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週二Vive Focus Plus的發布,這款雙6DoF設計的VR一體機在體驗上也更接近PC VR。但由於移動VR在算力上的限制內容上的不足,以至於讓高端VR一體機達不到PC VR的體驗卻擁有PC VR的價格。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越來越多通過VR一體機串流PC VR內容的方案。

從當前節點來看,解決思路基本上就是三個方向,一是基於本地的無線區域網串流;二是基於5G/高速光纖固網直接實現雲VR體驗;三是相對最為簡單的基於線纜連接PC。

當然三種方案各有不同,第一種目前已有不少方案,方案之間大同小異,區別較大的就是無線網路協議和編解碼協議;第二種目前有小部分基於固網的體驗,目前各展會上也有5G+雲VR的展示,但5G方案具體落地還尚有一段距離;第三種最簡單,但由於VitualLink推進很慢,以至於兼容此介面的顯卡、筆記本甚至VR頭顯都極少,因此只能通過Type C轉換,由於帶寬限制視頻的解析度或幀率也受影響,雖然體驗不錯但還是至少有一根線纜。

長遠來看未來5G/高速固網+雲VR/AR的趨勢強勁,不僅僅是HTC Vive、TPCast這樣的終端設備/方案商,視博雲、蘭亭數字等方案提供商,上游晶元廠商高通等公司也都參與進來。有趣的是,今年一季度三個大型展會CES、MWC、GDC來看,高通先後展示驍龍855分體式XR設計、分離式渲染等方案,而在本屆VEC2019我也看到了HTC在移動VR一體機上的更多嘗試,下面我們詳細來看。

1,驍龍855分體式設計

在CES 2019上,高通展示了基於驍龍855測試機和宏碁OJO原型機的分體式AR/VR方案,和此前暴風Matrix、初代Pico Neo等分體式VR一體機相比,高通XR分體式方案有兩點不同:一是計算模塊由驍龍855手機代替,二是頭顯內還配備額外晶元。

高通驍龍855 測試機,演示與Neal AR眼鏡搭配使用

高通驍龍855分體式方案設備,Nreal Light AR眼鏡

高通產品市場資深經理郭鵬表示:手機是大家每天都在用的,XR則被定位成外設,將VR/AR連接手機使用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好處是無需單獨給XR做獨立算力模塊,還能降低頭顯端重量、體積和成本。

關於頭顯內晶元的作用:如果VR一體機是雙6DoF設計,頭顯內有晶元和無晶元的區別就是進一步降低延遲。有晶元就可以在頭顯內對定位和手柄追蹤實現計算補充,如果沒有則需全部轉移到手機端運算,這樣會帶來延遲。

關於這顆晶元是不是此前公佈的XR1,郭鵬向青亭網表示:肯定會有一顆晶元,但是不是XR1目前還不能公佈。

與此同時,高通在MWC 2019上繼而推出基於驍龍855的分體式XR認證,高通XR業務負責人司宏國(Hugo Swart)表示:該認證包括手機和XR頭顯兩個部分,並會為手機和頭顯廠商提供XR認證標識,用來表明認證產品之間是可以兼容的。

據瞭解,XR認證要求手機端採用驍龍855平臺、支持USB Type C DP輸出,內置高通XR軟體外,頭顯端內置晶元等。目前已經確認VR廠商包括宏碁OJO VR頭顯和Nreal AR眼鏡,而目前暫未有明確型號的手機支持,高通只是表明會有一大批手機廠商支持該方案。

不過,這驍龍855分體式方案和認證還有一個很關鍵的技術,就是5G。也是將來5G雲VR、雲AR體驗的重要基礎,因此這是一個長遠的佈局。當然,該計划具體商業解決方案會在下半年正式推出,相信也是需要5G終端正式推出後才能推動。

2,本地無線串流

在GDC 2019上,高通再次宣佈了基於驍龍845 VR參考設計的無線XR計劃:Boundless XR。該方案的特點讓845VR一體機以無線方式運行PC VR內容,做到一機兩用,提升VR一體機的可玩性,同時依然不受線纜束縛。

實際上,VR一體機接入PC的趨勢已經凸顯。去年VirtualLink標準的推出便是如此,該標準旨在通過單一USB Type C線纜解決PC VR複雜線纜問題,同時也對VR一體機接入PC VR提供了便利。

為何高通不採用成本更低的VirtualLink而採用802.11 ad無線方案呢?除了VirtualLink設備推進較慢外,郭鵬向青亭網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分離式渲染方案取代PC線纜,讓XR一體機在保持6DoF追蹤的同時靈活性更高。

根據青亭網瞭解,該方案就是區域網傳輸,其基於802.11 ad無線網路協議(運行在60GHz頻段、帶寬大、延遲低),可提供較高的帶寬和較低的延遲。

實際上,此前TPCast、DisplayLink也已推出類似無線方案,頻率也是60GHz頻段。司宏國表示:因為我們的VR頭顯內置集成了高通晶元,可以做到更高的集成度,因此可通過非同步時間扭曲技術,從而實現更低的時延(小於16ms),這也是競品所不具備的。

