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Image_1548124990529  

常有朋友会说:「如果全球继续暖化,说不定你就可以在台中打造热带雨林了。」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总是猛摇头。事实上,全球暖化,不是只有温带植物或高山植物会灭绝!真正严重的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会崩坏,造成更大的生态浩劫。

到有热带雨林的国家旅游就会发现,这里不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热带雨林气候带,白天温度通常只有三十出头,不会像内陆沙漠可高达四五十度。而且晚上其实挺凉快的,多半只有二十六度上下,不会十分闷热。所以在台湾栽培热带雨林植物,除了考虑它怕冷,不能忘记热带雨林植物通常也怕热。

不过,温度并不是雨林植物存活最关键与唯一的环境因子。热带雨林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生物多样性,雨量与空气湿度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温度。雨林里有那么多的著生植物多样性,还有树木可以长那么高,要拜雨量和空气湿度之赐。没有雾带来的高空气湿度与横向降水,植物很难存活于大树上或陡峭的石灰岩壁。

举例而言,兰屿和恒春半岛两地的气温及降雨量条件其实差异不大,但是不少栽培于恒春半岛的兰屿植物都长得不好——如腰果楠、大叶野牡丹。就我个人栽培与观察经验,主要原因应该就是恒春半岛的空气湿度太低了。而一些东南亚低地雨林就能生长的地被草本或著生的植物——如目贼芋、尖嘴蕨、细叶蕗蕨,在台湾多半只出现在中海拔雾林带,我想关键因素也是因为空气湿度——当然也不能忽略台湾夏季的高夜温。

再举一例,曾有不少人讨论台北是否可以栽种可可树。我观察的经验,栽培于户外避风且空气湿度高的环境下,即使台北冬季温度常会降到十度以下,可可树仍旧可以存活并结果。反倒是中南部,栽培于强风且空气湿度低的开阔环境,可可树往往在冬季结束前就枯死。可见影响这些雨林植物是否顺利越冬的气候因子,不是只有温度,空气湿度也十分重要。

全球暖化会造成全球气候变迁,极端气候加剧,降雨过于集中。如此一来,会使得原本降雨平均的雨林出现明显的干季,甚至进一步导致雨林里的空气湿度大幅降低。这些气候条件的改变,足以让那些叶片巨大且完全不能缺水的雨林植物大量死亡,造成生态浩劫。而雨林消失,又会释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将使得气候变迁加剧,引发严重的恶性循环。

虽然热带雨林的面积仅占陆地面积大约7%,但是却生养了陆地上半数的生命。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崩坏,灭绝的生物种类恐怕将远大于温带、寒带与高山地区。这些原因正是为什么在没有热带雨林的台湾,我们仍要关心雨林保育,关心气候变迁。因为当雨林不在,台湾的亚热带生态系统也会消失。

保护地球,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雨林、草原、沙漠,一处也不能少。但是能够影响气候、调节雨量与温室气体的热带雨林,绝对值得我们优先保护与关心。

 

胖胖树的著作《看不见的雨林——福尔摩沙雨林植物志》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72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