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並不確切,很多時候,只要不是陌路人,我們會被對方的缺點所困擾,一般是因為①我們自己本身就很難接受某種缺點;或者②我們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胸懷去包容這個人的這種缺點,相比上述兩點,我倒是覺得你跟一個人的距離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

因此,我想就題主實際苦惱的「因為對好朋友的缺點感到苦惱」來答兩句。

那麼,一般我們為什麼會因為好朋友的缺點感到苦惱呢?

①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就很難接受某種缺點;

事實上,正如題主所說,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缺點。然而,每個人的個性、價值觀、成長路徑不同,因而,對於有些缺點,我們會很敏感,對於有些缺點,我們只會認為那是一種特點,或者壓根就沒覺得那是什麼缺點。

以我個人為例,我最受不了的缺點是脾氣差,雖然我認識的人乃至熟人中會有此特質明確的人,但是如果說到朋友,我幾乎已經不會和三觀在這方面有重大差異的人成為朋友。而相對的,我對毒舌、愛吐槽這類缺點,接受度就相對高,因此我朋友如果有這種缺點,就基本不會困擾到我。

如果還要深究,為什麼我們對有些缺點忍受度很高,有些缺點忍受度很低,以我淺薄的心理學研究,一般我們對於某種特質深惡痛絕,要麼是因為1)我們成長過程中給我們造成巨大傷害或者讓我們很不喜歡的某個人具有此項特質,要麼是因為2)我們自己具有此種特質,但我們沒有辦法討厭自己,因此就把這種特質割裂出來,如果在別人身上看到這種特質,我們就可以藉由討厭對方,來宣洩自己的情感,並且在這同時避免了自我指責和自我否定。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上述兩點幾乎可以涵蓋所有我所不喜歡特質的來源,因此我認為解釋力還是很強的。

我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因為有些時候,如果我們不能真切的了解到我們所謂的情緒(「討厭」「困擾」等)的起源,我們就很難真正的處理這些情緒,只能勉強告訴自己「不要這麼想」。然而,告訴自己不要這樣做,只是暫時壓制住了這種情緒,如果根本的原因沒有改善,這種情緒仍然會不定期的冒頭。

那麼,你可能要說了,即使我認識到我情緒的起源是這兩點,那麼他們的特質仍然會讓我感到困擾,這並沒有什麼幫助啊?然而,結合我個人的經驗,一旦我認識到了,我之所以感到困擾,並不是由於他們特別的可惡,而是因為我因為我個人的某些原因,特別的不能接受他們身上的有些特質,我的心態就已經開始改變了。首先,我不會那麼責備自己討厭他們的特質,因為基於上述的兩個原因,一般人有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很正常的。其次,我也不會那麼責備或者是批判我的朋友,因為我知道並不是他們特別可惡,而是我基於合理的原因特別的不能接受他們的某些特質。有時候就是這樣,沒有人有錯,只是事情就是不work。有這樣的想法,在處理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會少掉很多糾結。

然而,我們難道就不能做些什麼了嗎?這就引出了我想說的第二點:

②是因為我們自身還沒有那麼強大去理解和包容某種缺點;

回想一下,我們為什麼要討厭一個喜歡說謊吹牛的朋友呢,除去正確錯誤的判斷之外,我們心靈深處,可能是因為擔心他的信譽下降會導致自己的信譽下降,因此會產生厭惡感。我們為什麼會討厭自我為中心的人呢?因為我們心靈深處可能懼怕他只考慮自己,總有天會危害我們自身的利益。

然而,如果我們本身已經建立了堅實的信譽,又或者我們本身有充足的能力,有信心,朋友的缺點並不會傷害到我們。我們對於這樣的特質的厭惡程度,實際上就會減少很多。

又是以我自己為例,我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從來不會在節假日或者生日問候我,每一次見到我都是劈頭蓋臉的讓我幫她做一些事,大學的時候我還是很遷就她的,她要我幫她改托福作文,我把整個框架都寫好了給她,並且花了兩個小時跟她解釋到底要怎麼寫。然而,等到我研究生乃至上班階段,她再這樣對我的時候,我就覺得非常的困擾,因為對於那個時候的我來說,我的時間少到睡覺都不夠,真的再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她了。

所以,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難以接受朋友的某些特質,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還不是「過來人」,還在同樣的缺點中苦苦掙扎,因此難以接受,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我們自己還不夠強大,因此潛意識懼怕朋友的缺點會傷害到我們,因此也會在感情上做出誠實的反應。

這個問題答到這裡,似乎已經說的差不多了。不過因為邀請我的是一位知乎上的朋友,因此,以朋友的身份,我還想以我淺薄的人生經驗,說一點建議:

在交朋友方面,三觀、性格乃至消費觀都是比「對你好」重要的多的東西。如果你跟一個人做朋友,僅僅是因為他跟你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地理位置比較近,或者在某個重要的時機幫助過你,而你們的三觀性格特質完全不搭,我建議對於前兩者,視其為「玩伴」,即喝茶聊天,不交心;對於後者,視其為「恩人」,逢重要時機表示感謝,無須日常交往時多多相處。

再拆開來說,朋友也有各種各樣的功能,一個人的社交成熟起來的標誌之一,就是他懂得如何區分不同的人,以及區別對待不同的人。在我理解,朋友,就算不能做到「和且同」,起碼應該「和而不同」,如果他身上真的有你沒有辦法接受的特質或者三觀,以我的一些失敗經驗,你們的友誼遲早會在某個關口觸礁的。

因為,正如任何感情一樣,友誼也是需要土壤、需要生長的,有了合適的土壤(三觀、性格相合),即使是一顆很小的種子,日久天長總能發芽成長,而那些僅憑一時機緣建立起的關係,如果脫離了合適的土壤,那麼就像給你一棵小樹,卻沒有土壤,雖然一開始看著枝繁葉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若還找不到堅實的土壤,總會慢慢枯萎的。


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不遠也不近最好,因為好象牙與舌太近容易受傷。


人跟人之間相處,同學,保持那份純真的同學情,家人,打電話經常問候,回家看看,朋友,隔一段時間聚聚聊聊,戀人,真心給對方,不後悔,就行。


方寸之間,大道至簡。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追求一個度。這個度也就是要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被隨波逐流,不被心情所動,不被任何事物所改變,把握好自己的這份原則和立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