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楚成王想拖時間。

公元前672年,在位三年的楚王熊堵敖想殺掉自己的弟弟熊惲,以絕後患,熊惲撒丫子就跑,跑到了隨國,並藉助隨國人的力量,轉身做掉了哥哥堵敖,奪得國君之位,是為楚成王。

楚成王是一代雄主,在位期間鎮壓夷越各族,大力開拓疆域。在他的統治下,楚國將觸手伸向中原,召陵之盟與齊國休兵,泓之戰大敗宋國,如果沒有晉國在城濮之戰大敗楚國,楚國已然稱霸中原。

然而,英明神武的楚成王卻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這個錯誤,導致了他最終的謝幕。

楚成王很早就立了太子,在此之前,令尹子上認為他還在壯年,不必急於立太子,不然將來要是想換人,可就麻煩了。但楚成王沒聽從子上的建議,還是立長子商臣為太子。

與歷史上那些等到花都謝了還要與兄弟們爭儲的王子或者皇子們相比,商臣的運氣好很多,但並不是最好,因為他的父親楚成王,活得有點長。

君主活得越長,跟儲君的關係就越加微妙,猜忌會逐漸增多,以至最終壓過信任,歷史上基本沒有在位四十年以上還很信任太子的君主,楚成王也不例外。

當時間來到楚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楚成王已經兒女成羣,左看右看覺得太子商臣殘忍暴虐,不適合繼承自己的王位,就想廢黜商臣,好改立另一個兒子王子職為太子。

改立太子乃是國家大事,楚成王卻沒有太過保密,商臣很快就聽到了風聲,做了多年太子的他手一抖,心裡有些慌了。商臣想了一陣,覺得要找人商量一下,於是他去問他的老師潘崇,想確認一下消息是不是真的。

潘崇提議從楚成王的妹妹江羋(羋姓,名江)口中套話,商臣依計而行,宴請姑姑江羋,並故意對她不敬。

江羋的胸大不大不知道,腦子是真的沒有的,被商臣一激,她就大怒道:「混賬,你真的該死,難怪大王要廢了你改立王子職。"

一句話,就夠了。

得到驗證的商臣再次與潘崇商議,兩人對未來進行一番設想。能臣事王子職嗎?生死繫於他人手,不能。能逃亡出國嗎?無權無勢寄人籬下,不能。能發動政變嗎?生死富貴在於一搏,能!

一場決定楚國未來的行動,就要開始了。

政變從來宜速不宜緩,商臣這麼多年的太子也不是白當的,朝中上下都有他的人,很快,他就聯繫好他的那些親信,並做好了謀劃。

在這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楚國王宮護衛分成兩派,互相砍殺,太子派最終獲勝,將楚成王包圍在寢宮之內。

可憐楚成王,起於政變,敗於政變,不知當他看見兒子在一眾護衛的簇擁下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會否想起年少時被廢殺的哥哥楚王堵敖?

楚成王看著兒子,就請求死前再喫一頓熊掌,熊掌是一道美味,也挺難得,就連孟子舉例也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這道菜的烹飪時間可不短,現在可是政變,時間就是生命,怎能如此浪費?

所以商臣果斷搖了搖頭,拒絕了父親最後的請求,然後拋給父親一條白綾,這個經歷了齊桓公、晉文公等霸主並積極爭霸的楚王,不得不上吊自殺。

這場政變很成功,楚成王死了,太子商臣繼位,是為楚穆王。

從楚穆王上位過程來看,楚成王說他殘忍暴虐也沒什麼部隊,但他在治國理政上一點都不輸於父親,不久把楚國拉出了城濮戰敗的泥潭,還做好了北上中原爭霸的準備。

楚穆王在位十二年,相繼滅掉江國、六國、蓼國,又降伏鄭國等五國,威勢一時無兩。更重要的是,他的兒子熊侶將開啟楚國的新紀元,熊侶,也就是楚莊王,他完成了楚國數代人的願望,成功稱霸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楚成王是位強國富民的國君,他在位時,不僅勵精圖治,還開疆拓土,並敢於叫板春秋霸主齊桓公,還打死了另一個霸主宋襄公。楚國因為他的緣故,愈發強盛。然而,他最終卻上吊自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楚成王劇照)

