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在今年(2019年)的五月份寫過一篇文章《價值總量函數》,在那篇文章裏,筆者試圖用邊際分析法分析每一相關經濟變數的邊際變動對價值形成總量的邊際影響。後與朋友再次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發現有許多問題值得商榷。現在,我將提出關於價值總量函數理論的新版本。(歷史版本如下)

QiuLin Han:價值總量函數?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該文較長,共分為7個部分,您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閱讀:

1 勞動自然時間、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這一部分引進對說明第2部分到第6部分至關重要的「勞動自然時間」概念,以及說明為何要引進這個概念。2 價值形成總量函數、單位價值形成量函數

這一部分簡略說明決定價值形成總量和單位價值形成量的因素有哪些。

3 價值創造總量函數、單位價值創造量函數這一部分簡略說明決定價值創造總量和單位價值創造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運用邊際分析法分析這些因素對價值創造總量和單位價值創造量的(邊際)影響機制。4 價值轉移總量函數這一部分簡略說明決定價值轉移總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運用邊際分析法分析這些因素對價值轉移總量的(邊際)影響機制。5 單位價值形成量函數進一步展開對單位價值形成量的討論。明確了單位價值形成量邊際變動的影響因素。6 生產函數這一部分是對產量的討論。明確了產量和產量邊際變動的影響因素。7 小結

對全文得出的結論的總結。如果您時間不夠,可直接看這一部分。


1 勞動自然時間、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裡,常被提及的、和價值概念有關的勞動時間一般指的是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是「個別商品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1]但是,如果我們要對價值總量的增加進行邊際分析,就必須引入第三個時間概念:勞動自然時間。

1.1 什麼是勞動自然時間?

其實,所謂勞動自然時間,就是用年、月、日、時、分、秒為單位進行計量的時間,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時間」。

勞動自然時間有以下特點:1)單位勞動自然時間有長度上限。例如,一天只能有24小時,不能無限延長;2)每單位時長的勞動自然時間都是無差別的,均等的;3)勞動自然時間的延長是外延性的,主要體現為勞動自然時間的增加。[2]

1.2 為什麼提出「勞動自然時間」?

之所以提出「勞動自然時間」的概念,是為了更好地探究和說明勞動強度的邊際提升對價值總量的邊際影響。

馬克思曾經意識到:

迫使工人在同樣的時間內增加勞動消耗,提高勞動力緊張程度(也就是提高勞動強度——筆者注),更緊密地添滿勞動時間空隙,也就是說,使勞動凝縮到只有在縮短了工作日才能達到的程度。這種壓縮在一定時間內的較大量的勞動,現在是算做較大的勞動量,而實際上也是如此。現在,計量勞動時間的,除了它的『外延量』以外,還有它的密度。[3]現在,10小時的工作中一個強度較大的小時,同12小時中一個較鬆懈的小時相比,包含相同的或者更多的勞動,即已經耗費的勞動力。因此,強度較大的1小時的產品同鬆弛的1.25小時的產品相比,具有相同的或者更多的價值。[4]

在這裡,馬克思意識到了勞動時間的外延尺度和內涵尺度的區別——在外延尺度上,延長勞動(自然)時間可以提高創造出來的價值總量。在內涵尺度上,提高勞動者的勞動強度,可以使單位勞動自然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更多。

如果我們沒有將勞動自然時間和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區分開來,就會容易陷入這樣一個誤區——也就是說,我們容易以為1單位的勞動自然時間內投入的個別勞動時間或者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是相等的時長。

舉個例子,以前文中馬克思的原話為例。10小時的工作意味著勞動自然時間是10小時,12小時的工作意味著勞動自然時間是12小時。但是,考慮到勞動強度的不同,我們不能說在勞動較為緊張的10小時裏我們投入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是10小時,勞動較為鬆弛的12小時裏我們投入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是12小時。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認為同較為鬆弛的12小時相比,強度較大的10小時可能包含相同或更多的勞動了。實際上,在強度較大的10個自然小時裏,我們投入的勞動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個層面上可能可以被視為是12個小時;反之,在強度較小的12個自然小時裏,我們投入的勞動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個層面上可能僅被視為是10個小時;

基於這個原因,我們有必要作出以下的說明:

  1.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可以看作是倍乘的自然勞動時間。如果用 T_{nature} 代表自然勞動時間, T_{lambda} 代表產出一單位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5]。那麼我們有這個關係式:

T_{lambda}=
ho T_{nature} (
ho>0) (1.1)

