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時期,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個人能力當然是一個方面,但更多依仗的是家族門閥的勢力,明白了這一點,才能合理推測歷史的進程。

董卓,潁川一個小官吏的兒子,靠軍功上位,形象點來說,他就是一個暴發戶,論底蘊,論背景他根本沒有辦法和袁紹、曹操這些個大院里長大的相比。他的輝煌註定只是曇花一現。

反觀曹氏,曹家自大漢開國平陽侯曹參(蕭規曹隨里的曹就是說他)以來,可以說門庭興盛400餘年,尤其是自曹騰(曹操祖父、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開始,曹氏中興,家族成員遍布朝野(曹騰深受大將軍梁冀和漢桓帝信任,養子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親做過太尉;弟弟曹褒官至潁川太守,曹褒兒子曹熾官至侍中、長水校尉;另一個堂侄曹鼎官至尚書令。)

可以說,曹操所擁有的這些資本,是十個董卓都比不上的,所以,以曹操個人的能力來說,成就霸業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以《三國演義》為版本分析貂蟬。貂蟬大臣王允家歌女,天生慧色,智商不低,並有忠義感報之心。受託離間董卓和呂布,出色的完成任務。貂蟬除董卓的功勞,穩定了朝庭,特別對漢獻帝不袛有再造之恩。董卓不除,獻帝在董卓的淫威下,隨時有被廢的可能。當時十幾路諸侯二十多萬人馬慘敗於董卓,而貂蟬的美人計卻使董卓身首異處。在三國特定的環境中,貂蟬有勝於幾十萬大軍的能量,應該說貂蟬是當時朝庭的第一功臣。董卓不除,以後無論是曹操劉備和其他什麼人要戰勝董卓,沒有幾十萬士兵的犧牲不可能取得勝利。從這個角度說,貂蟬又拯救了幾十萬士兵的生靈,貂蟬造恩於眾生,是大智大慧的菩薩再世。相信《三國演義》對貂蟬的描寫不是空穴來風,是有血有肉的真實著筆。只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男尊女卑的思想未能將貂蟬列入正史而成千古遺憾。如貂蟬美人計失敗,三國的歷史風雲徒增許多悲壯血腥的埸面。以當時董卓之能力,曹操袁紹等有實力的諸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戰勝董卓,力量弱能力差的甚至反被董卓消滅。但董卓和曹操比,思想智慧不如曹操。董卓能力雖強但殘忍嗜殺不得人心,進京後廢舊主立新帝強行遷都,天怨人怒。二是戰略眼光不如曹操。為以後天下計,曹操廣攬人才,納諫如流,以根據地為依託能進能退,並有忠心相隨的文武將才。另外文彩不如曹操。有文彩才能知理而懂天道興廢,在大格局下行事而攬事功。是金子總會閃光,雖然曹操當時力量暫不如董卓,但力量此消彼長,在長時間的爭鬥中,曹操最後一定會戰勝董卓。如三國出現這種情況,劉備和孫權的命運如何?又不得而知了。假設的歷史,只能有x十Ⅴ來回答。


假設貂蟬的美人計失敗,曹操仍有機會成為最大的勢力,因為曹操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經濟實力雄厚,曹操惜才愛將,手下謀士較多,猛將千員,而董卓荒淫無度,呂布又是—介莽夫,他們與曹操不是一個檔次,最終失敗的仍是董卓呂布,曹操會依次消滅他們,統一北方。


謝邀!

! 董卓靠十常侍之亂上位,在任職相父之位一手控制了漢室朝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下猛將如雲,頭號猛將就是男神呂布,權臣朝野之時,每日淫穢無度,殘爆忠良,漢室忠臣王司徒看不下去派其義女貂蟬使用美人計,反間計呂布殺掉董卓。天下之亂正式開始。

假設貂蟬美人計反間計失敗,董卓依然每日逍遙快活。

局時曹操,袁紹等18路諸候,依然每日為自己的利益相互兼制,處於壓制被動位置,單單一個華雄就讓18路諸候研究幾天。

董卓吃朝庭的用朝庭的,手下兵馬如雲,反觀曹操軍響都↙發不起,靠挖別人祖墳來發工資↙要成為亂世最大勢力是不可能的,前面還有袁紹,袁術,還有其他黑馬,最重要是董卓這個最大boss!

所以貂蟬美人計失敗,曹操是不會成為三國亂世中的最大勢力!


謝邀。這個還真不好說。貂蟬美人計如果不奏效的話,呂布就不會反水殺了董卓。董卓活著,有當朝太師的名號,把持朝政,名正言順;還有西涼鐵騎,天下無雙,徐榮,李催,郭汜,忠心耿耿;更有謀士兼女婿李儒出謀劃策,內政外交軍事都可高枕無憂;最重要的是,董卓有獨一無二的猛將兼義子溫侯呂布,誰不服就打誰服。如若能休養生息,知人善任,禮賢下士,不出幾年,橫掃天下也不是不可能,什麼曹操,袁紹,劉備,孫權,那都是浮雲,只可惜董卓大人一手好牌打的稀碎,,,


能,理由很簡單,歷史上沒有貂蟬這個人,也沒美人計這個計,所以無論這個美人計成功以否都不會改變王允說服呂布殺董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