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發表報告建議,2030年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週休三日,並自2020年至2025年率先在東部地區的國有大中型企業試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日前發布《休閒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其中的大陸休假制度中長期改革建議引發外界關注。

報告建議,自2020至2025年在東部地區的某些行業國有大中型企業試行四天(36 小時)工作制;從2025年起,在東中部地區的某些行業實行四天工作制;自2030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四天工作制,在帶薪休假全面落實的情況下,節假日以及黃金周不再對週末進行調休,個人與單位協商,根據需要靈活安排。

該報告還建議,自2030年起,以延長退休,抵補週休三日(以時間換時間),建議還提及,日本正在打造永不退休社會,呼籲公司取消退休制度。

該報告還建議,自2020至2025年延長春節假日為八天,增加元宵節,並加速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調查顯示,有40.1%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帶薪年休假」,而「有帶薪年休假,可以休,且可自主安排」的僅佔31.3%。由於帶薪年休假制度長期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民眾休假和旅遊的時間高度集中於法定節假日,尤其是十一等長假期。

值得注意的是,週休二日至今並不是僱主的法定義務。現行《勞動法》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是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這項規定照顧的是特定行業的靈活性,有需求的僱主可以在人社局備案後,只為員工提供每週一天的休假。

該報告還指出,2020年大陸健康產業的規模將達人民幣8兆元,這意味中長期健康產業年均複合增速約為21%,無論是從產業規模看,還是從就業吸納能力看,健康服務業都是中國大陸未來成長空間最大的一個行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