其中倍數 
ho 代表勞動密度,也就是在「勞動添滿自然勞動時間縫隙」的程度。

如果我們用 T_{lambda_{i}} 表示個別勞動者產出一單位商品所需的個別勞動時間[6],該社會又一共有n個生產該商品的勞動者。那麼,考慮到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個別勞動時間之間有如下的數量關係:

T_{lambda}=frac{sum_{i=1}^{n}{T_{lambda_{i}}}}{n} (1.2)

把(1.2)式代入(1.1)式,則有:

frac{sum_{i=1}^{n}{T_{lambda_{i}}}}{n}=
ho T_{nature}

sum_{i=1}^{n}{T_{lambda_{i}}}=n
ho T_{nature} (1.3)

(1.3)式左端的 sum_{i=1}^{n}{T_{lambda_{i}}} 其實就是該社會投入到生產該類產品的總勞動時間。又考慮到每個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同社會投入的總勞動時間之間的數量關係也可以用一個倍數來表示。所以我們有:

T_{lambda_{i}}=k_{i}sum_{i=1}^{n}{T_{lambda_{i}}} (i=1,2,...,n; 0<k_{i}leq1) (1.4)

將(1.4)式代入(1.3)式,我們有:

T_{lambda_{i}}=frac{n
ho T_{nature}}{k_{i}}=
ho_{i}T_{nature}  (
ho_{i}>0) (1.5) ,其中 
ho_{i}=frac{n
ho}{k_{i}}

(1.5)式說明,對於每個生產者而言,他自己的個別勞動時間也不一定剛好等於相對應的勞動自然時間。也就是說,從勞動自然時間的角度看,他勞動了1小時。但從個別勞動時間的角度看,他可能只勞動了半小時,或者勞動了2小時。至於個別勞動時間與勞動自然時間的數量關係如何,取決於該生產者自己的個別勞動密度 
ho_{i}

(1.5)式得出的結論稍微有些反常識。因為人們一般默認,一定長度的勞動自然時間內投入的個別勞動時間應當同該勞動自然時間的長度相等。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想像最極端的情況,以前文中馬克思的原話為例,如果該行業裏只有一名生產者,那麼他的個別勞動時間就等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樣,在緊張的10勞動自然小時裏,他投入的是個別勞動時間,因而也就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未必也是10小時。兩者之所以不等,是因為10小時的勞動自然時間,是個單純的物理量;而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他們的時長在某種程度上還具有社會意義。

我們現在做如下定義:

  1. 如果個別勞動密度 
ho_{i}=1 ,也就是1單位時長的勞動自然時間=1單位時長的個別勞動時間。我們就說這個生產者的勞動是一般的
  2. 如果個別勞動密度 
ho_{i}>1 ,也就是1單位時長的勞動自然時間裡投入的個別勞動時間的時長大於1單位,我們就說這個生產者的勞動是稠密的
  3. 如果個別勞動密度 
ho_{i}<1 ,也就是1單位時長的勞動自然時間裡投入的個別勞動時間的時長小於1單位,我們就說這個生產者的勞動是稀疏的

在馬克思著作和經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裡,個別勞動密度通常被視為等於1。[7]也就是說,按照我們剛剛下的定義來看,這些勞動屬於「一般勞動」。但是,一旦考慮到勞動強度等因素,再將個別勞動密度簡單視為等於1的舉措就不太合適了,這一點在後文的邊際分析中顯得尤為突出。


2 價值形成總量函數、單位價值形成量函數

我們關心的是在一輪生產過程中,也就是通過勞動過程將投入品變成產出品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價值總量和商品單位價值量由什麼因素決定。

回顧前文,價值形成量方程為:

Lambda=L+M

lambda=l+m

其中 Lambda、L、M 分別為價值形成總量、由投入的活勞動而形成的價值創造總量和由投入的死勞動(即物化勞動(Materialized Labor),有時也被一些人稱為資本)而形成的價值轉移總量lambda、l、m 分別為其相應的單位量。因此我們可以將價值總量、商品單位價值量與活勞動、死勞動的關係用函數表達出來。

價值形成總量函數: Lambda=Lambdaleft( L,M
ight)

單位價值形成量函數: lambda=lambda(l,m)

從技術層面上看,科技水平決定了生產一單位的商品所需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是多少。這裡的科技水平是廣義上的科技水平,它包括:勞動者的勞動熟練度勞動複雜度、狹義上的科技水平,狹義上的科技水平在工藝中運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自然環境條件資源的效能等。我們用 A 來表示廣義上的科技水平。[8]

