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作折纸                   徐慎泰 2013.03.05

 

许多人都认为「折纸」只是「童玩」,是幼稚园、小学生的游戏;不外就是折折飞机,纸船,帽子,纸球,纸鹤,这些大部份人都会的小玩意。

这些「童玩」只是「传统折纸」之一部分,我投入的是升级版的「创作折纸」。

「创作折纸」依日本人河合丰彰的说明是:「拿一张纸来寄托无限的梦,追求无限的造形就是『创作折纸』。」。

和「传统折纸」差别在那?解释再多,口说无凭,眼见为信。

请参观我的网站上的作品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相信第一个折纸也是中国人折出的,但士大夫和文人对这种雕虫小技不屑一顾,所以只停留在童玩阶段。

折纸随纸传至东瀛,却发扬光大,变成日本人的特有艺术,折纸的英文单字是origami,正是日文「おりがゐ」的读音;近代盛行的创作折纸也是首先由日本人吉泽章倡导推行。

日本人行,发明纸的中国人难道会输人?再加上我喜欢走人少走的路,折纸是冷门的,我就想走走看,意外在里面找到一片待开拓的天地。

 

折纸和纸雕、剪纸同样是纸艺的一种,差异却极大。

纸雕和剪纸是用剪刀或雕刀来创作,只要能构图绘画,有巧思和细心耐心,要从事并不难,而且能表现的题材,只要能描摹,理论上就可以办到。

创作折纸是造型艺术,限制不能使用剪刀,只能用折的,以折出的形状和折线来表现,作品像雕塑品一样,是三度空间的作品,但是没有那么立体厚实,大都较瘦薄,有点接近两面透空的浮雕

折纸的方法有很多用一张纸无法表现出对象时,有用两张以上的纸分别折成后再组合为一个作品的,这叫做「复合体」,是一种难度较低,不纯的折纸。

我的创作,最大的特色是每件作品只用一张纸完成,完全不剪开,也不采用「复合体」的折法,所以我很豪气的说我的折纸是「一纸乾坤」。

我选择并坚持这种严格的限制,当作脑力的挑战,享受一种解决难题的快乐;但也因条件的限制,无法完全随心所欲。

 

我喜欢用折纸表现动物美丽自在的形态,颂赞自然生命的可贵。

折纸要先观察,通常我会先从各种动物图鉴、照片与及电视的动物节目,研究各种动物,了解其身体结构、比例和特征,胸有成竹后才著手创作。

折出的造型,要能抓住主题的特征,抓住愈多的特征就愈像,身体要符合比例,这除了多观察没更好的方法,只用脑中的印象来折是不行的。

 

折纸,许多人自我设限为只使用正方形的纸,例如传统折纸的代表作「纸鹤」;只有四个突出片,所以只有两只翅膀和头与尾,没有鹤应有的长脚,简洁到极致,无法第一眼就看出它是「鹤」,只知它也许是只鸟。

这种需要观赏者发挥想像力,须告诉人家这是什么才知是什么的作品,是粗浅的折纸,给幼稚园小学生当劳作可以,让成人来折就索然无味了。

以正方形折出的简单基本型,稍加变化也可折出许多种动物,但通常受限于只有四个突出片,折出的鸟有翅就没脚,或者有脚就没翅,要折四只脚的动物,只有象征性短短的四肢,或采用「复合体」,折出上半身与下半身再组合起来,许多人采用且满足于这种折法,包括日本大师的许多作品。

较进步的折法,许多仍坚持用正方形,折法复杂,线条牵强紊乱,只能抓住动物的几个特征,观赏者稍微发挥想像力,大概也能知道是什么,却没有动物造型该有的生动美感,不能算是成功的折纸,这我也不喜欢。

我满意的作品是鸟类就必须有脚有翅,兽类就必须四肢健全,有耳、有尾,有角;眼睛若是特征就表现出来,不然可以省略,身体的比例要正确,这样才能将动物的千姿百态,传神的表现出来,让它成为一件艺术创作,每一个作品都可独立,圆融而自成天地。

最重要的是必须以一张纸完成。

动物的身体比例个个不同,各有特色,硬要以正方形纸来折,是不科学的,例如,老鼠的长尾和兔子的短尾就截然不同,框在同一个架构里必产生变形。

我的折纸就勇于打破传统的框框,从用纸与基本型著手;要改革变新,就必须从源头开始,才能有大突破,一张纸才会有无限的天空。

我所用的纸不限于正方形;折鸟我先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进而一比二长方形,最后进化到可以是各种比例的等腰三角形,才真正打破束缚。折四肢动物,我先用正方形,一比二或一比一点五的长方形,进而用一比零点五的倍数的长方形,最后用一比任何比例的长方形,才完全突破。

