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资本!

模型:假设5000万车主以提供出行服务为抵押,每人打2000元编码数字欠条,投资给优步,获得优步50%的股权。优步会获得1000亿资本(RMB等价物)。

WHY?在这个假设模型中,通过多边合约与软体平台,优步会把5000万车主的闲置服务能力整合为超级能力=超级资本。车主既是这个服务体系的员工,又是股东。利益的捆绑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让优步可以放心的去做以下几件事情:

1、与其他企业或连锁商户互换产品储值或服务储值;通过合约将各类专用储值转化为通用储值;

1000亿服务储值兑换1000亿产品储值=2000亿通用储值;

2000亿通用储值兑换2000亿产品储值=4000亿通用储值;

4000亿通用储值兑换4000亿服务储值=8000亿通用储值;

........

越兑换,储值的通用度越接近人民币,其他企业与商户越愿意主动加入这个兑换系统。

超级资本的规模会随著兑换合约签署方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2、把500亿通用储值分红给股东(车主),车主可以自由支付商户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商户与企业将通用储值派发给其员工,其员工以通用储值支付车主提供的出行服务。

3、非体系内的打车人提供的RMB收入,投向无人驾驶领域。继续扩大车主的远期权益。

——OK,资本是什么?

——参考答案:把生产与服务能力通过多边合约整合到一起,形成超级能力,这种超级能力的数字量化就是资本金。简言之,多边契约(信誉)就是资本。

WHY?我们感觉被资本(合约)奴役?

参考答案,旧的多边合约组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智能化)发展要求,倒逼我们来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合约,是我们感觉被奴役的根源所在。在银行(人工合约管理)系统中,权利指向中心,指数增长的成本指向边缘(使用者,即我们),因此,随著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感觉自己开始被资本所奴役。

——人工记账,权利指向中心,指数增长的成本指向边缘(使用者)——

反观,在我们的第一个假设模型中,所有车主、企业、商户都会感觉很舒服。因为整个系统在用软体记账,边际成本为零,产生了「Others的欠条=Self的存款」的效果,直接说软体承担了金融、分销、财务等工作,将以上成本消灭于无形,对应的权利指向使用者(我们)。

——机器记账,成本指向中心,权利指向边缘(使用者)——

创新之路

这个假设模型的起点仅仅是一个被我们定义为公共属性(车主控股50%)的软体。

我们把流程颠倒,先做一个公共的合约管理软体,把该软体的股权分成56亿份,由注册人无偿的分享给新注册人,就可以搭建起全民控股的普惠新金融多边合约管理系统。在这个公共契约管理系统中,车主可以以出行服务投资共享出行平台;知识分子可以以知识和技术投资智能教育平台;企业与商户可以以产品与服务投资新零售平台......世界工厂的能力会因公共的合约管理系统而转化为超级资本,这种超级资本的规模会远超现在金融系统所有法币存款之和。因为股权和储值分布在14亿人手中,14亿人知道自己的需求,14亿人掌握著所有最先进的技术,14亿人掌握著所有资源......

关注公共合约管理软体发展动向,关注本人。和我们一起开启未来!


谢邀。

人类受资本驱动是事实,但不是全部。

资本驱动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而且会越来越严重,这是人类对物质生活追求/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结果。集约化需要资本集中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社会分工。由于资本的逐利属性,人往往就「不得不」被资本牵制。

说白点,资本是为了赚钱。除非你不想赚钱,否则就必须「辛苦」。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也在理论和实践上也一直试图平衡资本的影响力。所以被资本「奴役」都是有限的。人类自身的权利在不同的制度体系中都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