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连理工大学的简称是大工

一个月以来总是想写一些什么东西,但又毫无想法,写好一段之后又删掉,再重新马上一段,再重复删掉的过程,写写删删竟然过去了一个月而毫无进展,不由对自己甚为恼火。好在几天前下了一场雪,新雪初霁,洁白的地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终于让一个暗淡的冬天有了一点亮色。这场雪也算是了却了我心心念念一整个冬天的事情,心情稍有舒畅。转念一想,距离2010年我进入大学校园读书居然已整整8年有余,不由得慨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而我则白白的蹉跎岁月,一事无成。遂想到要写一点什么东西向这些过去的时间来告别,亦或者纪念吧。太久的事情难免记忆不清,更何况随著年龄增长深感记忆力大不如前,索性趁著现在还能记住一些什么,赶紧写下来,也算了却一个心愿,也好在日子无聊的时候回首旧事之时能有些谈资。

大连理工大学是一个不起眼的学校。学校不大,也没有很多传奇。如果非得说这个学校有点什么特别之处,我觉得就是学校的简称了。

大连理工大学,本校学生称其为「大工」,大连人称其为「理工」,东北人称其为「大理」「工大」「理工」,出了山海关之后应该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学校了。大工作为官方称谓,似乎叫的没来头,世上这么多理工大学也没见哪个名字里边去理存工,比如北京理工一般叫北理。大工之名,实际来源于大连工学院,也就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这所学校从建校伊始几经易名,最后大连工学院的名字一直存续到1988年,随后被新名字大连理工大学取代。但作为前校名的简称,大工却没有随著正式名称变更而淡出历史。经过一代代师生口耳相传,这个名字深深地根植在了这方校园,以及生活在这方校园中的学生脑中,于是就形成了同一个学校在学生和市民中有两个不一样的名称的怪事。

于是,我就在2010年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了新的一段人生。

2,大工校园

大工的校园有些很搞笑的故事,或者说事故。大工学生都知道的一个典故,是基础部对面是大学生超市。大学生超市原先是个食堂,叫八食堂,后来才改成的超市。2008级的学生还有幸看到过这个食堂的真容,而对于后来的学生来说,消失的八食堂成了都市传说的良好素材。

基础部是这个学校最老的几个楼之一,我考研备考的一部分时间就在这里度过,虽然这个楼内部实在是很破。与基础部齐名的破教学楼还有机械馆,材料馆,机械馆原先叫电子馆,材料馆原先叫机械馆。

学校的最东边,有一座破楼,叫铸造中心,我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就在此度过,这个地方也将是后面篇章故事的重要发生地。这楼破到了一定境界,水管中的水深受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废物的影响,一改印象中晶莹剔透的模样,变成了有著各种颜色的混浊的水,这混浊的水支持著楼里大部分硕博完成了他们或长或短的学业,化作血泪,浸透著他们较劲脑汁写出来的一篇篇或烂或不烂的论文。

学校最西边的楼是令希图书馆。学生都管他叫令希大酒店,内部设施很好,软软的座椅加上舒适的空调温度,让人觉得不睡觉简直对不起这个地方。与之相比,伯川图书馆(大工的老图书馆)就简朴得多,冬天在伯川图书馆自习的勇士们一定对阅览室中料峭的寒意印象颇深。

学校最南边是科技园酒店,酒店不出名,出名的是酒店上边的字: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于是隔壁的海事就有了一个笑话:问,大连海事大学离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多远?答案是一站地(海事和大工坐公交车只需一站)。当然,这个名头比起世一大来说还是底气不足,不过也过得去,毕竟山东省立大学总要压著山东省大连市的高校一头,完全说得过去。

学校最北边有座高楼,是大工最高的建筑物,叫大黑楼。为什么叫大黑楼呢,因为这个楼外边是黑的。没错工科生的思维就是这么简单实用而且无聊。数学和电信专业的研究生们在这个楼里上课(我总觉得这里差不多聚集了这个学校所有的聪明人,因为我是非常不懂数学的)。然而这个楼总与一些沉重的话题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楼的高度放在那里,自然成了某些意图结束自己痛苦生命的学生的首选。楼下树影婆娑, 几秒之后,一个生命就结束了,几天后甚至最爱传各种故事的学生都已对此了无兴趣,生活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先写到这吧,以后慢慢写,慢慢把这将近十年的故事写出来。

19.2.18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