在後文裏,我們探討一下活勞動 L 與死勞動 M 的投入,以及科技水平 A 的變動對價值總量 Lambda 和單位價值量 lambda 大小的影響。


3 價值創造總量函數、單位價值創造量函數

影響價值創造總量的因素有三個:勞動自然時長 T_{nature} ,勞動強度LI(Labor Intensity)以及科技水平A。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活勞動總量L的大小的決定可以通過以下這個函數來表示:

價值創造總量函數: L=L(LI,T_{nature},A)

其中LI表示勞動強度,Tnature表示勞動自然時間,A表示科技水平。下面我們分析這三個因素各自對價值創造總量的邊際影響。

3.1 勞動強度對價值創造總量的邊際影響

讓我們來考慮一下這個例子:

Mike是鎮子上的一名手工藝人,這些天正值旺季,訂單不斷。

假設Mike原來的勞動強度為1單位,這時他在一個小時裏,能製作出來的手工品為5件。Mike發現,如果他將自己的勞動強度提升至2個單位,從而更加緊鑼密鼓地工作,同樣在1個小時裏,他能製作出的手工品數量為10件。Mike非常高興,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勞動強度越高,勞動強度帶來的邊際報酬就越高。下圖表示了迄今為止不同程度的勞動強度與其相對應的1小時產量:
表3.1.1

Mike決定繼續提高勞動強度。但是,現在他開始感覺神經緊繃,身體也有些疲倦。

Mike現在發現,雖然自己又提高了一單位的勞動強度,產量確實也可以增加,但是邊際報酬開始下降了。在勞動強度為6個單位時,產量僅增加到35,也就說邊際報酬減小到了4。Mike決定繼續增大自己的勞動強度以試圖提高自己的邊際報酬。但他沮喪地發現,自己的勞動強度越大,他自身就越疲憊,一小時內就越難做出更多的產品,邊際報酬也就越小。因此,雖然產量仍然可以增加,但卻增加地越來越慢,直至幾乎完全無法再增加了。下圖表示了迄今為止不同程度的勞動強度與其相對應的1小時產量:
表3.1.2

Mike的故事告訴我們,增加勞動強度可以在一開始時確實可以使邊際報酬遞增,但這不是永恆的。勞動者有其生理極限,社會對勞動強度的大小也有限制要求。因此,勞動強度帶來的邊際報酬最終將會遞減。因此我們可以有以下概括:

勞動強度的邊際報酬先遞增後遞減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因勞動強度提高而帶來的邊際報酬dQ會先遞增,再遞減。該規律被稱為勞動強度的邊際報酬先遞增後遞減規律。

需要注意的是,單位價值 lambda 一直保持不變。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勞動強度的提高等價於在原有勞動強度或勞動熟練度不變的基礎上增加自然勞動時長。因此,單位價值 lambda 不會改變。[9]

[9] 我國經濟學家吳宣恭(1964)指出,加強勞動強度實際上等同於增加勞動的耗費量。它相當於勞動強度不變時延長勞動時間,由此引起的產品量增加,只不過是勞動量增加的後果。

圖3.1.1 勞動強度的邊際報酬先遞增後遞減規律

圖1是對該規律的幾何說明。假定可供價值轉移的物化價值總量是充足的(這樣價值總量的變動也就體現了價值創造總量的變動),那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例如說控制該輪生產的總勞動自然時長不變),提高勞動強度可以先使邊際產量和邊際價值創造總量邊際遞增,表現為在一段程度內價值總量曲線和產量曲線向下彎曲。然後,提高勞動強度會使邊際產量和邊際價值創造總量邊際遞減,表現為價值總量曲線和產量曲線的切線趨於水平,進而兩條曲線開始向上彎曲。我們以兩條曲線的切線達到水平時為界,左部為「經濟區域」,因為這時提高勞動強度有助於生產更多的產品並形成更多的價值。右部為「非經濟區域」,因為這時提高勞動強度反而會產出較少的產品並形成較少的價值。

3.2 勞動自然時間對價值創造總量的邊際影響

一個有些反直覺的結論是,如果控制其他條件不變,並且可供價值轉移的物化價值總量是充足的。那麼,單純的延長勞動自然時間對價值創造總量的邊際影響是邊際不變的。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可以控制諸如勞動強度等因素不變,那麼勞動密度就是不變的。根據前文(5)式的表達式 T_{lambda_{i}}=
ho_{i}T_{nature} ,由於 
ho_{i} 不變,因此單純的延長勞動自然時間所帶來的邊際產量和邊際價值總量總是等於 frac{d T_{lambda_{i}}}{dT_{nature}}=
ho_{i}=c ,其中c是一個常數。

