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謝謝您的邀請,下麵食客星球就給出您一些自己的建議。

1.部分人不理解食鹽加碘的意義,認為喫鹽就是喫它的鹹味,與有碘無碘無關,食用加碘與不加碘鹽的區別不大,這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如果是碘缺乏病患者,不喫加碘鹽會加重病情,如果是甲亢病患者,喫加碘鹽同樣也會加重病情,而普通人如果長期不喫碘鹽,身體缺碘,也會致病。

2.其次鹽過量容易引起高血壓。其實高血壓僅僅是多鹽食物的一種併發症。如果喫鹽過多會導致鈉攝入過量,而且還會導致老年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臟病的危害更大。即使血壓正常的人羣,每天鈉攝入量也應控制在1500毫克。正確的科學飲食方法告訴我們一定要喫對鹽、喫好鹽、少喫鹽。

3.碘鹽中的碘元素是以化合物碘酸鉀的形式加入的,碘酸鉀的性質比較穩定。但是,在烹調過程中,碘化鉀遇高溫會分解成碘揮發掉。如果炒菜時油一熱就把食鹽放入鍋中,由於溫度很高,會導致碘元素揮發,就會造成碘元素的浪費。所以,炒菜時應盡量在菜將要出鍋時再加鹽,這樣可保證碘元素少揮發。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碘是一種元素,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長期缺碘容易得病,嚴重缺碘可能得大脖子病,中國很多地方的人普遍都缺碘,所以國家國家推行食鹽加碘政策。

人們喫鹽主要在炒菜和涼拌菜兩個方面,那炒菜怎麼纔可以最大保證碘元素的保留呢!

碘遇熱會揮發掉,碘鹽在炒菜爆鍋時放食用率會下降至10%,炒菜過程中放食用率60%,食物快熟時放食用率90%。涼拌菜食用率100%。所以避免碘流失量太大,在炒菜時要最大保留碘元素。

我做菜碘鹽用在涼拌時最多。但是碘雖然可以防止病但過多食用也會導致病的。所以要合理食量。


你好,碘鹽在高溫的情況下鹽分中的碘元素容易揮發,起不到補碘的作用,所以在做菜的時候應該等菜快熟的時候,再加入。注意不要在弄蔥姜蒜等佐料的時候就將碘鹽加入,因為一般做菜的時候都是先放佐料這些的。注意翻炒程度別太大,等火關小或者溫度沒有那麼高的時候再進行翻炒,攪拌均勻。不要放太多碘鹽。


甲狀腺疾病的人食用加碘鹽一定要慎重,聽取醫生的建議很重要!


因為碘鹽中的碘元素遇到高溫會分解成單質碘而揮發掉,所以炒菜的時候不要用鹽「爆鍋」,即不要一開始做菜的時候就加鹽,而應等菜八成熟後再放鹽,這樣可以減少碘的損失。我們家炒菜用雪天海藻碘鹽,它裡面加的是海藻提取的碘,比較自然安全,也容易被人體吸收,不過也是會注意在菜八成熟之後放。


後面放,。,最後放


過熱會揮發,出鍋前放鹽


菜快出鍋的時候再放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