基本型主要由鹤之基本型衍生变化,把它的折法归零,变化连结。

长方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比例,采用「试差法」来解决,先以经验决定比例,折出作品后,与实物比较,修正再折,尝试数次,直到与要折的动物体态接近为止。

折纸进行中,若因几个地方要解决,碰到长的长方形,每次要重头折起,那会累死人,此时针对要解决的部分,只用正方形或不超过2.5倍的长方行纸来试,解决了,再回到最初的大长方形;也就是说要有化整为零的功夫,才能事半功倍,快速的解决问题,不要浪费时间在没问题的地方。

 

平常练习时,身边有甚么纸都可以,只要不太厚、太薄、容易撕裂扯破;办公室用过的影印纸,计算纸,稿纸都很适当,广告纸、包装纸、印刷品、杂志内页也可以,通常A4大小的纸就很好用,A3大小的纸则适于折较长的长方形。

要折成展示用的作品,就要用较有质感的纸,我是到美术用品社去买美术用纸。我常用的有艺纹纸、浮雕纸和机械制的手揉纸等,这些纸有多种颜色可供挑选,但几乎都是正反两面都同色;白色宣纸也可用,但单独使用稍薄,可贴上手揉纸成双面纸。我通常都是买全开的纸,使用时再裁成适当的大小尺寸。

20到30公分宽的纸最容易折,太小细节部分无法表现,太大就比较不好翻转;折的愈大,纸需愈厚些,不然站不住,折小就要较薄些,不然折不动。

 

折纸用一双手折就可以了,不需工具,但有辅助工具会比较方便,我常用的有:

美工刀、30及60 公分的不锈钢尺:裁切所需的纸张大小和形状。

尖平的竹针、镊子、电工用铁钳:辅助折尖细的地方,使线条平顺尖角完整。

南宝树脂、衣夹:将两张或多张纸黏成正反两面不同色的纸,用来折须分出不同颜色的作品。而且纸有弹性,虽已折好折紧定型,放一段时间后会松散,可用南宝树脂以尖平的竹针,在易散开的地方点上一些,以衣夹将它固定,待干后拿开衣夹。何处易散?将成品摆上一段时间就知。

 

作品是以直线构成的折线造型,太过僵直就没美感了,要如何使折线看起来平顺柔和,就是考验创作者的技巧和美感。

技巧是熟而能生,美感却须平常在生活中培养,这多少带点天份,无法强求。

轮廓重要,表面的折线也很重要,足以判断作品的良劣。折线就像绘画的线条,好的作品几笔就可传神,不需多余的线条。完成的作品,折法可以很繁复,但显露的线条要干净俐落,像美丽的简笔画;所以须尽量化繁为简,并将多余的折线设法隐藏。

作品如果折的好,调整恰当,两只脚的动物,尤其是鸟也能自己站立;但展示时,为了避免倾倒,最好用压克力做个支架,使它稳固,对于飞跃或奔跑的兽类,也宜采用同样的方法。

 

耐心、手巧和细心是折出好作品的基本条件。

折基本型时一定要精准,起始点要折对,该对齐的要对齐,该等分的就等分,该等角的也要等角,基本型若麻麻糊糊,掉以轻心,有所偏差,接下来的细节,就没法折好。基本动作做对了才可稍微自由的发展,以个人的感觉折出细节,折角的拿捏,折点的移动,每人都会有些不一样,折出的作品带著个人的个性与美感。

 

学习折纸不难,我建议像学国画和书法一样,先从临摩开始;市面上简易的基本折纸书很多,先随便找来入门,看折不折的出来,有没有想更进一步的兴趣?有!再找一些难度较高的创作折纸的书,或著上网打「折纸」或「折纸」或「origami」搜寻相关的网站,世界各地都有,有些会提供图解,试著折折看,将十八般武艺的基本招式都学得差不多了,才开始自己创作。

折纸要自己创作,是有些困难,不是人人都能,基本上要有空间结构观念和美感的素养。但路是人走出来的,不尝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有为者不妨试试。

学折纸,到了一定程度,就要进阶到创作折纸,可折出兴趣,就算不能自行创作,也能从其中得到乐趣及亲手完成一件东西的成就感。

折纸经济实惠,不需太大的空间,不会伤身,也不会妨碍或打扰到别人,是很好的娱乐,我经常都带一些纸和一只小刀,有空时就折纸。

折纸时手脑并用,精神集中,时间过得很快,甚至有人说可以入禅,当初日本僧人就喜欢折纸;老了应该不易得痴呆症,同时可以避免无聊,适合于退休或闲暇时消遣,所以我常鼓励朋友折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