軍務李嚴,換句話說劉備希望李嚴能夠做到周瑜那樣,結果李嚴不合格,被廢。

與益州土著,諸葛亮的做法是依法治國。這點我們可能用難能可貴來形容,諸葛亮這點恰恰繼承了曹操的政治遺囑(歷史就這麼吊櫃),從益州挑選符合自己用人標準的人才,也就是說益州很多人才因為依法治國,對諸葛亮是不滿的。他們不願意為這個蜀漢賣命,原因也簡單,既然依法治國,那麼出力出錢多的肯定是土著。

完成了這三個方面的整合,蜀漢集團正式成為了一個標準的擴張集團的雛形,諸葛亮的理想也就完成了現實方面的最低配置的打造。

2、對外擴張工具(主要是指軍隊)打造

諸葛亮第一次真正的用兵,是征南,平孟獲部,剛柔並濟與謹慎是諸葛亮的基本用兵點,這次南征,其實是一次試水,檢驗練兵的成果。

成功的安定了南方,這次南征給諸葛亮帶來的不僅僅是聲望,還有更切實的利益。《三國志》云:「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以上諸葛亮完成了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以及經濟整合。所以諸葛亮有北伐的底氣,這個底氣不僅僅是有錢、有力量、更重要的是,敵國不敢正視。也就是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對方輕易不敢進犯(無隙)。

下面來說為何魏國在國力差不多是4倍於蜀國的時候,不能滅掉蜀國。

1、政治方面 曹丕繼位時,很多人是不服的。特別是宗室,曹彰、曹植就是例子,那麼曹丕需要對宗室做好安置,以及那些忠於大漢的人的安置(雖然已經很少了)。這個花費了大量的精力。

2、軍事方面 大量的老將已經凋零,忠於曹氏的依然不少,曹丕需要發掘那些忠於他自己的將領,這也需要時間。同時對東吳的用兵失敗,短期內也難以聚集力量。

3、外交方面 吳國是個燙手的山芋,吳國對魏國是戰是和,主動權在吳不在魏。這對曹丕來講是個大患,所以魏國主要的軍事力量是用於防禦吳國的攻擊。避免自己進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以上就是為何國力遠強與蜀國的魏國,不能一站滅了蜀國的最主要的幾個方面了。

異史曰:一切歷史皆當代史,當今中美貿易戰,川普想依靠一人之力來與中國博弈,這基本就是個輸,去參考諸葛亮整合蜀國的邏輯,川普同學對內沒有整合上層精英、下層老百姓的利益。對外僅僅使用關稅的手段,試圖阻止華為,這在戰略方面就錯到底了。所以才出現美國精英現在對川普的各種反制,這也是意料之中的。


魏蜀吳三國鼎立,鼎立之勢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有實際意義的,政治軍事經濟上的穩定局面,也是這樣諸葛亮的隆中對才會有如此的關注度,這是從政治軍事上的大勢把握,是三國發展的戰略思想。限於吳的牽制力,魏不可能發動大規模戰爭,只會有局部摩擦。

1、赤壁之戰時,劉備是一個剛剛從附屬品變成了流浪漢,被曹操追著屁股打,逼不得已聯合孫吳轉守為攻,打擊了曹操剛剛興起的一統天下的雄心,對南方的戰略由攻轉守。

2、赤壁之戰後,形成二守一的形勢。各自開始自身發展,劉備據荊州取益州,曹操定內政,取漢中,平雍涼,孫權注意力從長江中游轉到下游,在江淮之地發動第一次合肥之戰。

3、劉備襲取漢中,緊接著襄樊之戰,曹操聯合孫權算計了關羽,曹操也耗盡了最後的心血,對蜀由攻轉守,進入內部權利交接重新整合階段。

4、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劉備白帝託孤,交權諸葛。曹操+劉備+孫權的局面轉變為曹丕+諸葛亮+孫權的局面。

