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治形態革命,用網路操控你有多簡單?

2016年是黑天鵝頻飛的一年,同時也是深遠影響至今的各種事件的起始之年

那一年我們一錯再錯的預估了至少三大國際事件

義大利修憲公投

英國脫歐公投

美國總統大選

義大利修憲公投失敗,總理倫齊立刻辭職

同時義大利債務評級被降至「負面」

英國脫歐公投成功,本以為會理智看待脫歐議題的英國人,選擇了離開

美國總統大選,更別提了,當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認為,特朗普這種「瘋子」不可能當選的時候,他當選了

這三隻「黑天鵝」一次又一次的顛覆了大多數政治學家,社會學家以及各大民調機構的認知

然而,當一次是巧合,兩次是巧合,第三次還會是巧合嗎?

接二連三發生的「政治黑天鵝事件」已然不是什麼巧合,而是背後,精心策劃的人為操控

更是,一場當初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的——新型政治形態革命

今天我們就從一部英國紀錄片說起,該紀錄片有力說明瞭,在新型政治形態革命中,操控你,變得出乎意料的簡單

紀錄片名叫《脫歐:無理之戰》,講的是2016三隻黑天鵝中的「脫歐公投」,作為民主典範的英國,怎麼可能幹出脫歐這種蠢事呢?

這點不僅全世界的政治評論家不理解,就連英國自家的精英們也全都始料未及

然而,勢必所致,理有固然

脫歐的背後不是巧合,而是一場悄無聲息的革命

英國社會基本分為三派

脫歐派

留歐派

疑歐派

1975年英國的脫歐公投

早在40多年前的1975年英國就搞過脫歐公投,不過當時脫歐派失敗了,英國一直留在歐盟

但失敗歸失敗,這股脫歐勢力可長時間的在英國不斷活躍著

終於到了2013年,首相卡梅倫為了個人的政治利益,即連任首相,給與了英國脫歐派一個政治承諾——只要我連任成功,2016年,就給你們一場脫歐公投

卡梅倫討好了脫歐派,在隨後的大選中順理連任,連任後他兌現政治承諾,搞了場脫歐公投

卡梅倫自己是留歐派,他認為當時的英國雖然有一定的脫歐勢力,但如果搞公投,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卡梅倫對於政治的認知,就和當時我們大多數人一樣

英國會脫歐?怎麼可能!

然而他真的發生了,因為卡梅倫沒有意識到,政治的玩法,已經變了

更沒意識到「信息革命」直接影響了21世紀的政治形態

但有人認識到了,那個人叫「多米尼克·卡明斯」

左邊是卡明斯本人,右邊是卷福在紀錄片裏扮演的卡明斯

稍微介紹一下卡明斯這個人,因為他太重要了,他直接影響,或者說操控了英國脫歐,更成為世界上打響政治形態變革第一槍的人

這老兄,是個奇葩

牛津大學畢業,畢業後去俄羅斯開了一家,只有一架飛機的航空公司

這麼一家滑稽的航空公司註定是失敗的,失敗後他回到英國搞政治諮詢工作,參與大大小小的各種競選活動

期間發表了一篇名為《將英國改造為精英技術社會》的論文,該論文被認為具有反社會人格

卡明斯和同事的關係非常糟糕,和絕大多數人無法相處,終於在和所有人都搞僵後,他辭職退出政壇

所以在這老兄再次出山去操控「脫歐公投」之前,他其實已經長時間遠離政治了,至少在他爹的農場裏隱居了三年吧

在脫歐的問題上,卡明斯並沒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也就是說他既不是脫歐派,也不是留歐派,他出來搞這場脫歐公投,原因有兩點

一點是厭惡長年的精英政治

一點是驗證自己「信息革命必然影響政治革命」的想法

在脫歐中,他沒有自己的政治利益,他將正常脫歐看成是自己巨大社會實驗的一部分,所以在脫歐成功後,卡明斯什麼也不要,迅速消失了

在紀錄片裏,卡明斯也開門見山的告訴了所有人他的目的

記者問卡明斯,你最大的希望是什麼?

