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有句俗話叫作:薊馬不是馬,農民最怕看見它。

由此可見薊馬對農田的破壞性及在農民心中的位置。

薊馬其實是昆蟲綱纓翅目的統稱,其體態比較小,一般薊馬體長為0.5-2MM,在國內已知道的有600多種,可以說是一個大的害蟲家庭。

薊馬危害

薊馬如果危害到植物的葉面通常會造成葉子的發黃、發黑、捲曲等現狀,直至葉子完全脫落都有可能。

薊馬防治辦法
  • 物理防治法:

可以到農資部購買誘蟲板-藍板對薊馬進行誘殺。將藍板的板面向東或西懸掛,其高度略高於紅薯葉即可。每畝可掛20cm×30cm的藍板20片左右進行預防,如果薊馬蟲害較嚴重可翻倍增加藍板懸掛數量。

  • 藥劑防治法:

使用6%乙基多殺黴素1000倍或者48%多殺黴素5000倍進行防治,每隔7~10d噴灑1次,連續用2到3次。因為薊馬較多,切記將空白地塊及葉子背部都要進行噴灑,如果配合藍板防治效果更佳。

建議對紅薯田的薊馬提前預防為主!

謝謝邀請! 薊馬是一種體型微小,隱匿性較強的昆蟲,成蟲體長約0.5-5mm,體色多為棕色至黑色,在紅薯田不細看很難發現。這種蟲雖然小但危害卻很大,一年四季都有發生,而且抗藥性較強,很難防治。

薊馬屬纓翅目昆蟲,口器釙生吸式,主要刺吸紅薯的新葉,造成嫩葉皺縮捲曲,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嚴重時可使紅薯葉黃化、乾枯,從而影響產量。另外薊馬還可以傳播多種病毒病,造成重大損失。為害嚴重的薊馬種類主要有瓜薊馬、煙薊馬、西花薊馬、黃薊馬等。薊馬危害一年四季均有發生,露地和溫室均可發生。一般春季5-6月份,秋季9-10月份發生嚴重。產卵於植物組織中,後化蛹落於土壤裏,正常條件下生活15天左右,在高溫乾旱條件下易發生。

掌握了薊馬的生活習性,通過合理有效的施藥,纔能夠最大限度的防治薊馬。薊馬具有怕強光和取食植物幼嫩新葉、花和幼果的特性,薊馬一般生活紅薯葉的背面,所以施藥時間一般選在早晨9點之前,或傍晚進行噴霧施藥,施藥要均勻噴到紅薯葉片的背面和正面。以前的常用藥劑吡蟲啉、啶蟲脒等薊馬都產生了抗性,很難達到防治的理想效果。現在每畝用25%噻蟲嗪20g或25%噻蟲胺或艾綠士109兌水40kg進行噴霧防治,防治效果比較明顯,能達到提高紅薯產量和改善紅薯質量的目的。


薊馬對紅薯生長危害嚴重,造成葉片發黃,會影響紅薯產量和質量,有什麼防治薊馬的方法呢?

導讀:在紅薯的栽種過程中薊馬蟲害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蟲害之一。紅薯又稱番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洲,在全世界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有廣泛的栽植,在我國也有廣泛的栽種範圍。根據您的提問熊媽媽可以給您一些建議,您可以參考一下。

1、薊馬蟲害的形態及特徵

薊馬蟲的體型微小,一般在5毫米以內,顏色為黑色、褐色、黃色,頭略呈後口式,口器銼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允汁液,腹面有鋸齒狀產卵器,或呈圓柱形,無產卵器。

薊馬蟲在危害於瓜果蔬菜上主要是瓜薊馬、蔥薊馬等。 薊馬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春、夏、秋三季主要發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溫室大棚中,對蔬菜瓜果的危害較為嚴重。薊馬蟲喜溫、乾旱,在濕度過大的環境中不能存活,有較強的趨藍性。

2、薊馬蟲害的危害狀況

薊馬蟲一般是以成蟲或若蟲來吸食植株幼嫩組織的汁液來造成危害,當植株受害時其嫩枝嫩葉將會變硬並且蜷曲皺縮黃化枯萎,作物的整體生長變的遲緩,當植株果實受害時,果實會硬化,嚴重時會造成落果,對果實的品質和質量有極大的影響。

