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井澤,你或許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地名。

但在日本,輕井澤作為度假勝地早已家喻戶曉。

輕井澤,世界級文旅小鎮,海拔一千米,有山有水,被稱為東京的後花園

前日本天皇明仁,在這裡邂逅了皇后美智子;披頭士樂隊的約翰列儂,每年都和小野洋子來這裡度假,《起風了》中的男女主人公,在這裡相識相戀……

1957年,明仁和美智子參加在輕井澤舉辦的網球賽,在比賽的第三輪相遇

美麗的輕井澤,不僅滋生出了無數美好的愛情,還釀出了可能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威士忌——輕井澤威士忌。

2015年,香港寶龍拍賣會上,一瓶輕井澤威士忌拍出918,750港元的天價

緣起

1935年,大黑葡萄酒公司的創始人宮崎光太郎在一家報紙上發表文章,號召日本人飲用葡萄酒。

他寫到:「酒精的成分不應該是大米和穀物,它們是我們人民的日常食物。我不是說清酒是錯的,啤酒也是錯的,但是哪個國家會把主食浪費在喫以外的事情上呢?我希望你們理解用果酒代替穀物的國家利益,並支持我微薄的事業」。

宮崎光太郎,日本葡萄酒產業的先驅,1877年,參與創辦了日本第一家現代葡萄酒釀造企業

20年後,宮崎光太郎就被自己的孫子宮崎孝太郎打了臉。

在他的帶領下,大黑葡萄酒公司開始參與威士忌的生產,並且把公司在輕井澤的葡萄園改建為威士忌酒廠,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輕井澤蒸餾所。

輕井澤蒸餾所遺址

無他,只因為當時販賣威士忌太賺錢了。

日本戰敗後,大量美軍進駐日本本土,拉動了威士忌的需求。

山崎蒸餾所的鳥井信治郎憑藉人脈,前往駐日盟軍司令部售酒。那些喝慣波本威士忌的美國軍官,居然對傳承自蘇格蘭的山崎威士忌讚不絕口,紛紛購買。

隨後竹鶴政孝領導的餘市蒸餾所也獲得了美軍的訂單,在1950年就賺了278106日元。

鳥井信治郎和竹鶴政孝,日本威士忌之父

大廠賺得盆滿缽滿,令無數小酒廠眼紅。沒過幾年,日本就有超過30個威士忌品牌爭奪市場份額。

宮崎孝太郎一開始的規劃很簡單,輕井澤蒸餾廠負責生產原酒,為公司的調和威士忌提供基酒,最終以「海洋牌威士忌」(Ocean)的名稱發售。

1957年,輕井澤蒸餾廠開始運作。

執著

宮崎孝太郎雖然違背了宮崎光太郎的遺命,但繼承了宮崎光太郎的較真。

宮崎光太郎參與創辦的第一家企業——大日本山梨縣葡萄酒株式會社,堅持使用歐洲的葡萄以及釀造工藝,不願在葡萄酒中加糖以適應日本人口味,因此創立不到10年就宣告破產。

宮崎光太郎後來創辦了大黑葡萄酒公司,生產的大黑牌葡萄酒廣為人知

雖然製作輕井澤威士忌的目的是將其用於調配威士忌,是同樣較真的宮崎孝太郎卻為其配備了精品級的釀酒工藝和設備。

輕井澤選用的釀酒原料是一種名為「黃金諾言」(Golden Promise)的優質大麥,全部進口自蘇格蘭的辛普森發麥廠。這種大麥被視作高級威士忌的釀酒原料,也是麥卡倫的最愛。