卡明斯說

卡明斯的目的,是搞一場全世界最大的政治顛覆,也就是我上面講的,他一直堅信的,新政治形態革命

那具體怎麼搞呢?

老派的政治遊戲玩法,就是上門給選民發傳單

在社區或商業中心搞展臺演講,然後張貼海報

這種玩法,被老卡(卡明斯)嗤之以鼻,他對一票脫歐派政治大佬說,你們找我來,就要按我的玩法玩,我們玩新政治

紀錄片中的三位脫歐派大佬,現實中也真實存在

脫歐派大佬哪裡服氣他這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小崽子,於是嘲諷卡明斯

你玩政治多少年了?我們玩了50年政治,孩子

沒想到老卡也譏笑這羣老東西,說

你們玩了50年政治,那英國怎麼還沒脫歐呢?

可見你們這50年有多失敗

卡明斯就這種性格,你算什麼政治大佬啊,在我眼裡你屁都不是

在和脫歐派這幫老東西撕破臉後,卡明斯繼續我行我素,開始了他的計劃,卡明斯的計劃很直白,講白了就是一句話

用網路來操控愚蠢的人民

為此老卡花了一番功夫,終於找到了一家很少顯山露水的網路數據分析公司,聚合智囊

那「聚合智囊」是幹什麼的呢?

技術上說,使用精密演算法,幫助政治運動進行微目標定位

(類似於精準投放,根據選民在網上的瀏覽痕跡,分析出該選民屬於哪類人,然後進行精準政治宣傳的投放)

打個比方,假如你手機或電腦上網看的房地產新聞比較多,那系統就判定房地產議題是你關心的

然後再進一步判斷,你是希望房價跌的,還是希望房價升的

如果你是希望房價跌的,我給你什麼政治廣告

如果你是希望房價升的,我又給你什麼政治廣告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講究的就是一個

——微小目標的精確定位

而這個「聚合智囊」可不是什麼小公司,他大有來頭

他背後的老闆是,羅伯特.默瑟

羅伯特默瑟這人不僅是富商,還是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背後金主

他和史蒂夫班農,關係密切

班農我們都知道,是特朗普的前軍師,特朗普能當選總統,班農居功至偉

而且在班農的引薦下,這個默瑟不光是2016年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最大讚助者之一,更為特朗普競選提供了一系列的網路操縱活動

當然這是後話,默瑟的聚合智囊,先操控了英國公投,緊接著再操控了美國大選

注意,這雖然是一部紀錄片,劇中人物都是演員,但在現實世界中,這些人都是真實存在的,其背後的資金運作和事業脈絡也都是真實的

在未來,哦不現在,錢固然重要,但數據纔是權力

掌握大數據的人,就能掌握權力

誰能操控大數據,誰就能操控政治

這也就是一種新型政治形態的誕生,大數據政治

簡單講,如果政府不進行干涉的話,那未來玩政治玩的最好的不會是政治家,而是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這種,手握人民龐大數據的人

卡明斯找到聚能智囊,幫忙搞「選民大數據分析和統計」

大數據演算會分析我們的行為,我們的情感,甚至我們的心理

他能比你自己更早知道,你是從什麼時候對老婆變心的

他知道我們為什麼熬夜,知道我們什麼時候睡覺

當然也知道我們最容易受什麼影響

誰都有軟肋,誰都有自己看了會義憤填膺的新聞

世界上不存在永遠保持理智和冷靜的人

但智能演算法,卻永遠是理智和冷靜的

系統會經過分析做出相應的預測,這種預測成功率很高,而且也準確的令人難堪

當然我們固然會在網上撒謊,在評論裏誇誇其談,但我們的瀏覽記錄和閱讀記錄不會騙人

我們不會去看一個不感興趣的新聞,絕大多數人也不會意識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被大數據「監控著」,同時成為「大數據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騙網上的其他人,但我們不會為了騙大數據,而去看我們不感興趣的東西,只為了讓大數據獲得錯誤信息