3、薊馬蟲害的防治措施

①清園處理。早春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減輕為害。

②科學防治。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在田間設置藍色粘板,誘殺成蟲,粘板高度與作物持平。

③藥劑防治。在日常巡園期間一旦發現薊馬蟲害的爆發,第一時間採取防治措施,可噴施相應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用藥時嚴格遵守藥劑劑量和濃度,輪換使用不同品種的藥劑,防治產生抗藥性。

以上是我針對您所提出的問題給予的回答,歡迎大家通過點贊、關注、評論進行交流

我是在漢川本地分享當地美食美景的熊媽媽,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薊馬對紅薯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吸取紅薯葉子的汁液,紅薯葉片被薊馬破壞就會出現發黃的情況。薊馬長的比較小,如果沒有細心觀察葉片很難發現,所以就會出現等發現薊馬的時候,這種蟲子已經大量的繁殖起來,佔據紅薯的藤蔓。

薊馬並不是某一個季節纔有,而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會出現,春天、夏天、秋天主要是長在露地可以觀察到的地方,冬天就會比較特殊是鑽到土裡去過冬。想要防治薊馬對紅薯的危害,還需要從薊馬的生存特點入手加上藥物的噴灑來解決。

薊馬對紅薯生長危害嚴重,造成葉片發黃,會影響紅薯產量和質量,有什麼防治薊馬的方法呢?

薊馬的生活習性是喜歡在溫暖、乾燥、舒適的環境下生長,最喜歡的溫度是在23~28攝氏度,喜歡空氣中的濕度是50%~60%左右,這種環境會使薊馬大量繁殖。但是薊馬有一個和其他昆蟲一樣的特點,就是害怕高溫和接連不斷的下雨天氣,高溫暴曬和不斷的下雨這種天氣對薊馬的打擊比較大,薊馬在高溫暴曬和陰雨天氣下很不容易存活。所以想要對付薊馬可以從這兩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入手。那麼怎麼用這兩個條件防止薊馬的危害呢?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怎麼才能防止薊馬對紅薯生長的危害,提高紅薯的產量和質量

1、收完紅薯之後翻土暴曬殺蟲卵

紅薯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份收成,在收成之後就可以把種植紅薯的地塊進行翻土暴曬,10月份天氣還是很炎熱,中午太陽的溫度還可以達到30攝氏度以上,薊馬的幼蟲、蟲卵被暴曬3~5天就會被曬死,也可以多曬幾天,曬個7~10天效果更好,消滅的更加徹底。利用高溫暴曬來消滅薊馬是一種很好的預防方式,翻出來的土如果有結塊把它敲碎鋪開來暴曬,效果會更好。

2、大雨暴雨用水滅蟲

薊馬對水比較敏感,當空氣中的濕度達到50%~60%就會讓薊馬一大部分難以存活,濕度達到70%以上可以消滅80%的薊馬,濕度達到100%一般情況下薊馬都很難存活了。所以降雨對消除薊馬是很好的一個方法,除了等待大自然的雨水來臨,還可以進行人工降雨,也就是噴灑水在紅薯藤上面,讓水滴積在紅薯藤上一段時間,也能夠消滅薊馬的若蟲。可以在收成之後把壟溝的兩端圍住,在壟溝中間積水幾天,讓土壤泡在水中,讓土壤變的潮濕,過了幾天放水,土壤就會出現板結。土壤出現板結的情況,薊馬的蟲卵就不能被孵化成蟲,就可以減輕危害。已經種植了紅薯的地塊土壤中的薊馬也可以使用藥物兌水,然後用兌好的藥水灌溉紅薯的根部,來起到消滅薊馬的危害。

3、紅薯生長期間可以合理用藥除滅薊馬

在紅薯生長發育期間可以配合呲蟲啉、啶蟲脒、聯苯菊酯等藥物進行噴灑,每隔5~7天噴灑一次,噴灑2~3次就會有所成效。打葯的時間要選擇在晴朗的早晨或者是下午3點左右進行噴葯,噴葯的時候要把旁邊的雜草一起噴灑,噴灑的範圍可以比種植紅薯的地塊再向外延伸0.5~1米,防止附近的薊馬沒有打到又重新傳染給紅薯。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用煙燻的方式來燻一燻,這個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特別是在大棚裏種植的農作物。