麥卡倫威士忌,被譽為「純麥威士忌酒中的勞斯萊斯」

當年,西班牙還沒限制雪莉桶出口,輕井澤釀造的、極具蘇格蘭風格的原酒大多得以用雪莉桶熟成,堪稱業界良心。

雪莉桶,陳年過雪莉酒的橡木桶,產自西班牙,也是給威士忌陳年的重要酒桶,80年代起,西班牙禁止出口雪莉桶

輕井澤使用的蒸餾器,容量僅4,000升,相當於蒸餾廠普遍使用的蒸餾器(容量為20,000升)的五分之一。

這種釀酒工藝可以說是異常不經濟且缺乏效率,當時許多威士忌都放棄了這種費時費力的做法,而輕井澤威士忌卻將其貫徹到停產之際。

在廢墟上建造的輕井澤蒸餾器紀念模型

不經意間,較真的宮崎孝太郎可能生產出了當時品質最好的威士忌。但是他卻將其倒入混合桶裏,跟其他酒類一起攪拌,為「海洋牌」調和威士忌添磚加瓦。

早年海洋牌威士忌的廣告

事情就是這樣,輕井澤如同黃金卻被當做鋼筋,澆築在混凝土裡做了大廈的柱子。在長達數十年的歲月中,絲毫不為普羅大眾所知。

起勢

輕井澤威士忌真正嶄露頭角,要等到70年代。

那時候,大黑葡萄酒公司與美露香葡萄酒公司早已合併,輕井澤歸入美露香旗下。

新的管理者發現了輕井澤威士忌的價值,在調和威士忌之外,開始生產單一麥芽威士忌。

輕井澤威士忌

當時一瓶輕井澤威士忌的價格高達15000日元,不過經歷了戰後復興的日本,有數不清的土豪願意購買。一個月內,輕井澤就賣出了1000瓶威士忌。

輕井澤威士忌

輕井澤憧憬著未來的好日子,就像日本人憧憬著用東京的地價買下美國全境。

谷底

然而好景不常在,一紙「廣場協議」如同當頭冷水,澆滅了日本經濟的狂熱迷夢,無數日本人一夜返貧,島國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定位為奢侈級威士忌、專供中高端人士享用的輕井澤,也沒能逃脫經濟大蕭條。

廣場協議簽訂後,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從此一蹶不振

只能說擁有上乘品質,原本應在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的輕井澤生不逢時。

作為一種調配用的威士忌,輕井澤原酒具有成本高,產量低的劣勢;作為一種精品高價的威士忌,輕井澤又失去了龐大的中產階級市場,難以被九十年代之後的市場接受。

2000年12月31日,銷量不佳的輕井澤正式關廠停業。但,這並不是輕井澤最悲情的時刻。

2007年,日本的飲料巨頭麒麟公司收購了輕井澤的母公司美露香,以啤酒聞名的麒麟公司,對威士忌一竅不通。

麒麟啤酒,日本三大啤酒品牌之一

當時的威士忌分銷商一番公司(Number One Drinks Company)慧眼識珠,試圖從麒麟手中買下輕井澤的股權,重開酒廠。但是麒麟公司拒絕了一番公司的提議,僅僅出售了輕井澤的全部庫存。

再之後,輕井澤蒸餾所的釀酒設備遭到麒麟公司低價甩賣,威士忌蒸餾許可證也被註銷,甚至連土地都賣給了匿名買家,並於2016年被徹底夷為平地。

輕井澤的釀酒師,也轉而釀造啤酒

至此,輕井澤威士忌失去了任何復興的希望。

問鼎

麒麟公司毀滅了輕井澤威士忌,卻毀不掉它的魅力。

酒廠雖然被拆,但還有部分原酒倖免於難。一番公司帶著這些酒參加了歐洲各大威士忌評鑒會。

輕井澤威士忌也非常爭氣,2007、2008連續兩年在著名的第三方評鑒組織「麥芽狂人」(the Malt Maniacs)盲品活動中獲得金牌。此外,輕井澤還力壓眾多名酒,拿到了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IWSC)金獎。

牆內開花牆外香,曾經在日本默默無聞,銷量慘淡的輕井澤,自此在歐洲一炮而紅。

由於質量過硬、存量稀少、不再生產,輕井澤威士忌逐漸被歸為藝術珍品之列,人們只能在大型拍賣會中見到它的身影,動輒幾十萬一瓶的天價也讓人咂舌。

輕井澤之所以能夠問鼎威士忌的巔峯,廣受歡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做到了堅持自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為了利益隨波逐流生產廉價劣質的威士忌。

這種堅持雖然看起來不合時宜,還使其命途坎坷,最終落得了關廠停產的命運。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正因為對品質的堅持,輕井澤威士忌終於遇到了伯樂,歷久彌新,永遠地成為了傳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