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一詞,很有點一見鍾情,再見傾心的味道,我就按這個感覺說下去:


一、梁羽生 答案 0

其實梁老之人和梁老之才都當得起大家風範,但文學審美向來是各花入各眼的事,可能是我和梁老的書無緣,他的代表作看完一遍就再沒慾望重看,更別說被驚艷到,倒是他筆下的幾個女子讓人念念不忘,比如白髮魔女、冰川天女、厲勝男。

二、金庸 答案 1 《射鵰英雄傳》

金庸的書讓我按驚艷的標準來選還是有點難度的,因為在武俠名家裡,他的作品是平均質量最高的,不想太難為自己,就挑了個最先讀過的《射鵰》,先入為主有時真是有道理。《射鵰》是先看完電視再看書的,書讀完後才發現郭靖黃蓉並不和電視里完全一樣,他們一個大巧一個大拙,就是天作之合,在書里的戀情「好清純好不做作」,還有「五絕」風采,此後再成熟再完美的文筆,也寫不出第二批「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了,就算後「五絕」也不可能奪其鋒芒。往往書中擁有極致特性的人和事,在影視劇中很難完滿地表現出來,而這演出來的五分已經打動了我,更何況書中所寫的十分呢,叫我怎能不驚艷?!

三、古龍 答案 2《楚留香》《歡樂英雄》

古龍的某些作品很適合用驚艷這個詞,風格太獨特,又善寫各種情,我懷疑他塑造人物時是直接鑽進了人們的潛意識,將我們還沒感知到的需求描繪出來,我寫過一篇《人間不見楚留香》的文章,大致分析了楚留香的形象特點,從內到外這都是一個比我們的想像更先進更完美的人物,而且韻味悠長,無論看幾遍都能激起初見時的驚艷。

《歡樂英雄》的驚艷因為它親切的暖色調,雖然有些情節不太合邏輯,可是如果要選本古龍的書重讀,我常常會選中它,跟著書中的英雄同樂,其樂融融。

四、溫瑞安 答案 0.5 半部《神州奇俠正傳》

為什麼說是半部呢,因為讓我動心的只是關於李沉舟、趙師容和柳五柳隨風這些人的內容,當時光人名就驚艷到我了,李沉舟的典雅雍容就不說了,柳隨風的風流邪魅也是記憶猶新。雖然主角蕭秋水的名字聽來也不錯,奈何初聽就覺得「秋水」二字用太多了,沒了新意,況且人物光彩也被前三人搶得沒剩幾分,整本書翻完,他的面目一直是模糊的,還不及唐方清晰。溫瑞安不擅長謀篇布局,結構不嚴謹連帶人物刻畫也是不均衡的。

他有些書確實引人入勝,像《四大名捕》部分作品我也是看了好幾遍,但當作者的語言開始極盡渲染而忽略敘事時,就再也讀不下去了。


金古梁溫,是武俠小說的四大家。

可謂是優秀作品不少,如果只選一本,難度著實不小啊。

先說金庸吧。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有井水處皆有金庸,可見金庸小說的傳播程度。

金庸的小說只有15部,除了《越女劍》外的14部還被做成了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的書,很多人都排名過,《射鵰》《神鵰》《笑傲》《鹿鼎》等經典都有過登頂。但我最喜歡的是《天龍八部》。

這本書情節曲折、波瀾壯闊,描寫了杏子林、聚賢庄、少林寺等幾處氣勢恢宏的戰役,讀來愛不釋手。塑造的英雄蕭峰得到了讀者的一直認可,已經成了俠之大者的代表。

古龍的書也是傳播很廣。一旦受眾多,讀者眾,就會有人對其進行細緻的研究。愛好嘛,情之所至。

於是,楚留香、李尋歡、陸小鳳、鐵中棠,都成了很多人心中排名第一的座上賓,寫他們的書自然也排名第一的書了。

最驚艷我的是「小李飛刀」系列的第一部,《多情劍客無情劍》。這本書可謂是寫盡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曲折動人的情節也會讓人慾罷不能,有多少人曾幻想自己是小李探花?有多少人曾幻想手裡拿著一把玄幻無比的小李飛刀?