總結和注意事項:

薊馬的大量繁殖會對紅薯的生長產生很大的危害,會直接影響紅薯的質量和產量,給農戶帶來很大的損失。想要減少薊馬對紅薯的危害還是要從預防開始,不要等到已經出現大面積的薊馬再進行處理。在前一年種植完農作物的地塊就可以進行翻土暴曬殺蟲卵;也可以圍住壟溝或者人為的灌溉,把壟溝圍住,讓土壤泡在水中形成板結進行除滅薊馬;必要的時候在紅薯生長期間可以合理用藥除薊馬,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用籃板的防蟲。注意提前預防總比後面出現問題再來解決更好,還有有雜草要及時的拔除,對已經被薊馬危害嚴重的紅薯可以連根拔起,帶到遠一點的地方進行深埋或者燒毀處理,防止薊馬污染其他健康的紅薯。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感謝!


防治方法

(1)減少蟲源:早春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

(2)加強管理:及時整枝打杈,勤澆水,勤除草,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及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3)覆蓋地膜(特別是黑地膜),一方面可以提高地溫,促進苗期生長,另一方面可以阻止薊馬入地化蛹,降低成蟲羽化率。

(4)藍板誘殺: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在田間設置藍色粘板,誘殺成蟲,粘板高度與作物持平。

(5)灌根處理:在齊苗後和定植前1~2天,分別對幼苗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或70%噻蟲嗪懸浮種衣劑對苗牀進行灌根處理,可控制苗期薊馬的危害,有效期可達100天以上,防治效果顯著。

(6)噴霧防治:由於薊馬晝伏夜出的危害特性,施藥應在早上8:00之前和下午5:00之後進行。發病初期,及時用藥治療,可用0.5%藜蘆鹼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0%啶蟲脒可溶液劑1000倍液,或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3000倍液,或22.4%螺蟲乙酯懸浮劑2000倍液+有機硅3000倍液,重點噴灑花、幼果、頂尖及嫩梢部位,做到細緻均勻,否則在溫室環境下,薊馬生長發育快,很快會捲土重來。

(7)燻煙防治:保護地栽培時,當薊馬數量較大時,陰雨天氣或棚內澆水後,可選用敵敵畏煙劑250克/平方米,或20%異丙威煙劑250克/平方米,在傍晚收工時將大棚密閉,把煙劑分成幾份點燃燻煙。


謝謝邀請,薊馬在我們山區發生率非常高,一般發生在春、夏、秋季,以夏季最為嚴重,薊馬是以成蟲和幼蟲來吸食紅薯葉汁液,從而使葉片發黃枯萎,使紅薯苗生長緩慢,嚴重時造成整片枯死。防治措施:在栽紅薯苗前,清理田間、田邊所有雜草,並且集中焚燒,消滅越冬的成蟲和幼蟲,紅薯苗地可以放置粘板誘殺,粘板高度與作物持平。藥物防治:在移栽紅薯苗後要經常巡查,如發現薊馬蟲害爆發流行,立即用藥,1、每畝用20%百蟲硫磷75毫升加1%阿維高氯60毫升加70%啶蟲眯15克加清水45公斤拌均噴霧。2、2.5%高效氯氟氰菊酯75毫升加1.8%阿維菌素60毫升加70%啶蟲眯15克加清水45公斤拌均噴霧。以上兩種方法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殺蟲單,吡蟲啉,噻蟲嗪等藥劑。早晚的時候兌水噴霧。


1.薊馬太小不容易被農民發現,等發現的時候已經大面積發生了。

建議:

注意時刻預防,通常從作物定植到第一批花盛開這段時間正是薊馬蠢蠢欲動的時候,千萬不可大意。

黃瓜薊馬重點觀察黃瓜新葉,看看上面有沒有一個個小黃點,確定其實是不是蟲子,如果是的話,基本可以確定它就是薊馬。

2.薊馬危害主要是成蟲和若蟲為主,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了它另外兩個生育週期就是卵和蛹。