較為符合人們的直覺的理論是:延長勞動自然時間帶來的邊際產量和邊際價值總量應當符合邊際遞減規律。但這個理論忽視了「控制其他條件不變」這個前提條件,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勞動強度的提高和勞動自然時間的延長通常是相鋪相成的。如果你能在實際工作中控制勞動強度等因素不變(必須承認這很難),你會發現通過延長工時帶來的邊際產量和邊際價值形成總量是恆定不變的。

圖3.2 勞動自然時間的邊際報酬不變規律

3.3 科技水平A對價值創造總量和單位價值量的影響

我們用勞動生產率f來表示科技水平A。

勞動生產率f可用單位時間裡勞動者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來衡量。所以我們有(3.1)式:

f=frac{Q}{Lambda} (3.3.1)

又因為 lambda=frac{Lambda}{Q} (3.3.2)

所以 lambda=1/f (3.3.3)

flambda 的導數,我們得到(3.3.4)式:

frac{dlambda}{df}=-frac{1}{f^{2}} (3.3.4)

因此,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一定會導致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在投入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Lambda 不變的前提下,兩者必然成反比。

同理,勞動生產率同產量呈正比。我們可以改寫(3.3.1)式為 Q=Lambda f 。對Q求f的導數,可得 frac{dQ}{df}=Lambda注意我們說過 Lambda 是不變的,因此f,因而也就是科技水平A與Q確實呈正比。

圖3.3 科技水平A的提高對單位價值量以及產量的影響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們控制的不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Lambda 不變,而是控制勞動自然時間 T_{nature} 不變,那麼價值總量的變動是何種情況呢?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我們知道,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兩個效應:第一個效應是價值效應。也就是科技水平的提高導致單位商品價值量下降的效應;第二個效應是產量效應。也就是科技水平的提高導致商品產量提高的效應;在單位的勞動自然時間裡創造的價值總量是變大還是變小,就取決於兩個效應誰更大——如果價值效應更大,那麼在1單位勞動自然時間裡創造的價值總量就會變小。反之,如果產量效應更大,那麼在1單位勞動自然時間裡創造的價值總量就會變大。

3.4 單位價值創造量函數

現在,根據3.1-3.3對勞動強度、勞動自然時間和科技水平的分析,我們發現只有科技水平A才能改變單位價值創造量的大小,其餘兩者實際上都是在單位價值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增加產量的方式擴大價值創造總量。因而,單位價值創造量函數的表達式應當如下:

單位價值創造量函數: l=l(A) (3.4)

其中 l 代表單位價值量中活勞動——因而也就是價值創造量的那部分。


4 價值轉移總量函數

在勞動生產率/科技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價值轉移總量由很多因素決定。

首先是活勞動L。在其餘條件不變的情況下,L越大,可吸收的M就越大。

其次是投入進生產的價值轉移總量,或者說,可提供的物化價值轉移總量M*如果可投入的L很大,但是M*卻很小(表現為原材料稀缺),那麼M也會很小。

所以我們有以下函數:

價值轉移總量函數: M=M(L,M^{*})

價值轉移總量函數說明,價值轉移總量M的大小由兩個因素決定:價值創造總量L與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M*。

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M*的邊際報酬先不變後為零規律

讓我們考慮下一個例子:

Tom是一名木工。在既定不變的勞動密度下,在一個勞動自然小時裏,他可以做出3件木製品。在那之後,這個小時就花光了。

假定單個木製品的價值量形成方程是:lambda=l+m=10 ( 其中 l=6m=4 )也就是說,Tom一小時裏能創造的價值量是18個單位,能轉移的價值量是12個單位。以下這張表繪製出了產量Q與可提供的價值轉移量M*之間的關係:
表4.1

當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低於4個單位的時候可不太妙,因為1件木製品至少需要轉移4個單位的價值量才能生產出來。這個情況表現在Tom眼裡,就是原材料不足。所以當M*=0或M*=2時,Q=0。同理,當M*=6時Q還是等於1,M*=10時Q還是等於2。