我們還不會這麼做

中國網民8億,其他國家網民至少30億,他們每天無數次向資料庫輸入信息

日復一日,行為重疊,形成規律,然後大數據分析就能精準定位你的所有信息

這無疑是恐怖的

社交網路是為了幫助人們更高效的找到興趣相投的人而設計的

而我們的系統能夠鎖定那些,不常參與政治運動的人

那些反對政府,充滿憤怒,卻又很少去投票的人

我們可以找出這羣人,定位他們,依據他們在互聯網上的行為習慣,他們點擊什麼,點贊什麼, 分享什麼

設計並發出成千上萬份內容不同的廣告,廣告內容完全取決於接收廣告的對象

並且這種廣告的優化和提升是實時進行的

通過這種持續的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政治廣告投放,去影響他們

最終讓他們走出家門,去投票

知道這種人有多少嗎?

足足300萬,300萬張選票,全都是你的

英國脫歐公投,是這場變革的最佳實驗場

這是一場必將震驚世界的,新型政治形態革命

計劃制定後,正式展開行動,此時的英國留歐派與脫歐派針鋒相對

但實際上留歐派的政治勢力要遠大於脫歐派

從政治份量上來看,這兩大陣營的實力是懸殊的

留歐派不僅有英國首相,同時也是保守黨領袖卡梅倫,還有反對黨也就是工黨的大佬級人物,科爾賓

執政黨和反對黨的大佬都反對脫歐,另外還有大部分的主流政黨支持留在歐盟,那這個脫歐公投,可能過嗎?

而反觀脫歐派的陣營,那真的是相形見絀

脫歐派當時僅有六名內閣成員,以及大概140位保守黨議員

從各項民調上來看,也和我們預計的一樣,留歐民調一路領先

然而政治遊戲,一直有一個容易忽略的地方

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數

擁有話語權的人畢竟是少數,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就是拼多多,網路上一大片對於拼多多的討伐之聲,然而拼多多依舊活得很好,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拼多多的主力用戶,並不擁有話語權,或者說擁有的話語權很少,所以你罵你的,我做我的。

放到政治上也一樣,民調一路領先,網路輿論上留歐派看來也是領先的,因為掌握話語權的人,大多數是留歐派

然而當大數據分析,和精準廣告投放加入到戰場後,社會中,那股沉默的大多數力量,將被激活和操縱,這股力量將直接影響到脫歐成敗

那他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首先你要收集網民信息,這一點利用社羣網路收集大量網民數據的劍橋分析公司,就很給力了

劍橋分析和上面講的聚合智囊,關係密切

這兩家公司一個搞大數據收集和分析,一個依據分析設計和投放政治廣告

配合的相當好

「劍橋分析」大家應該不太陌生,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臉書4000萬用戶信息泄露,就出自該公司之手

而他們又一個吸收用戶個人資料的手段,是免費的競猜活動

比如在臉書上投放一個這樣的廣告

競猜歐錦賽結果,只要你每一場都猜對,就能獲得5000萬英鎊

而這個競猜你是免費參加的,點進去競猜每一場歐錦賽的結果,全部猜對就拿錢

可你全部猜對的幾率,是6萬億分之一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雖然免費,但你根本不可能中獎的競猜

但他的目的,是獲取你的個人資料

你在競猜的同時,要留下姓名,電話,郵箱,臉書或者推特賬號等

這種手法其實挺高明的,他就類似於我們現在搞微博抽獎活動,我明天在微博投廣告,也免費參與抽獎,獎金50萬,但你參與的同時要留下姓名,電話和微博,微信賬號,用來中獎後的領獎核對

那麼大家猜猜,會有多少人來免費參加我的抽獎呢?