毫無疑問,在5G雲VR體驗到來之前,本地無線串流技術顯得很實際。

GDC上驍龍845VR 分離式渲染演示

當然,802.11 ad技術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傳輸距離較短、不能有太多遮擋等,因此只能在近距離使用,範圍只能覆蓋單個房間規模。同時,該方案也需要在PC和VR一體機中接入802.11 ad適配器,並結合802.11 ad路由器,目前而言支持的設備較少,成本相對較高。當然,其它採用60GHz的方案也均是如此。

關於分離式渲染方案的推進,司宏國表示:Pico是該方案的首家OEM廠商,下半年將發布Neo 2 VR一體機也會支持該方案。此外,HTC Vive Wave也對這個項目進行了支持。

3,高通HTC合作,釋放各自優勢

HTC在VEC2019宣佈,將與高通展開合作,共同對高通XR一體機和5G智能手機參考設計進行Vive Wave的預集成和優化,同時HTC也會為手機廠商提供Viveprot商店集成方案。

關於本次合作,我認為是雙方開放式生態產生的必然結果。

VEC2019 高通XR業務負責人司宏國(Hugo Swart)

司宏國表示:我們選擇HTC Vive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生態是開放的,而其它的沒有開發的合作夥伴會讓開發者感到麻煩(需要不同平臺去適配),所以為了打造我們的開放生態系統,我們把軟體硬體和開發者都拉到了這個圈子,下面也會有更多緊密合作。

簡單來講,就是把高通在晶元以及VR參考設計硬體上的優勢和HTC在Viveprot VR內容上的優勢結合起來。高通想要推進分體式方案,就必須要連接手機廠商和AR/VR廠商,缺一不可;而HTC想要擴大Vive Wave內容的影響力,提升Viveprot商店市場份額,合作就是水到渠成。

從高通角度來看,已經推出多款VR一體機的參考設計,這些方案可以讓硬體廠商實現快速開發和產品迭代,節省開發成本和時間,目前已被多家VR廠商所採用。

從HTC角度來看,其在推出Vive Focus一體機時就打造了一個開放式的移動VR平臺:Vive Wave,目的就是希望行業參與者合力解決VR內容不足和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同時Pico、愛奇藝智能、大朋等品牌VR硬體也集成Viveprot移動版商店。

對於手機廠商而言,通過XR認證也可以擴充產品線或者提升手機的應用場景。筆者看來,高通和HTC也在共同在為手機廠商「服務」,因為這裡面手機廠商參與度很重要,其也會考慮到整體續航、發熱等對手機自身使用體驗的影響,後續推進情況也值得關注。

實際上HTC與高通的合作由來已久,除了手機業務線外。據青亭網瞭解,早期VR一體機硬體和內容生態都不是很成熟,為了加快內容平臺構建,高通曾為HTC牽線,促進VR頭顯廠商加入Vive Wave平臺來。因此,本次可看作是此前合作的升級,目前HTC也已針對預裝和技術整合進行了測試,功能基本完善,我也期待後續正式版的使用體驗。

HTC產品及策略副總裁鮑永哲表示:高通有很強的實力,幾乎所有的廠商都在與其合作。本次我們合作之後是相互依賴的關係,雙方共同的目標是讓消費者(VR玩家)得利。

4,跳過移動VR內容限制,為雲VR鋪路

無論是高通還是HTC,都看到了VR一體機在硬體和軟體上的限制。高通改變VR一體機玩法,嘗試分體式設計,強調5G高速連接特性,為今後雲VR/AR體驗打下基礎。HTC不僅推出無限會員計劃(實際上重點在PC端無限會員,這樣串流PC VR應用也不受限),還為Vive Focus擴展串流PC VR遊戲、接駁Xbox主機等玩法。

中國移動5G Hub,VEC2019演示本地PC VR串流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無非是當前移動VR內容不足以吸引更多玩家,想要凸顯VR更大的優勢就要想辦法運行PC VR內容。因此,本地串流PC VR內容是第一步,5G+雲VR/AR內容則是下一步。

VEC2019 汪叢青講述Vive Focus Plus多模應用

本次VEC2019筆者也看到HTC基於5G Hub的PC VR串流方案(網路沒有通過5G,而是本地PC主機),同時還為Vive Focus Plus提供了多模應用擴展VR一體機玩法。

HTC中國區總裁汪叢青表示:PC VR串流解決的就是內容,目前VR一體機有200多款內容,但這是不夠的,通過串流技術玩家可以體驗到4000多款PC VR內容,讓玩家有足夠的內容可以體驗。

坦白講,現在談論5G還有些遙遠。我的要求不高,今年能夠有一套物美價廉的VR無線串流方案誕生就行。

相關閱讀:

《HTC汪叢青:用Vive Cosmos拉新用戶,用新分成方案激勵開發者》

《高通郭鵬專訪:分體設計加持,驍龍855開啟全新XR體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