5、曹丕比較不幸,在位六年就累死了。然後孫權發動石亭之戰,曹休兵敗病死,曹魏對吳全面轉守。諸葛亮五次北伐,不斷進攻關中。也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規模較大,其餘三次都是比較小,諸葛亮也累死了。魏吳在江淮也是稍有摩擦,合肥之戰就有三次。孫權倒是保養的比較好,但是在接班人的問題上犯了嚴重錯誤,搖擺不定。曹丕+諸葛亮+孫權的局面因為兩者去世,各自開始內部鬥爭。曹魏內部司馬氏率先平定內政,蜀漢和東吳都存在嚴重的內政問題,三足鼎立局面兩足出現了問題,然後就有了西晉統一的局面。因為司馬氏在雍涼方面有絕對控制權,也出於司馬昭需要功績來更加穩定局面,然後就在這個歷史上很恰當的時候滅了蜀。

三國60年平衡局勢下,秦嶺和長江天險對蜀吳起到了應該有的防守力,但是在局勢發生變化下,天平向其中一方傾斜時,這個防守力就明顯削弱了,因為只有人利用天險才能有強悍的防守力,人不行了,防守力下降是一定的。

三國,是一個由混戰轉向平衡再轉向平衡打破的過程。


一方面,如果魏南下滅蜀,那麼國內防禦就難免出現大的空缺,這就給了江東的吳國乘虛而入的機會。因為如果蜀國被滅,那魏國下一個目標就一定是吳國,這時坐山觀蜀滅等於給自己養大了一個敵人,所以吳國一定出兵救蜀國,因此魏滅蜀面對的是兩個對手。

但是另一方面,蜀北上伐魏就不一樣了,是單純的一面作戰。因為孫權不可能乘機進攻蜀國,那樣就等於幫助魏消滅了一個敵人。自己吞併蜀國並不能短時間讓自己擁有可以單獨抗衡魏國的實力,這時魏國照樣可以直接攻打吳國。對吳國來說,蜀國的存在是保護自己不成為魏國南下目標的戰略屏障

所以,蜀國北伐,吳國會靜觀;但魏國南下攻打蜀國,吳國會出兵救援。所以南下對魏國來說占不到便宜,因此不會攻打蜀國。

當然,進攻時地理上的劣勢也是魏不打蜀的重要原因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開始第一次北伐,當時他設疑兵於斜谷,以吸引曹魏大軍,他自己則率大軍攻祁山。當時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降蜀,關中震動,魏明帝曹叡不得不親自坐鎮長安。然而在此之後,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蜀軍進退兩難,諸葛亮不得不撤退並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從這一年開始,諸葛亮先後五年出兵北伐,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為止。要知道當時蜀漢無論在國力還是兵力上都是遠遜於曹魏,但即便諸葛亮的北伐勞師動眾,曹魏的將士也沒能一舉將其擊敗,反而被諸葛亮逼得不敢出戰。既然諸葛亮北伐勞師動眾,為何兵力國力更強的曹魏卻不敢一戰滅了蜀軍?

事實上,當時國力與兵力都佔優勢的曹魏沒有一戰滅了蜀軍,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曹魏以現有的雍涼軍力加上可以調動前來馳援的中央軍打不過遠道前來的諸葛亮。當時諸葛亮很明確的知道,如果是在北伐的過程之中逐漸的蠶食曹魏比較困難,畢竟他自己的年齡已經很大了,不見得能堅持多少年,因此對於諸葛亮來說,攻下一城一池對蜀漢的增益並不大,他要做的,就是要一戰擊敗魏軍的主力,並藉機佔據雍涼。如果他沒能擊敗魏軍,即便奪得了再多的地盤也是白費勁。

正因如此,諸葛亮才會出師一伐、四伐和五伐,他這麼做,就是為了可以和曹魏的大軍團決戰,並儘快消滅掉曹魏在雍涼的反抗力量,逼迫曹魏的軍事力量退出這片區域。而對於曹魏而言,在一次大會戰中,如果能直接擊潰蜀軍,那西南方向的邊境可以數年甚至十數年無憂,畢竟劉備在夷陵之戰後,諸葛亮花費了近六年的時間才敢出征,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也休養生息了三年,若曹魏能儘可能多的擊潰蜀軍,對於曹魏來說也是有利無害的事