說起來,楚成王真是一位厲害的國君。

他繼位後,對內施以仁政,對外與諸國建立友邦之國,並且對周天子頗為敬奉,每年都按時向其進貢。

本來進貢周天子,這是諸侯國分內的事情。不過此時王室衰微,一些發展中的諸侯國不僅不進貢,對周天子還頗不禮敬。因此楚成王的表現,讓周天子非常滿意,於是將祭祀用的肉賜給他,以示恩寵。還特意允許他「平定夷越各族動亂,以拱衛中國各國」的權利。

誰知楚成王這只是套路。自從得到周天子允諾後,他便以此為藉口,四處攻伐,將一些小國盡收囊中。以至於幾年不到,楚國的疆域便擴大了千里之多。

然而,楚成王並不覺得滿足,野心勃勃的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取代齊桓公的霸主之位,成為新的霸主。

齊桓公當然不允許有人取代他的霸主之位。所以他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號令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國,組成討伐同盟軍,準備幹翻楚國。

大兵壓境,楚成王卻毫無懼色。他一邊做好應戰準備,一邊讓使者給齊桓公帶話,表示真要打起來,楚國有方城山做城牆,漢水做護城河,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中,就算人多也沒有勝算。

齊桓公認為有理,於是和楚成王化干戈為玉帛,雙方在魯、宋、衛等國的諸侯面前,在召陵訂立了盟約。

(齊桓公劇照)

自此,楚成王不再和齊桓公正面衝突。但他依然南下東進,對於不向他敬獻貢品的小國,一概予以滅亡。面對楚成王的攻伐,一向以老大哥自居的齊桓公,幾乎沒有援助過那些弱小的同盟國,因此楚國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一些經濟薄弱的小國見齊桓公不為他們撐腰,為了不至於被咄咄逼人的楚成王滅國,大家畏懼之餘,紛紛對楚成王稱王納貢,以求自保。

不久後,楚成王便決定攻打與中原各國接壤的徐國。

徐國既是齊國的同盟,對中原諸侯國來說,他又起著護衛的作用。萬一徐國滅亡,楚成王的鐵騎就會在中原諸國中肆意凌虐。所以,齊桓公不得不再次號召魯、宋、衛等結為聯軍,出兵援助徐國。

沒想到,這次楚成王沒有派使者來講和,反而運用巧妙的兵法,攻破聯軍陣營,滅亡了徐國。

此時的齊桓公,由於失去了管仲,又沒有賢能的人來幫他治理國家,而他已年老昏聵,所以他根本就不能阻止楚成王雄霸諸侯國的腳步。

那些和齊桓公結盟的諸侯們,也看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以鄭文公為首的國君紛紛朝拜楚成王。

楚成王對他們也頗為禮待,甚至還把珍惜的銅賜給了鄭文公。儘管後來他有些後悔,不過他也沒有要回來,只是對鄭文公說,不能製造武器哦。

鄭文公一心希望得到新大哥的信任,所以回去後,就把所賜的銅鑄造了三口大鐘。

(鄭文公劇照)

齊桓公去世後,齊國由於內亂,國力大衰。

宋襄公一向認為自己是諸侯中道義的榜樣,這種時候總該輪到自己這個老資格來做霸主了吧,所以他決定召集諸侯們召開一次會盟,以確定自己的大哥身份。

誰知,楚成王被傳召去後,當著眾人的面,不僅羞辱了他一番,還把他囚禁在孟地,過了很久才放他回宋國。

楚成王還不解氣,又率兵攻打宋國,結果在泓水一戰中,宋襄公一心要樹立德義大哥的形象,硬是等楚成王的隊伍過河列隊後,才向楚國發起進攻。結果宋襄公在這一戰中被箭射傷,不久便因傷口感染去世。

接著就該是晉文公走上歷史舞臺了。

其實,早先晉文公重耳流亡國外時,曾在楚國呆過一段時間。

楚成王見他氣宇不凡,認定他將來必大有可為,所以對他禮遇有加,臨走還送給他不少財物,並把他送到秦國都城。

現在重耳聽說宋楚之戰,於是馳援宋國,並很快地打敗了楚軍。

楚成王是個很有戰略眼光的人,他認為晉國在重耳的治理下逐漸強大,是上天眷顧的諸侯國,因此他認為和晉國交手於己不利,所以撤軍回了楚國。

後來,楚成王手下的大將一再請求攻打重耳,他見勸說無效,於是給那員大將配備了小量的兵馬。結果真如他想,大敗而歸。

為了懲治攻打晉國的將領,楚成王下令誅殺了他,

(重耳劇照)

