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種的平菇是耐高溫的品種,顏色分為乳白色和灰白色。

若要顏色變深,只能採取降溫措施:

(1)棚頂棉被或草簾上面加蓋黑白膜,離開黑白膜50公分弔掛遮陰網。

(2)菇棚內拱二層膜,二展膜與菇棚留有50公分空間,在空間按裝噴淋,讓水從二層膜上流下,達到降溫目的。

(3)按裝水簾,地面灌井水降溫。

經過以上操作,棚溫能控制在25度左右,這個溫度範圍生長的夏季平菇,顏色呈淺灰色,由於其品種就是白色,顏色再加深已經很難了。

出菇孔過大,導致子實體分化的多,氣溫高,引起子實體生長快,造成葉片薄,邊緣全部舒展開,沒有內卷的銅鑼邊。

夏季白色平菇是硬柄品種,小孔岀菇,完全可以滿足子實體的生長。小孔定位岀菇,葉片分化的少,養分供應集中,加上降溫措施,葉片大而厚,邊緣內卷,賣相好。


這一現象是所有種植戶在夏季高溫種植平菇普遍遇到的現象。嚴重影響到平菇的產量和質量,也就是直接影響種植戶的種植效益。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夏季栽培平菇一定要選取耐高溫的平菇品種。這也是關鍵的一步。如果選中低溫型品種,遇到夏季高溫襲擊,要麼子實體無法形成,要麼就象你所講的有子實體多而薄且雪白色,商品性不好,產量低。

第二,菌種的質量要過關。無論選擇哪個品種,都應選擇菌齡30一40天,菌絲密集、粗壯、潔白,上部呈白色絨毛狀,不脫水無破損,無雜菌的菌種。栽培料應做到熟料栽培。

第三,夏季高溫季節栽培一定要做好降溫保濕和通風。其中通風保濕一般種植戶都能做到。降溫這一項,如果做的好,夏季種植平菇的難題將迎刃而解。而就目前來說,風機水簾降溫是最好的降溫方法。

如果你是在室內栽培的話。根據你房屋大小來確定裝幾個水簾和風機。如果能做好屋頂和外牆隔熱效果,栽培室內保持25度以下是不成問題。這一溫度很適合高溫型平菇出菇,平菇的質量絕對不成問題。如果在大棚裏出菇,大棚不要太長,保持30米左右,寬8米。做好大棚遮陽。遮陽網不要貼在棚膜上,最好離棚膜50cm以上,這樣既利於遮陽又利於降溫。然後在大棚的一端裝上水簾,另一端裝上風機。如果夏季高溫到來,也能把大棚裏的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

第四,注意對出菇的菌棒補充營養和水份。由於夏季高溫和栽培時間推移,菌棒會變輕變硬,菌棒營養也會失去不少,所以要能在夏季保準出菇質量,對菌棒營養和水份補充必不可少。

以上幾條經驗,希望對你在夏季栽培平菇有所幫助。


感謝邀請!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菌蓋:菌蓋為貝殼狀或扇狀,先要看菌蓋的形態,新鮮上好的平菇,其菌蓋的邊緣應向內翻卷,像把小傘一樣扣下來,菌傘較厚,而且邊緣很齊整,完全沒有開裂口。

而過分老熟的平菇,孢子已大量散發,其菌蓋上翹呈波狀。其次還要看菌蓋的大小,菌蓋直徑為5~8釐米為佳,菌蓋太大朵會較老,菌蓋相對小一點的平菇,更鮮嫩、味道也更好。

顏色方面,應是白色或淺黃色,平菇在夏天和冬天的顏色略微不同,夏天溫度高,生長快,顏色淺;冬天的生長期比較長,顏色較深,但口味和營養價值都是一樣的,但顏色深黃代表太老了。

2、菌褶:菌褶應排列粗疏,顏色應呈白色至淡黃色。

3、菌柄:菌柄長度應以4~7釐米的為好。


平菇是食用菌人工栽培最普遍的栽培品種,分高中低溫品種之分,有白黑褐色之別,

是屬於側耳類,栽培技術很簡單。

平菇的自然野生生長一般在秋冬季節,屬於中低溫品種,在栽培中很少在夏季栽培的,野生品種都有突變基因性能,在山東青州的科技工作者突然發現一個耐高溫品種「青州一號」在夏季就能正常生長,菇品黑褐色,朵大肉厚,一時成為平菇夏季栽培的時尚,成為平菇反季節栽培的時尚,目前也是主栽好品種。

最近幾年,有些賣種的單位,為了應付需種戶的所求,堂而皇之推出平菇廣溫型平菇,2~36度都能出菇生長,但能出菇,是不是出好菇?!,這纔是問題所在呀……

如果栽培的品種不適應高溫環境下、即使出菇也是出菇多,菇片薄的崎型菇,就更不要祈求產量了。

一個不適應的高溫品種,非在高溫環境下去栽培,能高產算是個奇蹟!

只想告訴大家一個栽培道理:因地制宜,合理選取適宜平菇種植品種,纔是高產的前提,拒絕栽培的忽悠,科學栽培食用菌,打好市場品種上市的時間差,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銷售策略,你就是成功的典範!

我們大家再一次提醒:絕佳忽悠,科學栽培食用菌纔是成功的關鍵...

(本文是筆者原創首發,意在平菇栽培者經驗交流,是食用菌栽培實戰之五)

平菇

由於平菇不同種和品種間的差異,對生產者來說注重的只是商業性狀,因此平菇的品種劃分有時與種有關,有時又似乎無關。本文僅以生產者使用方便向讀者介紹平菇的品種及其類型。

按色澤劃分的品種

不同地區人們對平菇色澤的喜好不同,因此栽培者選擇品種時常把子實體色澤放在第一位。按子實體的色澤,平菇可分為深色種(黑色種)、淺色種、乳白色種和白色種四大品種類型。

平菇

①深色種(黑色種)。這類色澤的品種多是低溫種和廣溫種,屬於糙皮側耳和美味側耳。而且色澤的深淺程度隨溫度的變化而有變。一般溫度越低色澤澤越深,溫度越高色澤越淺。另外,光照不足色澤也變淺。深色種多品質好,表現為肉厚、鮮嫩、滑潤、味濃、組織緊密、口感好。

②淺色種(淺灰色)。這類色澤的品種多是中低溫種,最適宜的出菇溫度略高於深色種,多屬於美味側耳種。色澤也隨溫度的升高而變淺,隨光線的增強而加深。

③乳白色種。這類色澤的品種多為中廣溫品種,屬於佛羅裏達側耳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