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總在參加革命後所部被改編爲三軍團,和一軍團一樣,都是紅一方面軍的主力。其中最經典的戰役是乘虛而入打進了長沙,這是紅軍第一個攻破的省會級別的城市。

不過,在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中,三軍團經常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比如打阻擊,撤退的時候打掩護,傷亡是比較大的,也很難有什麼繳獲,屬於出力不討好的角色。

彭總參加革命不算早,但卻是在大革命失敗之後的1928年4月發動平江起義參加革命的,當時正是革命低潮期。所以,他後來一直地位比較高。尤其是從打贛州開始,他經常充當前線的總指揮,地位是要比當時的一軍團軍團長林總更高一些的。

包括反圍剿鬥爭最後的最後兩次反圍剿,他也經常奉命擔任前線的軍事總指揮。相對來說,即便是他擔任全軍總指揮,也並不偏心他自己直接領導的三軍團,還是比較公正的。必要的時候也把三軍團的部隊配屬給一軍團臨時指揮,仗打完了再歸建。

相比之下,林總這方面就不那麼高風亮節,經常優先照顧一方面軍一軍團出身的幹部,打完仗的繳獲也經常不願意分給負責打阻擊的兄弟部隊。剛到陝北的時候,東徵回到陝北,林總就不肯把繳獲分給犧牲比較大的十五軍團,是毛主席幹預後才分了一些。

長徵中,彭總指揮三軍團打了不少硬仗惡仗,犧牲也很大,他比較倚重的三軍團參謀長鄧萍也在貴州犧牲了。引導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黃公略犧牲的還要更早一些。

和四方面軍分手時,一三兩個軍團剩餘兵力總共大約只有七千多人,所以最後決定把兩個軍團合併爲陝甘支隊,彭總任總指揮,但實際上等於以一軍團吸收合併三軍團的方式進行了改編。

到陝北後陝甘支隊和陝北紅軍以及先期到達的四方面軍二十五軍合編爲一方面軍,彭總仍然是總指揮,林總任一軍團軍團長,徐海東任十五軍團軍團長。

抗戰開始後,八路軍被改編爲第十八路軍,朱老總爲總指揮,彭總爲副總指揮,參謀長爲葉帥,左權爲副參謀長。但葉帥很快就去擔任其他工作了,所以左權實際上是參謀長。林總則成爲一方面軍改編的一一五師師長。

一九三九年後,朱老總調回延安,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由彭總統一指揮。不巧的是,後來左權也在反掃蕩鬥爭中爲了指揮總部機關撤離而犧牲了。中央又改派三軍團出身的滕代遠擔任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的參謀長。

彭總有個特點衆所周知,就是性子比較急,經常罵人。所以三軍團的人看到他,都有些怕。作爲參謀長,經常和他在一起工作、生活,就更容易捱罵了。無論鄧萍還是左權,都被他罵過。不過他罵人是公平的罵,誰都罵,也不因爲是三軍團出身的幹部就不罵。所以別人也沒太多意見。

左權出自一軍團,但滕代遠是三軍團出身。彭總作爲軍事主官,前後犧牲了兩個參謀長,這在我軍歷史上是比較少見的情況。可見給他當參謀長是個很危險的工作。不僅要隨時準備捱罵,還有可能犧牲。

此外,他在三軍團的愛將彭雪楓也擔任過三軍團參謀長,在三軍團威信也很高。抗戰開始後本來周有意讓他跟着搞統戰,但他堅持要去前線,後來在華中建立了新四軍四師。有人認爲彭雪楓其實是想恢復三軍團。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