事業發展的蓬勃日上,楚成王也到了立太子的時候。於是,他和羣臣商議,想要立長子商臣為太子。

儘管有人提出楚成王還很年輕,以後嫡夫人還能生出嫡子來。但楚成王想到自己多年徵戰,誰知會不會死在途中,所以他不顧眾人阻撓,還是將商臣立為了太子。

商臣成為太子不久後,王后果然生下了王子職。由於商臣為人兇狠殘暴,楚成王便想廢黜商臣的太子之位,改立王子職為太子。

商臣聽聞後,便偷出號令軍隊的令牌,帶領軍隊包圍了楚成王的寢宮,並逼迫楚成王自盡。

楚成王不願意坐以待斃,暗中派心腹向那些向他稱臣的諸侯們求救。

為了能爭取時間,他便向商臣提出想喫熊掌的願望,希望能盡量拖延時間,以使那些諸侯國們能儘快趕來營救他。

但商臣不念父子之情,不僅拒絕了他的要求,還不斷派人給他施壓,要他迅速自盡。

在商臣的逼迫下,再加上各諸侯國遲遲未有援兵前來,勢單力孤的楚成王無奈之下,只得上吊自盡了。

於是,商臣向各諸侯國發出訃告,聲稱楚成王病逝,而他則順理成章地登上了國君之位。

說起來,楚成王的國君之位,也是用強盜行徑所得的。

本來,楚國的國君之位應該是他的哥哥楚堵敖繼承,但楚堵敖繼位後卻不務正業,於是楚成王便弒兄奪位。

所以在他繼位後,為了鞏固國君之位,他不僅與各諸侯國建立友邦之國,還為了得到周天子對他的承認和支持,不惜向周天子稱臣納貢。

雖然楚成王在位時,楚國的國土面積大大增加,國家也人才濟濟,經濟蒸蒸日上。但是他萬萬沒想到,最後他不僅被兒子篡位奪了國君之位,而且也和他的兄長楚堵敖一樣,落得個被殺的悲慘下場。

縱觀楚成王的一生,這真是應了一句: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參考史料:《史記》《左傳》)


一代雄主楚成王,為何會在臨死之際提出要喫熊掌的要求?頗有些做飽死鬼的氣概呢,實際上他之所以提議要喫熊掌,是因為這玩意兒難熟,一燉就是好幾個時辰——他想拖延時間!

這太子商臣自然不是傻子,非但拒絕了父親「臨終」前的請求,還非常急切的逼迫他抓緊自我了斷,眼見逃無可逃,楚成王無奈之中自盡而死


雖然得位不正,但楚成王卻是個極有作為的國君

要說楚成王是個挺有實力的國君,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國富民強不說,疆土也得到了極大的開拓,並且成功搞定了另外一個霸主宋襄公,成功的扛了把子。可就是這麼一號英雄人物,卻落得被自己兒子逼死的下場,可以說是非常悽慘了

但是,俗話說得好——出來混是要還的,當年他的國君之位,就是從他哥哥手中奪過來的,而且他也非常利索的幹掉了他的哥哥,等到了他兒子奪位的時候,往日的一幕好像電影一般在他腦海中閃過,那是一個晴朗的下午,哥哥楚堵敖成為了楚國的國君,由於楚堵敖為人比較殘暴,且不務正業,所以熊惲也就是楚成王纔是大家眼中的優秀繼承人。這哥哥自然不願意啊,所以想要幹掉熊惲,無奈之下熊惲只得出逃,後來在隨國的幫助下,他成功的幹掉了他哥哥,順利繼位是為楚成王

為了保證自己的國君之位穩固,楚成王先是和鄰國諸侯修好,然後又舔著臉向周天子進貢,一番操作之後,還真的就和他們打成一片了。眼見周圍都是好兄弟,楚成王開始大展身手,走上了大興楚國的道路。在周天子的「教誨」下,他開疆擴土平定蠻夷,使得楚國的疆土拓展至將近千里,一時間楚國大有在各個諸侯中當大哥的勢頭,前龍頭老大齊桓公看不下去了,準備帶著一幫小弟收拾一下楚成王