梁羽生的書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打打殺殺,他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提出了「以俠勝武」的理念。

他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小說。難能可貴的是,他通過一系列的承前啟後,將很多作品連貫了起來,這是愛讀系列作品的讀者所喜聞樂見的。

梁羽生文字功底深厚,多用傳統的章回體形式,書中也有很多的詩詞歌賦。代表的作品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等。

最讓我驚艷的是《萍蹤俠影錄》。張丹楓與雲蕾的愛情一波三折,國家與民族的大義蕩氣迴腸,盈盈一笑、恩仇盡了思想頗見功力,堪稱是一個俠義與浪漫的傳奇。

溫瑞安被列入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很多,出名的也不少。溫瑞安的貢獻是引入了世家模式、描寫了廟堂上的權力鬥爭。

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四大名捕》系列了,神州奇俠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也不錯。後期,溫瑞安求新求變,在文字上下足了功夫,終究是難以超越自己。

印象最深的是《逆水寒》了。倚天萬里須長劍、名捕豈止會京師,讓我們追隨著名捕的步伐開始心路之旅吧。誰是捕,誰又是賊?為什麼抓人,為什麼被抓?這些問題,鐵手在尋找答案,你找到了嗎?


看到這個問題,勾起顧哥少年時的美好回憶——起勁偷偷看武俠的美好時光,就分別說說少年顧哥初次邂逅四位名家的那四部驚艷作品。

那是1982年初,看到上高中的表哥、表姐互相偷偷傳看兩本厚厚的書,非常好奇,想盡辦法蹭到手,只見封面寫著《書劍恩仇錄》五個字,作者金庸。打開第一頁,就看到一個老頭臉帶微笑,用金針一枚枚往牆上釘蒼蠅,之前看的《三俠五義》、,《小五義》等以及其他文學名著,哪有這麼好玩的!初次邂逅金庸,被《書劍恩仇錄》驚著了。

類似這樣好看的書之後卻找不到了,幾個月後又聽表哥向我吹,他在看的一本小說,裡面有印度大盜,會瑜伽術,使起碧玉杖和白玉杖特厲害,男主人公單個使劍打不過他們,女的加入還是不行,但倆人的劍法突然合在一起使,立刻一個光輪暴漲,黑白摩訶立刻就被打得稀里嘩啦,還贏了一大批珠寶……把人饞壞了。終於書傳到手,但表哥卻說第二天得還,結果逼得顧哥躲被窩裡,打著手電筒把書看了一宿,覺都沒睡就去學校期末考試了。這當然就是梁羽生《萍蹤俠影》。

這年暑假表哥去廣西玩,帶回一張報紙,上面一整版是一部小說,沒有書名,也沒結尾,作者都沒有。人名起的真好,蕭秋水、李沉舟、燕狂徒……蕭秋水上峨嵋山,碰到劍王、刀王什麼,和李沉舟談武功,說什麼「劍諤之劍……」這說法聞所未聞,直到兩年後在租書店裡才知道看過的片段來自《神州奇俠》。

顧哥見古龍比較晚,那是84年在家附近有一家租書店,專門出租港版武俠小說。顧哥是個學生,哪裡有多少錢,就讓老闆給介紹哪書好看,好鋼得使在刀刃上,於是老闆就推薦古龍《風流楚香帥》,果然值了!


金庸是講俠的,古龍是講高智商犯罪的,溫瑞安是講黑社會的,梁羽生,咳,!不知要說什麼,有情人終不成眷屬,各種虐心!倆人打一架,各種招式拼湊字數,和前面三位不在一個段位!

金庸筆下的俠,格局很大,但是沒有出路,俠客行要賞善罰惡,就必須是上帝視角,所以石破天就是逆天的存在;喬峰能在百萬軍中取皇帝首級,加上兩個bug式的兄弟,這樣的人不是天理難容,是作者容不下他,因為作者不知道接下來該給他安排什麼樣的故事,只有讓他自盡!張無忌也是開了掛的,長輩們的愛護,美女們的青睞,最主要的是朱元璋,常遇春都是他小弟!所以只有安排他遠遁孤島,否則,實在是不知道怎麼收場了;韋小寶,給他安排的出場是在社會最底層,各種因緣際遇,社會地位陡增,玩弄皇帝,皇帝的妹妹,梟雄,梟雄的子嗣,社會大哥,社會大哥的女人於鼓掌之間,更誇張的就是各電影版中,公主,姐妹花,教主夫人……這也是意淫到頭的節奏啊,所以最後給安排個島,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不然還能怎麼樣?該還世界本來該有的樣子!因為只有主角避世,一切恩怨情仇才會消彌於無影無蹤。金庸的世界告訴我們,仁者是有好報的,要麼流芳千古,要麼風流千古!人物刻畫上潛移默化,溫情脈脈,需要細細品味人物之間的感情!