M*=14或M*=16時Q仍等於3的原因和上面的原因不太一樣。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產量Q是一小時內的產量。在既定的勞動密度下,Tom就是隻能在一小時內完成3件產品。無論你提供的物化轉移量是多麼得高於12,一小時內的產量只能是3件,不會比3件更高。

Tom的故事給予我們機會——我們現在可以在活勞動量(價值創造總量L)充足並且其餘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只考察M*與Q之間的關係。

圖4.1 Tom的故事

圖2是在Tom的故事中,M與Q之間的數量關係的幾何表達。M*=12時的點(12,3)我們姑且稱之為飽和點。(因為這個點之後活勞動無法吸收更多的死勞動,產量Q將保持不變)

如果這裡的M*,它的計量單位是合適的,而且飽和點之前的M*又足夠的大,那麼我們將得到以下圖形,在這個圖形裏,飽和點左側的折線可以用一條直線來近似地取代。

圖4.2 價值

如果圖3的圖形是成立的,那麼無話價值可轉移總量的不斷投入所帶來的邊際報酬,就應該是先不變,後瞬間降到0。因而我們得到了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的邊際報酬先不變後為零規律:

在活勞動量(價值創造總量L)充足並且其餘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因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M*投入的不斷提高而帶來的邊際報酬dQ會先保持不變,後在到達飽和點之後瞬間為0。

影響M的大小除了M*之外還有L,這一部分的結論同「3 價值創造總量函數、單位價值創造量函數」類似:在M*足夠大且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提高勞動強度可以使M先邊際遞增再邊際遞減;提高勞動時長使M的邊際變動不變;提高科技水平A的影響不確定,這主要取決於價值效應和產量效應誰更大。[10]

除此之外,對商品的單位價值轉移量m而言,其變動只和科技水平A有關,與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M*無關。因此,單位價值轉移量函數為 m=m(A)


5 單位價值形成量函數

鑒於前文的討論結果,單位價值形成量函數為: lambda=lambda(l,m)

其中: l=l(A)m=m(A)

因此, lambda=(l(A),m(A))

dlambda=frac{partial lambda}{partial l}·frac{partial l}{dA}+frac{partial lambda}{partial m}·frac{partial m}{dA}

上面這個公式說明,單位價值形成量的變動可拆分為兩個因素:

1. 科技水平的變動導致製造1單位商品所需的活勞動l的變動;

2. 科技水平的變動導致製造1單位商品所需轉移的物化價值量m的變動;

6 生產函數

在討論生產函數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結:

價值形成總量函數為 Lambda=Lambda(L,M)

其中: L=(LI,T_{nature},A) M=M(L,M^{*}) M^{*}=M^{*}(A) 所以, Lambda=Lambda(L(LI,T_{nature},A),M(L(LI,T_{nature},A),M^{*}(A))

描繪投入量與產出量關係之間的函數被稱為生產函數。產量Q也受到諸如勞動強度、勞動自然時長、科技水平以及物化價值可轉移量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生產函數可表示為:

Q=(L,M)

Q=Q(L(LI,T_{nature},A),M(L(LI,T_{nature},A),M^{*}(A)))

因此,產量Q的變化可用如下全微分方程來表示:

dQ=(frac{partial Q}{partial L}·frac{partial L}{d LI}+frac{partial Q}{partial L}·frac{partial L}{d T_{nature}}+frac{partial Q}{partial L}·frac{partial L}{d A})+(frac{partial Q}{partial M^{*}}· frac{partial M^{*}}{partial L} ·frac{partial L}{d LI}+frac{partial Q}{partial M^{*}}· frac{partial M^{*}}{partial L} ·frac{partial L}{d T_{nature}}+frac{partial Q}{partial M^{*}}· frac{partial M^{*}}{partial L} ·frac{partial L}{d A}+frac{partial Q}{partial M^{*}}· frac{partial M^{*}}{dA} )

上面這個公式說明,產量Q的變動可以拆分為7個方面的因素:

1. 勞動強度的改變帶來的投入的活勞動總量的改變;

2. 由勞動強度的改變帶來的投入的活勞動總量的改變進而造成的物化價值轉移總量的改變;3. 勞動自然時長的改變帶來的投入的活勞動總量的改變;4. 由勞動自然時長的改變帶來的投入的活勞動總量的改變進而造成的物化價值轉移總量的改變;5. 科技水平的改變帶來的投入的活勞動總量的改變;6. 由科技水平的改變帶來的投入的活勞動總量的改變進而造成的物化價值轉移總量的改變;7. 由科技水平的改變帶來的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的改變;