春秋戰國那會兒,是城頭變幻大王旗,誰強誰來做老大

齊桓公是老牌大哥了,扛了那麼多年把子,當了那麼多年霸主,眼見楚成王如此囂張,是時候清理一下門戶,收拾一下不聽話的小弟了!齊桓公不顧自己的面子問題,親率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聯軍南下,二話不說就把楚國的小弟蔡國給暴揍了一頓,試圖嚇唬一下楚國。然而楚成王卻一點都沒慫,不僅沒有立刻求饒反而是糾集兵馬準備和現任老大PK一下。眼見楚成王如此囂張,齊桓公也是篤定了非得給他揍的滿地找牙不可。後來僵持了一陣,楚成王發現還是幹不過老大哥,於是乎派屈完前去調解,齊桓公也是趁此機會好好的裝了一波

齊桓公將其所率領的軍隊列成戰陣,和屈完坐一輛戰車檢閱隊伍。浩大的陣勢之下,齊桓公開始裝B了:「我們出兵,難道是為了我一個人嗎?為的是繼續先君建立的友好關係。我們兩國共同友好怎麼樣?」這句話不僅透露出了齊桓公的氣度非凡,同時還給楚國來了個軟硬兼施,可謂是秒的很。屈完也不落後風回答說:「君王惠臨敝國求福,承蒙君王安撫我君,這正是我君的願望!」齊桓公又說道:「用這樣的軍隊來作戰,誰能夠抵禦他們?用這樣的軍隊來攻城,哪個城不被攻破?」眼見齊桓公裝B有點過頭,屈完也只能如此回復到:「君王如果用德行安撫諸侯,誰敢不服?君王如果用武力,楚國有方城山作為城牆,漢水作為護城河,君王的軍隊即使很多,也沒有什麼用處。」

兩人一番脣槍舌戰之後,屈完代表楚國跟八國諸侯簽訂了盟約,表示向老大哥低頭,齊桓公也自然願意如此,畢竟收個小弟還是非常不錯的嘛!開開心心的齊桓公帶著一幫小弟回家了,可是楚成王卻沒有那麼聽話,明面上依舊尊崇齊桓公為大哥,背地裡卻凈是搞些小動作,避免跟齊國正面交鋒,繼續北上不說,還偷偷摸摸的伺機而動,在周天子和各諸侯國之間添油加醋,拉幫結派

終於當上大哥的楚成王,似乎有點票飄了——結果給自己飄沒了!

楚成王十八年的夏天,幫派老大齊桓公率領齊、魯、宋等國軍隊攻打楚國的小弟鄭國,這預示著老大已經準備收拾這個不太聽話的老二了,同年的秋天,楚成王則親自率軍北上圍攻齊國小弟許國以救援鄭國。齊桓公立刻安排其他小弟出兵救援許國,楚成王只能撤軍回國。但他並未回到郢都,而是駐軍在武城伺機而動。同年冬天,許國國君許僖公畏懼楚成王,於是找了蔡國國君當引薦人,前往武城去見楚成王。許僖公倒是也會玩套路,反綁著雙手,嘴裡銜著璧玉,大夫穿著孝服,士則抬著棺材;陣勢是相當浩大,簡單來說,這就是拜碼頭啊!而這個典故,也是來自周朝建立之時,周武王打敗商朝,微子啟就是這樣做的,而周武王則親自解開他的捆綁,接受他的璧玉,燒掉他的棺材,給以禮遇而命令他,讓他回到原地。楚成王大喜之餘也對這個新收的小弟非常優待。眼見楚成王的勢力一天天膨脹,齊桓公面子上掛不住了,再這麼下去非得讓位不可!