古龍在陸小鳳和楚留香系列中涉及犯罪心理學,在小李飛刀系列涉及到倫理學。陸小鳳和楚留香偶爾會有兄弟情的描寫,但不是重點,所以好多讀者只當聽了個故事,沒有很深的印象!飛刀系列~多情劍客無情劍,邊城浪子,九月鷹飛,另外還有歡樂英雄,武林外史,七種武器等,(我依稀記得好像沈浪和阿飛是有關係的,忘了是阿飛來自沈浪消失的地方,還是沈浪來自阿飛消失的地方,請條友告知)各種感情交織,寫的很直白,讓人很容易產生共鳴!古龍的世界告訴我們,原來愛情不僅僅是你儂我儂,還可以愛的得那麼深沉那麼無奈那麼痛!原來仇恨不僅僅是刀光劍影,也可以恨得那麼深沉那麼無奈那麼痛!其實,快意恩仇讓人心潮澎湃,但報了仇的人是落寞的,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就會懈怠,消極!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始另一個故事來結束當前的負面的情緒。

金庸是花間一壺酒,古龍告訴你白天不懂夜的黑!

溫瑞安,大家都會說四大名捕,個人認為四大名捕一般!溫柔一刀~驚艷一槍~傷心小箭才是佳作,寫得很細膩,如果你對兄弟反目,禍起蕭牆,背叛等諸多負面的情愫不理解,請你看看這幾本書,如果你對肝膽相照,同舟共濟,忍耐等正能量的東西沒有感受過,也請你看看這幾本書!

梁羽生……不知說什麼好,他講故事的主線好像是要告訴我們,秀恩愛,死得快!有情人,你就註定鰥寡,太虐心了!當下好多韓劇就這個調調。至於其他方面,我想說:「 」


我是女生還一直喜歡看武俠,上學的時候,我們班喜歡看武俠的有男有女,只有胸大無腦和腦殘粉們喜歡看言情,我們班很非主流啊·············

金古梁溫我都讀,我就說說我最喜歡的吧。

金庸:《天龍八部》。

讀了無數次,電視劇看了無數次。每個人都是一個大悲劇,錯綜複雜的人物和命運,簡直叫人抓狂。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宏大的書,每個人物都十分立體,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壞人,每個人都很可憐。

後來很多年都沒有書可以和天龍八部相提並論,雪中勉強算是,但說的太龐雜,所以才顯得宏大。

喬峰的英雄式悲劇。段譽和慕容復的求不得。虛竹的無欲則剛。每個人都可以寫一篇論文了。

關於兄弟情義,關於愛情,關於親情,關於武林紛爭,關於家國天下。天龍八部完美的詮釋了江湖。

古龍:《天涯明月刀》

這個糾結了好一會,實際上我也不知道該選哪一部,都很驚艷,每一本都讓我感動過。最後選天涯明月刀,主要是感觸太深。

我覺得翻拍的電視劇是毀了小說,這本書在探討人性,但是電視劇卻在言情。我覺得這是最可恨的事情。

傅紅雪的自我救贖,周婷的被救贖。這兩個人才是最應該被歌頌和稱讚的。

由傅紅雪接生的那個孩子,新的生命帶來的那種生命力,他們在絕境中求生,傅紅雪喝下女人的乳汁,這個很震撼,像是獲得一次新生,所以後來的背叛才叫人那麼絕望。

周婷本來是個妓女,可傅紅雪對她說了那番話,她終於獲得了尊嚴,所以寧願殺人也不肯出賣自己。

大結局最後,他寫道:明月就在你的心裡。這種詩意,是武俠小說中難得一見的。

梁羽生:暫缺。

我梁羽生讀的太少,又覺得他筆下的人物雜亂,相似的人物很多,雷同的也很多。劇情精彩,但文筆較金老和古龍先生略遜一籌。或者是我讀的太少的原因,多讀幾本再談論梁羽生武俠吧。

