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特別是國際語言學奧賽賽題預設參賽選手並不掌握多語種或者具備深厚的專業語言學方面的知識。在整個解題過程中,選手更多的是通過他們的語言直覺來引導思路(當然,通過獲取基礎的語言學知識,或學習更多的語言,是可以增強解題能力的)。

那麼,有什麼技巧可以幫助參賽者提高成績麼?規範的書寫答案的方式可以做到這一點。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希望每個人都以同樣的方式作答。這不是硬性的規定,而是一系列建議,可以幫助您在考試期間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例如,避免寫出我們不會評估的內容),並促進我們優化評分過程。

生活中的許多事例都告訴我們良好的書寫習慣有多重要,根據國際語言學奧賽組委會十幾年的判卷經驗,他們認為良好的書寫習慣對IOL選手來說同樣尤其有用。

答題紙的兩個部分:答案&闡述

語言學奧賽賽題內在機制是每一項語言數據都反映了該語言的基本結構。 因此,在命制賽題時,命題組成員通過調研、頭腦風暴和模式分析等手段,精挑細選一些語言材料,簡稱語料。我們為參賽者提供挖掘信息的語料,並希望選手能夠在解題過程中將賽題背後的一些內容作為知識加以內化,掌握該語言的結構感 ,無論是文字系統、語音、語法、詞法、語義等。這一過程表現為:

我們希望看看參賽者能否通過分析題幹中的語料,發覺出這門語言的底層結構,即一種高度抽象的、規律性的東西,我們暫且稱之為語言特徵,以及參賽者能否在接下來的翻譯過程中正確地應用這些特徵。抽取語言特徵和將之付諸於應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但不一定自然而然地發生在每位選手身上:選手可能在對這門語言的底層結構全無感知的情況下,通過複製題幹中的示例,或僅僅通過猜測,成功地完成了部分句子或單詞的翻譯; 選手也可能冥冥中感知到了某種內在機制的存在,但是還不能自如地應用它去解碼一段新的語料;選手也有可能由於對這種機制理解不充分,或者因為忽視了某些重要的變數,而進行了錯誤地應用。

因此,語言學奧賽除了要求選手寫出書答案之外,還要求選手闡述得出答案的緣由,也就是考察他們對這門語言底層結構的理解程度。因此答題紙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書寫答案,第二部分是闡述語言特徵,各佔一半分數。以一道分值為20分的翻譯題為例, 句子或單詞翻譯部分的總分是10分,闡述部分的總分是10分。

在對第二部分進行評分時,我們想要看到的是對語言特徵的描述,而非解題步驟。

雖然發現這些特徵的過程本身是一個非常燒腦、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當我們閱讀答題紙時,不會對其進行評估。感知語言背後模式的方式可能會有許多種,所以逐步評估所有的思考過程是不切實際,並且很難做到標準化。相反,我們希望參賽者寫在答題紙上的是通過縝密思考之後對語言特徵的理解。

所以,在闡述部分,我們建議不要寫出所有的推理過程,不需要寫出諸如「我看到這個詞出現在X和Y中,所以我得出結論它必須是Z」,或者「這種模式讓我覺得語言必須以這種W方式工作」 。相反,清晰明確地描述「這門語言有如下特徵。。。。。。」是更可取的方式。如果有多個特徵,則可以使用要點符號來標記,例如:

什麼樣的表述纔算是對語言學特徵的描述?

我們想要了解的是選手對這門語言的一般工作機制的理解,因此首先是不要事無巨細地去描述每一步思考過程。此外,描述也不能過分籠統,例如:「字母A,B,C,D和E應用於這個規則。」更好的描述方式是:「當單詞具有一定的含義/以某些音節開始或結束/具有一定數量的音節/等時,將應用此規則」。

特別是在有關數字系統的問題上,我們想知道選手是否掌握了這種語言系統中計數方式,例如採用某種進位方式,這並不意味著選手需要列出所有的數字,這恐怕會是一件相當耗時耗力的工作。但你可以描述如何形成它們的規則。

列出清單

有時選手需要翻譯一些詞、數字或不同文字系統中的字元的音譯,這是可以將發現列在表格中,如下所示:

例1. 單詞翻譯

例2. 動詞前綴列表

例3. 語音符號列表

在某些情況下,選手可能需要列出多個列表(例如,一個用於名詞,一個用於動詞,或者一個用於常用詞,其他用於後綴)。這使得信息被更加系統有組織的呈現在紙面上,無論是對於選手的解題過程,還是對於閱卷人員的評分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寫滿推理過程的草稿紙與寫在答題紙上的描述是不同的

設想一下我們在做報告時編寫的PPT, 上面的內容一定是條理清晰、簡潔明瞭的要點,而非連篇累牘的細節描述,特別是不應該出現冗餘的片段。這也應該是答題紙上出現的內容格式。草稿紙上和答題紙應該有如下顯著區別:

●草稿上:嘗試理解語料(現象)時所寫的內容

●答題紙:通過分析語料得出的語言特徵

所以,草稿紙上的內容可能呈現的是腦洞大開、瘋狂、模糊且無頭緒的思維片段,但是答題紙上的描述應當是清晰、簡潔的特徵描述。因此,請務必使用草稿紙,這樣纔不會浪費很多時間去重新謄寫答題紙。

? 答題紙第一部分只寫答案,例如,被要求翻譯的句子;

? 答題紙第二部分的闡述部分,只需要推導出的語言特徵,或者說規則,而不是整個思維過程;

? 對規則的描述也不能太籠統,以至於失去重要的評分細節;

? 盡量不寫長句或段落,除非認為這些解釋至關重要;

? 可以使用表格、要點符號和所有可能的方式,是卷面看上去有條理性、更整潔;

? 如果用表格描述結果,請務必在每一個表格的頂部或底部清楚地註明這個表格的內容,例如,動詞時態變化的方式。這對評分過程至關重要,不要在同一張表中描述兩個或更多特徵。

? 如果答題紙不夠用需要加紙,請務必在新加的紙上標記頁碼,例如:第5/7頁。

最後,以一道例題來進行總結:

第二部分(闡述語言特徵)

就是這麼簡單明瞭!

不需要解釋整個推理過程,比如:

「我將每次旅行和海拔相對高度、河流流向進行關聯,其中哪些單詞與哪個(或多個)描述符相對應,例如,blablabla,因此通過這些信息,最終確定blablabla。」

另外,解釋不能像以下那樣籠統:

「當路徑向上時使用「dai」;當路徑向下或在同一水平時,使用其他五個詞」

最好也不要出現長句字,例如:

「當沿著河流的相反方向向上時,使用「dai」,總是在相對高度總是變化的時候使用,而在沿著河流的相反方向時使用pano,或者相反,向上或向下時使用pano相對高度沒有變化。」

又或者「當一個人必須在旁邊或朝河流方向行駛時使用tama,並且在到達河流時必須逆流到達目的地」。

最後的最後,祝所有參賽選手取得好成績!如果你還沒有報名參賽,就趕緊抓住這次的機會吧!

--------------------

青少年國際競賽與交流中心(ITCCC)出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