正因如此,才會有曹真伐蜀,司馬懿接手曹真後的四伐,都是曹魏積極尋求與蜀軍決戰的機會。然而在四伐時,兩軍終於進行了一場大戰,但在此戰中,司馬懿發現自己沒辦法擊敗諸葛亮,這才會改變策略,採用龜縮的方式避戰不出。

我個人認為,曹魏並不是不想一戰擊敗蜀軍,而是當時雍涼軍力與能調動的中央軍是真的打不過諸葛亮帶領的蜀軍。


一句話可以總結: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盆地四面都是高山,只有極少數幾個地方可以通行。只要扼守住這幾個關口,那進攻方就很難打了。

第一,先看蜀中的地勢。

看看四川盆地四周這一圈山,北部是米倉山和大巴山,西部,是龍門山、邛崍山、大雪山,南部是大涼山,東部是大婁山、武陵山、巫山,真正是四面險塞。

西部為青藏高原,至大渡河一線戛然而止,此處地勢陡然突起,海拔從500多米一下子增加到2000米以上,通行極其困難,——走過川藏公路的人估計都深有體會。因此邛崍山、大雪山、大渡河就成為了蜀地西部的天然屏障,加之青藏高原上沒有強力政權,吐蕃只有在唐朝時短暫強勢,此前此後均無力對中原構成威脅。

在其西南部,則是大涼山、五蓮峰、小相嶺、錦屏山及橫斷山脈,其山勢綿延至雲南。在其東南,則經大婁山、武陵山等山脈貴州相接,——雲南和貴州,大家知道那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雲貴高原,海拔也在1000~2000米以上,崇山峻岭,疊嶂起伏。這裡民族古稱西南夷,也是沒有強力政權出現,對四川也無力構成威脅。

因此蜀地所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於兩個方向,即東部和北部。

在四川北部,是米倉山和大巴山,越過這兩座山,就是漢中盆地,在漢中北面,隔秦嶺與關中相接。由於秦嶺、米倉、大巴諸山都極其險峻,跨越極為困難,因此自古以來從漢中通關中、從蜀中到漢中的道路,只能沿崇山峻岭之間的河谷而行,多處河谷峭壁絕立,只能在懸崖之上架設棧道,其工程之大、形勢之險,令人乍舌。——不要說古代,即使現代修築寶成鐵路,也是困難大到難以言說。所以在這個方向上,不要說戰鬥,即使僅僅是走路,都是一種奇蹟。

在其東部,則主要是沿著長江和湖北相接。但在巴蜀和湖北相接的那個地方,正好就是傳說中的三峽,三峽東西長將近200公里,兩岸絕壁陡立,最窄處不過一百多米,,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多米,險絕天下。其中瞿塘峽自古就有「瞿塘天下險」的說法。在瞿塘江心中,有一巨大礁石,稱作灧澦堆,對長江上下航船構成了巨大威脅,更給瞿塘天險增加了份量。

這樣一個地區,與外界天然隔絕,而其內部卻大江縱橫,長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河流流經整個地區,區域內水陸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無水旱之飢,用諸葛亮的話講,就是「益州隘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外有山川之險,內有天府之積,自然面對外來的進攻,四川就佔據了極大的戰略優勢。

第二,再看看蜀中與外界的交通

軍事地理,說到底是個地形與交通的問題,上面咱們看了地形,現在再看看交通。

前文說了,在四川的西部和南部,基本不存在有力的威脅,四川盆地的威脅主要來自於北面和東面,所以咱們也主要是看看北、東兩面的情況。

先看北面:

四川盆地北面的威脅,主要來自於漢中,而漢中的威脅,主要來自於關中。

從漢中到蜀中,主要有三條道路,從西向東分別是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其中金牛道從古陽平關(在漢中勉縣附近,不是今天的陽平關)出發,翻越米倉山,到達四川廣元,再經過劍門關,到達梓潼、綿陽,最後抵達成都。今天的川陝公路(即國道108)仍然走的是這條路線。

米倉道自漢中(南鄭)出發,翻越米倉山,直通向四川的巴中,再由巴中繼續向南可到達重慶。這條路線在陝西境內即是今天陝西省道211,四川境內部分路線則與四川省道101北段相合。