面對全力反擊的現任老大齊桓公,楚成王是絲毫不懼,分別在六年的時間裡四處討伐不聽話的諸侯國,接連滅掉黃國、英國,終於在楚成王二十九年贏得了齊楚爭霸的勝利,因為這一年齊桓公去世了。後繼無人的齊國由盛轉衰,楚成王徹底變成了當時最大的霸主,後來居上的楚國又再次幹掉了一代霸主宋襄公,這標誌著楚成王已經成功登上老大之位,開始了自己的霸主之旅。奈何在立儲的問題上,他犯下大錯,信任了殘暴的商臣而導致自己的權力被瓦解,最終死在了這個兒子手上

由於楚成王著急立儲,而此時嫡長子尚未出生,於是長子商臣便成為了太子。隨後嫡夫人生下兒子,後悔立商臣的楚成王準備改立儲君,奈何消息被商臣所知,為求自保商臣率領宮中的警衛軍包圍楚成王,並且逼楚成王自殺

絕望中的楚成王,值得請求喫了熊掌以後再死,因為熊掌難熟,所以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拖延時間,等待外援;但商臣不答應,自知無路可退的楚成王只能上吊自殺,一代霸主就此隕落,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楚成王想喫熊掌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自己的援兵到來。這樣就是可以完成反殺,可是楚成王的兒子商臣也不傻,直接拒絕了父親的要求,並且馬上就逼著楚成王自殺,最後商臣成功登上王位。

春秋和戰國是我國的一個戰亂紛飛的時期,雖然這時候名義上有周天子,可是下面的諸侯國根本就不聽周天子的。各諸侯國之間經常打仗,像春秋時期形成了春秋五霸,戰國時期又形成了戰國七雄,最終秦國笑到了最後,統一了中國。

今天我們要說是秦國強大之前的事情,提起楚成王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是說起齊桓公大家可能知道,而楚成王就是和齊桓公一個時代的人。那時候晉國還沒有分裂,齊國在北方最強大,楚國則是在南方稱霸。楚成王能夠和齊桓公這樣的霸主爭雄說明確實不簡單。

一代雄主——楚成王

楚成王(?-公元前626年),羋姓,熊氏,名惲,出生地:湖北廣陵今湖北荊州,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

公元前672年,弒殺其兄楚堵敖奪位。雖然楚成王是殺兄奪位的,但是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楚國無比的強大,先後滅亡弦、黃、英、夔等國。成為南方最強大的諸侯國,歷史對他的評價也很高。但是就這樣一位厲害的角色,最後竟然被兒子逼死,不得不讓人唏噓。

楚成王立了太子又廢,落得慘談的下場

原來是楚成王做上王位後,看到國家一天天的強大了,就想著早立太子。這時候楚成王兒子比較少,覺得商臣還可以就打算立他為太子。但是立太子是大事,所以楚成王徵求令尹子上的意見。子上知道後說:「君王的年紀還不算大,而且有很多寵愛的妻妾,以後會有更多的兒子,萬一哪天看到更優秀的兒子想廢黜商臣,另立太子,必定會出禍亂。楚國立太子,常常選擇年輕的。而且商臣這個人,眼睛像胡蜂,聲音像豺狼,是一個殘忍的人,不能立為太子。」楚成王沒有聽從,立了商臣為太子。

後來果然被子上說中了,楚成王看著一個個優秀的兒子先後出生,再看商臣,確實覺得不行,就打算要廢黜商臣,改立王子職為太子。已經羽翼豐滿的商臣得到消息後,先下手為強。商臣率領宮中的警衛軍包圍楚成王,並且逼楚成王自殺。

楚成王一看這小子是真想要了自己的命,就祈求兒子讓他喫了熊掌以後再死,名義上是了卻死之前的遺願。其實就是想拖延時間,因為熊掌製作比較難,肯定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而到時候說不定自己的嫡系部隊就來了,這樣就可以完成反殺。但商臣看出來父親的計謀,所以直接拒絕了。

然後加緊逼迫楚成王上吊自殺,楚成王沒辦法只能自殺,並且自殺之前要求商臣給他上一個成王的謚號。登上王位的楚穆王一開始給楚成王上謚號稱為「靈」,但楚成王屍體不閉眼睛。於是改稱謚號為「成」,楚成王屍體這才閉上眼睛。一代梟雄就這樣被兒子逼死了。

綜上所述,楚成王能力還是不錯的,把楚國治理的井井有條,並且成為一個後來居上的大國。但是說到君王平衡之術,楚成王還是太大意了,沒有接受子上的意見,對待太子問題上立了又廢,最後導致太子起兵造反,自己也落得被逼死的下場。這就叫最是無情帝王家,很顯然楚成王沒有意思到這一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