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還沒有做好迎來送往的準備,2018就這樣悄悄過去了,2019就這麼冒冒失失地來了。

  新的一年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同,街市依舊太平,好的壞的新聞似乎都發生在別處,熱搜依然是明星們的家長裏短,普通人的煙火日常並沒有發生任何大的改變。

  在2018年的末尾,我曾提議,要不咱就去看一部晚場電影,看完正好臨近午夜,就如同很多電影裏演的那樣,我們和一羣人一起守着一個熱熱鬧鬧的廣場,跟着大屏幕一起大聲呼喊倒計時,一吻跨年。

  然而,一場寒意徹骨的冬雪徹底粉碎了我們出門的決心。

  跨年那晚,我們哪兒也沒去,就在家裏電視上看了部電影,安安靜靜地度過2018年的最後一個夜晚,然後在2019年的第一場夜色裏沉沉睡去。

  新年不值得,跨年沒意思。

  和相熟的朋友們在羣裏隨便聊了聊,大家都說,豈止跨年沒意思,過年也越來越沒意思了。

  所謂元旦和春節,在賜予了我們兩個法定節假日之外,好像並不能給予我們更多的歡樂。

  是的,我們並不如小時候那樣期待新年了,不管是新曆新年還是農曆新年。

  2.

  早幾年的時候,我們也曾經傻乎乎地寫過很多新年計劃,比如新的一年裏成績要進步多少名,要拿下哪些證書,要看多少本書,要賺多少錢,要瘦多少斤。

  最後到年末的時候再來看,很多計劃沒有實現,很多願望已經不再盼望,甚至把那張2018年新年計劃的8劃掉,改成9,就又成了新一年的新年計劃。

  彷彿這一年並沒有多大的成就,那過去的365天漂在時間的長河上,對我們的理想發出肆無忌憚的嘲笑。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日光之下無新事,提起新年自然覺得沒勁。

  2019年了,最大的90後已經29歲即將奔三了,最小的90後也已經20歲了。

  我們90後迎接過二十幾個新年,對於新年早就審美疲勞了。

  看看四周,對新年滿懷憧憬的好像都是些小孩子,或者小我們好幾年的年輕人。

  一如曾經的我們。

  不管你承不承認,屬於我們的青春好像過去了,我們覺得自己還年輕,可社會的洪流卻滾滾而來裹挾着我們向前,去接過80後手裏的接力棒。

  3.

  剛畢業那會兒,隔幾個月就會接到“紅色炸彈”——同學朋友的婚禮請柬,份子錢之頻繁甚至到了威脅錢包生命的程度。

  最近這兩年,婚禮請柬漸漸少了。上一次和一位大學好友說起這個話題,他說,這不是很正常的嗎?大家都已經結婚了啊,你自己看看,除了你,咱同學裏沒結婚的還有多少人。

  我和他稍微盤點了下,果然,大部分同學都是拖家帶口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還着房貸車貸,開始操心給孩子找好的幼兒園的事了。

  我是92年生人,09年上的大學,13年畢業,同學們大多比我大一兩歲,以90年和91年生人居多。

  一晃眼,我竟然都已經大學畢業五六年了。

  上高中時發生的很多事我都還歷歷在目,恍如昨日,誰能想到,那都已經是十數年前的事了。

  同學羣裏冒頭說話的人越來越少,一個個灰暗的頭像背後,是一個個曾經鮮活明媚的青春少年。

  只是,少年總會長大,“永不畢業”不過是句玩笑話。

  多少90後早已被學校推搡着,擠進了社會這輛公交車,在職場裏浮浮沉沉。

  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彈指一揮間,90後已經過了可以任性的年紀,肩負沉甸甸的責任,成了社會和家庭的中堅力量。

  4.

  成長意味着更多的煩惱,它是一場無聲的戕害,由家長、學校和社會共謀。

  長大後的我們希望自己仍未長大,畢竟還是那個一個棒棒糖就能開心舔半天的時候最快樂。

  可是,我們回不去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霍金離世,李敖去世,金庸離開,李詠病逝,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名人們隱退了一些,逝世了一些。

  他們的離開,其實是一份又一份無聲的宣告,宣告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那個90後有爸媽養、學校管的時代,那個90後可以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時代,那個90後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整天窮開心傻樂的時代,結束了。

  被領導批評的時候,我們學會了低頭唯唯諾諾,畢竟工作不能說換就換。

  在職場受氣的時候,我們學會了忍住眼淚笑臉相迎,年終獎快發了,看在錢的份上不是?

  爸媽生病的時候,我們一邊聯繫醫院,一邊盤算着怎麼請假,爸媽老了,該到我們照顧他們的時候了。

  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收起脾氣,耐心哄乖,自己生的孩子,總不能嫌麻煩塞回肚子裏吧。

  我們已經不再是那個只管學習的年紀了,要操心的事情越來越多。

  新的一年裏,有人在歡笑,有人在嘆息,有人在哭泣。

  而我們90後又還能多做些什麼呢?

  不過是嘴上吐槽着、心裏忍受着把這日子一天天地過下去罷了。

  希望這日子會越來越好。

  不,它一定會越來越好。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有什麼新年願望嗎?

  關於90後的生存現狀,你有什麼想說的?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你的答案。

  作者簡介:顧一宸,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讀書籤約作者。

  專注於情感治癒和勵志分享,寫暖牀故事,潑酸辣雞湯。

  微信公衆號:顧一宸(ID:guyichen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