如果我們進一步假定生產函數是「r次齊次」的,也就是說,滿足下列等式:

Q(tL,tM)=t^{r}Q(L,M) [11]

我們將把L和M的投入都增大的行為稱為擴大生產規模。若r=1,則擴大生產規模帶來的邊際報酬不變;若r>1,則擴大生產規模帶來的邊際報酬遞增,我們稱此時擴大生產規模是規模經濟的;若r<1,則擴大生產規模帶來的邊際報酬遞減,我們稱此時擴大生產規模是規模不經濟的;

考慮生產規模問題時需要注意,現實生活中的資本主義企業不是抽象地投入活勞動量L。它總是要先僱傭一定數量的工人,再通過改變這些工人的勞動強度、勞動熟練度(被歸為廣義科技水平A的一部分)以及勞動自然時長來改變活勞動量的大小。一般說來,當初期工人較少時,增加工人數目有助於1)通過提高分工程度來提高勞動熟練度和勞動強度等因素,進而在單位自然勞動時間內創造更多價值。該效應被稱為分工效應;2)通過讓閑置/未被充分利用的物化勞動吸收更多工人的活勞動來在單位自然勞動時間內創造更多價值。該效應被稱為吸收效應。然而,如果工人數目多到一定程度,則此時出現兩個負效應。第一個效應是擁聚效應,指的是由於工人過多導致管理困難,進而勞動熟練度和勞動強度等因素下降帶來的單位自然勞動時間內邊際價值創造量減少的效應;第二個效應是冗沉效應,也就是工人數目過多到一定的嚴重程度,以至於再也沒有閑置的物化勞動可被活勞動吸收,邊際價值創造量為零的效應。

可以看到,對於資本主義企業而言,分工效應和吸收效應是提高勞動力規模帶來的正面規模效應,擁聚效應和冗沉效應是提高勞動力規模帶來的負面規模效應。


7 小結

本文探討了影響價值形成總量 Lambda 和單位價值形成量 lambda 的諸多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價值形成總量 Lambda 和單位價值形成量 lambda的邊際影響機制。結論如下:

  • 價值形成總量 Lambda的組成可分為兩部分:價值創造總量(活勞動量)L與物化價值轉移總量(死勞動量)M。
  • 影響價值創造總量(活勞動量)L大小的因素有:勞動強度、勞動自然時間和科技水平。其中:勞動強度具有邊際報酬先遞增後遞減規律,勞動自然時間具有邊際報酬不變規律,科技水平的改變兼具價值效應和產量效應。
  • 影響物化價值轉移總量(死勞動量)M大小的因素有:價值創造總量(活勞動量)L以及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M*。
  • 其中物化價值可轉移總量M*的大小又由科技水平決定,且自身具備邊際報酬先不變後為零規律。
  • 價值形成總量 Lambda 和產量 Q 的邊際變動可拆分為7個因素。
  • 商品單位價值形成量 lambda 的邊際變動可拆分為2個因素。
  • 現實中的資本主義企業關注勞動力規模問題,因為這和企業所能賺到的利潤大小有關。對資本主義企業來說,提高勞動力規模既有正效應也有負效應。正效應是分工效應和吸收效應,它們使得擴大勞動力規模可帶來正邊際報酬;負效應是擁聚效應和冗沉效應,它們使得擴大勞動力規模可帶來零邊際報酬甚至是負邊際報酬。

參考

  1. ^程恩富, 馮金華, 馬艷. 現代政治經濟學新編[M].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8,第31頁.
  2. ^程恩富, 馬艷. 高級現代政治經濟學[M].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2,第72頁.
  3. ^此處為筆者標粗。
  4. ^馬克思. 資本論 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2004,第472頁.
  5.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可以用希臘字母lambda表示。
  6. ^個別勞動時間也可用希臘字母lambda加下角標i來表示。
  7. ^程恩富, 馬艷. 高級現代政治經濟學[M].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2,第61、62頁.
  8. ^這裡的科技水平A,在某種程度上與勞動生產率的概念類似。在本文,任何可以引起單位商品價值量變動的因素都被歸為科技水平A的一部分。
  9. ^吳宣恭. 個別企業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的關係——與孫連成同志商榷[J]. 中國經濟問題, 1964(9):28-36.
  10. ^實際上,科技水平A既影響了L的大小,也影響了M*(也就間接影響到了M)的大小。因此M*=M*(A).
  11. ^馮金華.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數學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第22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