荔枝道北端其自於漢中子午鎮,經過西鄉、萬源,最後到達達州,再繼續向南也可至重慶。當年楊貴妃吃荔枝,唐玄宗派人從四川急運荔枝到長安,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走的就是這條路,所以被稱作「荔枝道」。今天國道210就是這條路線。

這三條道路,是漢中通往蜀中的最主要的通道,兩地之間的交通,基本上都是通過這三條道路完成。其中金牛道在漢中匯總了陳倉道和褒斜道,在蜀中則直通成都,因此在三條道路中最為重要。

除了這三條主要道路外,還有一條陰平道,從甘肅隴南的文縣翻越摩天嶺,穿越龍門山,最後直抵江油,這是條小路,行進艱難,但在戰爭中往往起到奇兵的作用,當年鄧艾偷渡陰平,就是典型戰例。

在這四條道路中,軍事行動最多的是金牛道,因為金牛道直抵蜀地的政治心臟——成都,因此大凡伐蜀,大軍自漢中南下,大多數走金牛道。但是,在這條道路上有一座天下雄關——劍門關,金牛道自廣元南下,至劍閣縣,在這裡進入劍山山區,劍山綿延數百公里,其南坡舒緩,而北面絕壁陡立,只有一個地方如刀砍斧劈一樣出現一個缺口,可供行人通過,因其如兩門對立,故稱劍門。自古以來號稱「劍門天下雄」,自諸葛亮在此設關以來,劍門關從未被從正面攻克。李白有「劍門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詩,可知劍門關之險要。因此自古以來想要攻克劍門關,只能採取迂迴的辦法,從小路繞到劍門關背後。

鍾會攻蜀,十萬大軍頓兵劍門關下數月,不能寸進,最後糧盡欲還,正在此時,鄧艾繞道陰平道,從江油進入蜀中,在綿竹大破諸葛瞻,攻陷成都,於是姜維只得投降。後來明朝時傅友德攻四川,揚言要從金牛道進兵,實際上卻悄悄出陰平道,繞過劍門關。但是陰平道是小路,太過艱險,史稱鄧艾行軍,「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可知陰平道之險要,只能作為出奇兵之用,五代時石敬瑭攻蜀,蜀地孟知祥一邊備守劍閣,一面防禦陰平道,石敬瑭果然自陰平道進兵,因孟知祥早有防備,結果失敗而歸。

米倉道和荔枝道的軍事行動很少,歷史上一共就那兩三次,這是因為這兩天路的目的地都不是重要城市,不具備太大的軍事價值。三國時張郃曾從米倉道南下蜀中,但他的目的是劫掠人口,最後在宕渠被張飛擊敗。

這裡再說一下漢中,由於秦嶺高峻,而相對來講,米倉山和大巴山就較為和緩,因此漢中和四川交流較多,無論是在經濟、政治、人文上都和四川是一體。從軍事地理上來講,四川的軍事部署,決不能局限在四川邊境,必須要將漢中納入其中。

我們看上面地圖就很清楚了,關中向南翻越秦嶺有四條道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全部彙集於漢中,而四川向北翻越米倉山、大巴山有三條道路: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也全部彙集於漢中,——換言之,漢中控制了關中到四川之間的交通。

從防守的角度而言,四川要防禦,必須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彈性空間,而這個空間就是漢中,佔據了漢中,則與關中共秦嶺之險,以難以逾越的秦嶺作為第一道防線,以大巴山、米倉山作為第二道防線,劍門關則是最後的大門。四川一旦失去漢中,則敵人將直接進逼劍門關,蜀中政權再無絲毫後路可退。

從進攻的角度看,漢中是走出四川的前進基地,佔據了漢中,則北可攻關中,西可入隴右,發展空間陡然增大。倘若失去漢中,則蜀中政權只能局促於盆地之中,如顧祖禹所說:「四川非坐守之地也。……恃其險而坐守之,則必至於亡」