毫無用處的錦鯉都每天轉發了,真實的抽獎怎麼可能不來?中國多少人在做著天上掉餡餅的美夢

而且要你的姓名,電話和微博微信,又不是要你的身份證和銀行卡信息,也沒有那麼敏感

那當我獲得了你的聯繫方式時,我就可以開始第二步了

第二步,就是將你納入大數據監測和分析,然後進行下一步的政治廣告投放

臉書和推特或者是IG,都是開放平臺,除非用戶設置了朋友可見,不然大多數人都可以看到陌生人的近況和動態

微博上關注一個人,就能知道他轉發了什麼,點贊了什麼,發了什麼照片,發了什麼牢騷

通過這些社交網路的信息,就能大致分類出你屬於哪一類人,然後再基於這個分類,向你投放政治廣告

當然政治廣告的內容,必須十分巧妙,他不能生硬的宣揚哪個政黨,哪個政策,不然會讓人民反感

基本上,政治廣告的特點,和我們瞭解的「爆文追熱點」是一個套路

他的套路就是——戳痛點

舉個實際的例子,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聚合智囊的政治廣告投放對象,那我們根據你的日常行為分析,給你發的是下面這個廣告

這是一個被包裝成「戳痛點問卷」的政治宣傳廣告

問你土耳其有7600萬人,土耳其一旦加入歐盟,就意味著土耳其人將肆無忌憚的移民到英國來工作,就問你怕不怕

英國人一聽,土耳其,想到的是混亂的,落後的,進而想到伊斯蘭教,土耳其如果真的加入歐盟,真的有100萬,1000萬人土耳其人湧入英國,那英國人還不嚇死?

而能看到這則廣告的人,大多數是中間派,也就是疑歐派,這派人猶疑不定,不知道脫歐對我到底是好是壞

但當他看到這則廣告的時候,當他看到土耳其人將湧入我們英國的時候,果斷的會點擊廣告上的NO!

而點擊廣告上的NO後,會跳到一個更完整的問卷調查中

這份問卷調查一共20個問題,每一條都在暗示人民,英國留在歐盟是多麼愚蠢和多麼恐怖

土耳其穆斯林

你比如

他問英國每週付給歐盟3億5000萬英鎊,你同意嗎?

他又問,歐盟反對保護北極熊,你同意嗎?

他又問523萬移民正從歐盟進入英國,你同意嗎

他又問現在歐盟想禁止燒水壺的使用,你同意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構成一份完整的問卷調查,基本上你做完這份調查後,歐盟的印象就是即壞又無用的

他裡面不會提任何一點,歐盟對英國的好處,強調的全是歐盟對英國有多壞,英國留在歐盟有多不好

這種戳痛點似的情緒操控在互聯網上大行其道

當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聲力挺英國留在歐盟後,脫歐派立刻在臉書和推特投放廣告

廣告封面是奧巴馬照片,標語寫著

別多管閑事,奧巴馬

這標題一看就讓人想點,你美國人來管我英國的事幹什麼?

而一旦你點進去,出現的就是一連串問卷調查

就是上面那種調查,每個問題都在引導你成為反歐盟的一員

而對比脫歐派鋪天蓋地的大數據攻勢和網路攻勢

留歐派依舊在用他們用了70年的傳統政治手法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人物下鄉演講,和接聽選民電話

首相卡梅倫(中)接聽留歐派選民電話

卡梅倫就不知多少次到各地進行留歐演講,同時他也多次在留歐總部接聽選民電話

要知道這麼做的錯誤點在哪呢?

就是他的宣傳範圍和網路相比,太有限了

留歐派演講,那會去聽的必定大多數是留歐派,少部分是疑歐派,極少數是脫歐派

那你這個演講的作用主要其實是拉攏疑歐派的,但你這公眾演講的方法太生硬了

和在網路上搞那種「博人眼球的廣告」和「戳痛點的標語方法」相比,效率太低了

如果你是中間選民,你會去聽一場演講,還是點點滑鼠點一下那個帶有煽動性的網頁廣告呢?

那肯定是網頁廣告啊,它成本低,傳播廣,而且效率高

脫歐還有個關鍵點,就是通過網路,選定「消失的選民」,然後實地走訪,說服從未投過票的選民進行登記,並且最終去投票支持脫歐

在英國有這麼一批人,他們從來沒去投票,或者說很少去投票,那麼這一批人在哪呢?又該怎麼找出來呢?