溫瑞安:《刀叢里的詩》。

唯一一本從第二章開始哭到大結局的小說。

龔俠懷,葉紅,宋嫂,嚴笑花,冰三家····每個人物都給我很深的觸動,他們的結局叫人不忍卒讀。一種滲入骨子的悲傷。一如龔俠懷那張紙條上寫的:請背棄我。

卻不知在此之前,結拜兄弟早已背棄了他。

嚴笑花剁掉手指的那種決絕,宋嫂在監獄中尋尋覓覓的身影,冰三家失去葉紅走向死亡的瞬間,讓人心碎。

武俠世界,並不是快意恩仇,也有如此的無奈。萬幸俠將死,俠卻還在。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沒有武俠了,現在的武俠再也沒有當初的味道。刀叢里的詩讓我更深的感受到這感覺。其實我更喜歡溫瑞安寫的現代詩,他的長篇小說沒有短篇中篇好看。

-------------丸------------

文:祁門小謝


金庸的作品看了一半,要說驚艷,談不上,可能是先看了影視作品再看的小說的緣故,八九十年代的金庸劇改編不是很大,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還是能夠忠於原著的,這裡的忠於原著不是指照著書寫劇本,還是有改編,但精髓還在。所以再來看書,反而沒有了太多的驚艷。如果非要選一本,我會選擇《笑傲江湖》。

看古龍小說很多,我也從不掩飾自己是古龍鐵粉的身份。第一本驚艷到我的古龍小說是《武林外史》,沈浪開啟了一個時代,如果十年劃一個時代,第一個十年是沈浪的時代,第二個十年小李飛刀縱橫天下,第三個十年屬於葉開,而這十年是公子羽的天下(《天涯明月刀》),據說公子羽就是沈浪的傳人,而飛劍客阿飛是沈浪的兒子(沈浪與白飛飛的兒子),李尋歡的父親和沈浪是世交,雖然《武林外史》不屬於小李飛刀系列中,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這部小說後面還是有些爛尾,但不失為一部佳作。讀的第一本古龍小說就是《武林外史》,被開頭吸引,後來閱讀《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等古龍名作當然也有被驚艷到,但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梁羽生的小說真的是沒怎麼看過,不喜歡梁羽生的小說風格,但從沒否認過梁羽生的小說,《白髮魔女傳》《七劍》等還是很好看的。

溫瑞安的書在高中時代看過不少,驚艷談不上,詩意江湖,剛開始看還好,多了就會有審美上的疲勞。


謝邀。梁、金、古、溫四個大俠的作品都讀了不少,特別是金大俠的作品更是每一部都沒有落下,可以說部部經典,並且金大俠到目前為止還在修改自己的作品,可以作為經典武俠來收藏。但今天說的是驚艷。那是第一次看了就忘不了的感覺。初讀金庸《碧血劍》感覺金庸武俠世界的不一般,第二部讀的是《書劍恩仇錄》感覺的是滿漢一家的情仇,這些都是給少年的我手不釋卷的感覺。再讀《射鵰英雄傳》感受江湖兒女情愛,喜歡上了憨郭靖,迷上了俏黃蓉,對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武功招數如數家珍。但不管怎麼看總是脫不了翁美玲版《射鵰英雄傳》的影子,每每看小說總是在對比電視劇。也就不感覺到驚艷了。

真的感到驚艷是看到《天龍八部》時感覺。全書在邏輯上,在故事結構上,在人物描寫上都是金庸小說的上乘之作。從鍾靈的一出場就覺得驚艷無比,鍾靈的調皮可愛,閃電貂的通靈敏捷,對比黃蓉的出場,鍾靈就像其名字一樣多了許多小女孩的靈性,人們不覺就期待這個女孩是女主,最少也是之一,但誰知只是重要女配角。初看到四大惡人覺得這一定是全書的大反派,名字都叫惡人,還不是壞人大反派嗎?但最後段延慶真的惡嗎,不是被逼出來的惡嗎?葉二娘呢?岳老三更談不上惡了,真正全身一點優點都沒有的雲中鶴還救過王語嫣呢。比那些為一己慾望掀起武林爭端的人,比那些口口聲聲仁義道德,卻為害武林的人,比那些我得不到就要毀滅的人,比那些為求自保,不惜殺師傅逼師兄棄徒弟的人。四大惡人算不上大惡人,算不上大反派,只是書中的悲情人物罷了。全書從主角到都有細微驚艷的描寫。