再看東面的通道。

四川東面的通道只有一條,就是長江。

從宜昌溯江而上,經過三峽,即進入巴蜀,這就是東面的通道。

在這條道路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口,一是瞿塘關,在今天奉節附近,瞿塘峽口,瞿塘峽是三峽最西的一個峽谷,險峻異常,當敵人溯江而上,剛剛走出數百里的三峽,就在這裡迎頭碰上瞿塘關。在東面通道上瞿塘關的地位,猶如北面金牛道上的劍門關,自古就有「劍門天下雄,瞿塘天下險」的說法。瞿塘關之險,不但在於險峰大江,還在於江心中的灧澦堆。前文說過,灧澦堆是瞿塘峽江心中的一個大礁石,正對著長江航道,由於長江水量不同,灧澦堆露出水面的大小也不同。當地有歌謠曰:「灧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灧澦大如猴,瞿塘不可游。灧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灧澦大如龜,瞿塘不可回。」其險可知。——解放後,為了改良長江航道,政府將灧澦堆已經炸掉了,如今瞿塘之險已去大半。

過了瞿塘關之後,再溯江而上,就到了重慶。在重慶這裡,水道分為兩支,一支入涪江北山,直趨綿陽,抵成都之北,這條水道叫內水。一條繼續溯長江而上,然後進入岷江,抵達成都,這支水道叫外水。因為重慶總括內外兩水道,因此就成為了東川地區最重要的城市,佔領了重慶,上可進兵成都,下可威脅荊襄。蒙古攻宋,在重慶戰事最烈,最後大汗蒙哥即死於此地。

劉秀攻公孫述,即派岑彭沿長江而進,先敗敵於江關(瞿塘),又進兵至江州(重慶),然後分兵,使臧宮入內水,自率主力入外水直趨成都,「勢若風雨」,「蜀地皆大駭,(公孫)述以杖擊地,曰『何神也』」。劉備取蜀中,也是自長江而入,然後沿內水北上至葭萌關(因為他是假惺惺幫助劉璋去抵禦漢中的張魯去的)。後來龐統戰死,劉備調諸葛亮入蜀,諸葛亮、張飛、趙雲也是自長江而入,在重慶(江州)張飛義釋嚴顏,然後諸葛亮分兵,派趙雲率軍自外水前進,自己和張飛從內水而上,分定郡縣。

第三,順便談談四川的戰略位置。

四川居長江上游,對長江中下游的吳楚之地具有高屋建瓴之勢,因此偏安江東者,無不汲汲以四川為念。因此李特割據四川,桓溫就卧不安枕。而西魏取四川,梁朝之衰亡可見。對於進攻方來說,攻佔江南的一條捷徑就是先取四川,然後居高臨下順江而東,因此王濬樓船下益州,而金陵王氣就只能黯然而收。蒙古攻宋,荊襄是其主攻方向,但也一刻沒有停止對四川的進攻,打的就是從四川順流而下的主意。

因此當中國出現南北朝對峙的情況時,四川往往是打破局面的一個手筋。

最後,綜上所述,四川四塞之地,天府之國,確確實實是易守難攻。但讓我們看看歷史真相:劉秀攻公孫述,不足兩年滅之;劉備取西川,不足兩年取之;鍾會鄧艾伐蜀,5個月滅之;桓溫伐蜀,4個月滅之;五代時後唐滅前蜀,歷時75天;趙匡胤滅後蜀,歷時兩個月;明朝克四川,不足五個月。——基本都是一鼓而下。

既然四川是那麼的山川險固,為什麼這些蜀中政權卻都如此不堪一擊呢?吳起曰:「在德不在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一個政權不修內政,卻指望山川來幫你?——想的美。

但是我們再看,蒙古攻宋,四川持續抵抗五十年,直到宋帝投降後,四川仍然堅持抵抗了三年,直到最後一刻;清軍入關,四川也持續抵抗十餘年。這又是為什麼?答案也簡單,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的戰鬥意志可以超越一切。


1:魏國皇帝都短命,沒來得及。

2:魏國世家當政,利益不足。

3:窮山惡水出刁民,打下來也不好管。

4:光腳不怕穿鞋的,萬一狗急跳牆呢?吳國還看著呢!

5:不管是元也好清也好,四川抵抗意志還是很強的。要不也不會湖廣填四川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