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土耳其軍隊的一輛M-60T主戰坦克在射擊時發生了炸膛事故,於是坦克的炮管就成了這個樣子,很多網友說這造型非常帥氣。各國軍事媒體討論這次事故的時候,馬上第一時間想到今年8月份的另一次更加慘烈的大炮炸膛事故。8月18日,韓國陸軍進行火炮實彈射擊訓練時發生爆炸事故,造成1名士兵死亡,6人重傷。此次發生事故的,是韓軍自稱“亞洲第一炮”的韓國K-9自行榴彈炮。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韓國K-9自行榴彈炮是韓國自行研製的先進火炮,是亞洲地區第一款採用52倍口徑身管的155毫米大威力火炮,被韓國人自豪地稱爲“亞洲第一炮”。今年4月印度剛剛以6.46億美元總價引進100門K-9榴彈炮。與K-9榴彈炮同級別的韓國KH179式155毫米牽引榴彈炮,就是出了名的“炸膛大戶”,多次發生爆炸事故。2005至2015年的十年內,這種155毫米炮居然出現過20多次炸膛事故,造成上百名炮兵的死傷,是真正的“炮兵殺手”。有韓國老兵曾描述,每一次開炮射擊,都彷彿生離死別。那麼,爲何韓國火炮發生如此之多的炸膛事故呢?

炸膛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槍炮事故,火炮炸膛除了會對炮本身造成損壞之外,也會嚴重威脅到炮手的生命安全。

炸膛原因有很多種,當火炮炮管的質量較差,內徑做工不規則,有弧度,或者保養不好,當一根炮管在經過很多很多次射擊後,接近到壽命,在炮管管壁出現了小裂紋,這些小裂紋在高溫高壓燃氣作用下突然斷裂,都容易產生炸膛事故。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炮彈發射藥異常,炮彈的儲藏時間接近理論壽命,或者儲藏方法低於標準儲藏要求,彈頭生鏽,炮膛內有異物,在彈頭正常運動時突然卡住,都容易引發炸膛。炸膛最常見的原因是發射藥威力的不規則變化,溫度和火炮溫度不匹配,導致炮管結構強度不足,無法承受發射藥高壓燃氣,導致炮管破裂。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還有個情況是炮彈的彈帶出現異常。炮彈的彈帶是紫銅的,很軟,可以嵌入膛線,發射時帶動炮彈在身管內旋轉。正常情況下,炮彈出膛後,彈帶會因高速旋轉而在飛出炮口數十米以後碎裂開。例如上圖就是中國海軍的76毫米艦炮炮彈,彈帶在出膛以後破裂飛濺,導致的一排水柱。

如果火炮的炮膛內存留異物,或者彈帶在炮管內斷裂,火藥燃氣會通過縫隙跑到了炮彈的前部,對引信發生衝擊,從而引起了膛炸。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這是前幾年烏克蘭炮兵在進行實彈射擊表演時的殉爆。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今年5月初,美國交付給印度兩門M777式155毫米榴彈炮,讓印軍試用。結果被印度自己玩炸膛了一門,500萬美元就這麼沒了。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2014年,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俄羅斯2014國際軍事競賽,在進行迫擊炮訓練時,參賽安哥拉炮兵的120毫米迫擊炮發生炸膛事故,造成1人重傷,9人輕傷。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爲了加農炮和榴彈炮在冷炮發射時炸膛或發生危險事故,第一次冷跑發射要用拉火繩發射,以防止炸膛和炮翻。這時候發射藥的溫度不恆定,炮膛溫度較低,容易影響精度。火炮駐退機和復進機都沒有被良好的潤滑,火炮底板和駐鋤與土地結合也不嚴密。導致火炮的技術狀態和穩定性都比較低,很容易發生炸膛或掀翻炮位等事故,如果首發射擊時炮手站在火炮旁邊使用擊發機,在發生炸膛或掀翻事故時容易傷及炮手。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相對於野戰榴彈炮,主戰坦克所使用的坦克炮的炮彈都是隨車貯藏,發射藥的溫度很容易保持一致。另外,現代先進坦克炮的炮管,大多數是高膛壓炮管,由精煉高強度鋼材經過鍛壓製成,通過身管自緊技術,可以承受高達700多MPa的高膛壓,加工精度也高。並且成品驗收時還要經受現代探傷技術的檢驗,全新的炮管出現質量問題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坦克炮基本不怕冷炮發射。

韓國亞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開炮都是生離死別!

不過也有例外的,各國軍隊坦克炮發生炸膛事故的現象也有很多。例如這個,韓國K1主戰坦克的炸膛事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