全書以段譽、蕭峰、虛竹三個男主角三條情感線來穿插故事,每一個男主角的出場都有著不一樣的鋪墊。段譽的痴 、蕭峰的俠、虛竹的呆。每一筆不能不說金大俠用心良苦。全書人物性格獨特,故事情節曲折 每每峰迴路轉。當看見段譽每每喜歡一個女孩就是自己的妹妹時你會為段譽著急,當看到蕭峰為查自己身世,每每只比「大惡人慢一步時」你會為蕭峰著急,當看到虛竹有無限的奇遇,已經是靈鷲宮宮主的他還要回少林跳水劈材受罰時你會為虛竹著急。全書最早是在報刊連載,可以說是回回精彩,步步驚艷。

全書離不開一個「情」字。段正淳的處處多情,處處留情最後為情而死,段譽的痴情,蕭峰的俠情,游坦之的苦情,慕容復的無情,眾多所謂俠義之士的絕情等等。全書離不開一個「痴」字。段譽為王語嫣而情之痴,鳩摩智為追求最高武功而武之痴,慕容博慕容復為求復國恢復所謂的江山而帝王之痴,蕭遠山的復仇之痴等,讓人不能不對人性有著更深的理解。如何化解這些情?這些痴呢?需要每一個讀者慢慢去品味。

每一次看《天龍八部》感覺都不一樣,段譽、蕭峰、虛竹的身世。逍遙派的武功高還是少林寺的武功高?道家武功高還是佛家武功高?六脈神劍是不是金庸小說中的最強武功?段正淳的女兒們為什麼脾氣性格差異那麼大。無崖子愛的到底是誰?誰是全書武功第一人?三個男主角誰武功高?蕭峰到底有什麼奇遇武功可以和兩個「開掛」的結拜兄弟一樣高?北喬峰南慕容,前期慕容復和蕭峰齊名,為什麼後期武功如此不堪?天龍八部在書中到底對應的是誰?這些一系列的問題就成為了構成全書驚艷的因素。讓人不自覺的想多去看看原書,找找驚艷的理由。同時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也養活了不少頭條號作家????。

以上這是我覺得少年時讀《天龍八部》時覺得驚艷的理由。胡言亂語,一家之言,歡迎大家不喜來噴。

至於古、溫、梁三位大俠驚艷作品在這裡就不一一累述,歡迎有共同愛好的朋友來討論。


金庸的全部都喜歡,很對胃口,連白馬嘯西風這個短片都喜歡。梁羽生的萍蹤俠影,七劍下天山什麼的還算喜歡,到了雲海玉弓緣之類的就覺得索然無味了。古龍的大多數不喜歡,絕代雙驕之類的早期仿金庸故事架構的很喜歡,古龍對女人有一種變態的歧視,人物都像神經病院里流出來的,可能是作者心態就不是很健康的原因。溫瑞安四大名捕還有驚艷一槍之類的也不錯。總體感覺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


這四位大師的作品看了大半,大多數都知道金庸,可我卻喜歡古龍。他的書里的人不像金庸的那麼好運,甚至可以說是孤獨的。印象中最深的是一個人寂寞的喝酒,當然最喜歡的是花滿樓了。看了《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陸小鳳傳奇》,《楚留香傳奇》,《圓月彎刀》,《三少爺的劍》,《絕代雙驕》,《武林外史》,《蕭十一郎》,《多情劍客無情劍》等。


相比較,對梁羽生的作品更為喜歡,萍蹤俠影錄中的張丹楓和雲蕾那段無可奈何,家仇國恨各種情感混合交雜,甚愛卻愛不甚,特別,看了港版的雲蕾(米雪飾演),更是銘記於心。雲海玉弓緣,金世遺的自由浪子形象更適合廣大青少年俠骨柔情的心態。白髮魔女傳,練姑娘一夜白頭讓人心酸,而卓一航的軟弱讓人可悲。而金庸的小說,如果單從書里,感覺不出很多誘惑,相反,小說演澤後的電視更有觀看價值,射鵰英雄傳中港版郭靖的傻,楊康的瀟洒,周伯通的幽默,讓人幾十年都不能忘懷。不過,最敗筆莫過於神鵰俠侶中小龍女被姦汙那一段,讓人可惜可恨。至於古龍的小說,看過十幾頁就不想看了,有些不入流,溫瑞安的書更加沒看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