薊馬卵在葉肉(嫩葉)組織內,蛹主要在果園土壤表層,我們平時打葯主要是針對薊馬的若蟲和成蟲,對卵和蛹並沒有影響,未受影響的卵會孵化出若蟲,蛹會羽化為成蟲,這就讓農戶產生了錯覺,「薊馬沒有打死;薊馬抗藥性太強了;這農藥不行」。

建議:

①防治藥劑選擇殺蟲兼殺卵的產品,或者復配加入殺死薊馬蟲卵的產品。例如吡丙醚。

②利用蔬菜歇茬期進行殺卵,可利用歇茬期對棚室(土壤、立柱、夾縫邊角等)進行消毒處理。

3.薊馬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怕光,一般都是黑夜作案,臨近傍晚時,薊馬馬上就要開始行動危害植株。

等到天亮了,往往就收兵了,要麼藏在葉背面,要麼藏在新葉裏,或者躲到土壤縫隙中,要不就不知道哪裡去了,這也是有時候用藥防治效果不好的原因。

建議:

①菜農可根據薊馬的這一活動習性,首先通過重點噴施地面,這樣不僅減少了用到蔬菜上的藥量,還可以將潛伏在土壤中的薊馬殺死;

②調整用藥時間,傍晚對植株進行噴葯,在薊馬取食時殺死薊馬,效果最好。

前提是必須在放草氈子前或者天黑前保證植株上的藥液幹掉,不能與有水膜出現,不然,蟲子打下去了,病菌就來了。

4.薊馬善飛跳,打藥方法不正確的話,根本防治不住。

建議:

①藥劑里加入50克紅糖或者白糖,即有誘食作用又增加了藥液的粘度,使薊馬無法跳躍;

②採用圍堵式打葯,由外往裡轉圈打葯,重點打附近土壤,讓薊馬無路可逃。

5.薊馬比較喜歡藍色,農民都在大棚內懸掛藍板進行誘殺,藍板懸掛位置不正確也有影響。

建議:藍板高度,最好藍板就在新葉上部,這是因為薊馬的飛翔能力很差,如果過高,起不到很好的誘殺作用。

6.薊馬藥劑太單一,使用時間長,出現抗性,沒有效果。

薊馬防治藥劑有:吡蟲啉,噻蟲嗪,苦參鹼,藜蘆鹼,耳黴菌,阿維菌素、噻蟲啉,聯苯菊酯,啶蟲脒,螺蟲乙酯,乙基多殺菌素、多殺菌素、溴氰蟲醯胺等防治。

薊馬對多種藥劑產生抗藥性,常用殺蟲劑防控效果不理想,建議復配交替使用。

薊馬防治最佳復配方案:

①乙基多殺菌素2000倍+甲維·吡丙醚;

②30%吡丙醚·蟲蟎腈2500倍+2.5%溴氰菊脂2000倍;

③氯氟·噻蟲胺2000倍+吡蟲·吡丙醚1000倍;

④15%唑蟲醯胺1500倍+5%甲維鹽3000倍;

⑤阿維菌素,聯苯菊酯,啶蟲脒,吡蟲啉,噻蟲嗪都有防治效果,但是使用前兩種的藥劑中的一種加上後面三種藥劑中的一種再加上點機硅助劑就可以了。

7.大棚外部蟲源進入。黃瓜大棚經常為了調節棚內溫度、濕度,避免有害氣體積累,經常通風,風口開得很大,又是害蟲傳播、擴散的高峯期,非常容易導致外部薊馬進入大棚。

建議:

大棚種植戶在放風口設置防蟲網。以40—60目的白色防蟲網為宜,一定要設置嚴密,不留縫隙,期間也要盡量少揭網,以免成蟲飛入,並及時查看棚膜破損情況,及時修補,不給害蟲可乘之機。

最後提醒廣大種植戶:防治薊馬工作一定要細心,只有正確的做到位才能預防和殺死薊馬。


高效氯氟氰菊脂肪或吡蟲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