在傳統的政治玩法下,發廣告,辦演講,你很難找出那批人,但通過互聯網,通過煽動性的戳痛點廣告獲取的個人信息,你就不難找到他們

這批人很快被順利找到,並且脫歐派對他們進行了實地走訪和說服

但這批沒有話語權,也不參與政治的「沉默者」,被大數據給精準挖出來了

這批人大多數是社會中下層,沒有工作,生活困苦

加入歐盟,外國移民湧入,一批英國人失去工作,生活大不如前

這羣過去從沒有話語權,也不參與政治活動的人,被卡明斯精確挖掘出來,讓他們去投票脫歐

而這批人的總數,大約是300萬

面對脫歐派不斷進行的「歐盟恐怖宣傳」,大肆炒作中底層人民的焦慮的時候,留歐派則祭出了更理智和更權威的應對手段

留歐派找來大量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其中有的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英國最知名的電視臺和大報紙上,投放大篇幅的,專業知識講述

主要給你講的是,留在歐盟,英國貨幣會有多好,一旦脫歐英鎊崩潰

留在歐盟,英國貿易和GDP會提升多少,一旦脫歐,貿易和投資會銳減多少

那這個對比就出來了

留歐派給大家講專業知識,貨幣和投資

脫歐派則拚命戳大家痛點,移民和工作

脫歐派反覆給選民強調的是,如果英國不脫歐,未來八年內土耳其將加入歐盟

而一旦土耳其加入歐盟,將有100萬土耳其人湧入英國

除了100萬土耳其移民嚇死英國人外,脫歐派的另一個重磅宣傳就是,英國每週付給歐盟3億5000萬英鎊

如果脫歐了,那每週就能多出3億5000萬,投入醫療服務

這也是在人民聽來很舒服的話,噢我都看不起病了你們還付錢給歐盟?

脫歐,把這筆錢拿回來,補貼醫療!

一邊是知名諾貝爾經濟學家的專業講述

一邊是張口就來,販賣焦慮的廣告標語

如果是你,是願意聽經濟學家講枯燥的貨幣知識,還是聽100萬土耳其人湧入英國呢?

絕大多數人肯定選擇聽100萬土耳其人啊,誰有心思去聽經濟學家來講貨幣啊,即便那是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得主

這是一個看500字專業文章都覺得累的時代,看10秒抖音或者快手纔是大多數人所愛

而且這還造成了一個嚴重後果

就是留歐派必須去不斷滅火

就拿土耳其的事來說,脫歐派一說八年後可能有100萬土耳其人湧入英國

那留歐派就必須回應和駁斥,可你怎麼回應呢?

天曉得土耳其最後會不會加入歐盟,而你就算要駁斥也必須要拿出一大堆的事實證據,來證明對方講的是誇大的虛假的新聞

正所謂,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你一句帶有散播恐慌的話,講出來很容易

可要消弭這種恐慌和焦慮,卻十分困難

當時的留歐派就必須花費大量精力,去闢謠和解釋網路上一大堆的「留歐後的恐怖後果」

還有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留歐派說一旦脫歐英國經濟會很糟,就業會很差

可這對於底層人民來說,這是無效的

因為這羣人本就是低收入羣體,他們生活的已經很糟,纔不管脫歐後英國經濟會更糟

英國經濟崩潰對我有什麼影響呢?我早就崩潰了

這就像你對乞丐說,我要徵汽車稅一樣,乞丐說你徵好了,我又沒車

下面放一段紀錄片裏最具代表性的片段

留歐和脫歐支持者同處一室,展開辯論

理性辯論的最後,是脫歐派的情緒崩潰

因為不管你們吹噓的再好,我的生活越來越糟

所以不要給我請那麼多專家,講那麼多大道理

我也不知道脫歐後我會不會過得好

但至少不脫歐,我過得很糟

脫歐這件事,根本不存在什麼理性辯論

因為它是在兩個維度上的,它不是一個誰對誰錯的問題

在最後兩派陣營的主角做到了一起,談論這場脫歐

留歐派代表,對卡明斯說

脫歐,已經遠遠超出我們與一個經濟集團的關係

他關乎我們國家的靈魂

留歐派繼續指責道

更糟糕的是,你創造了一個敵對的政治環境

一切都受到質疑,沒人再去相信專業領域的專家的話

真相不再重要,吼叫才重要

因為只有吼得最響最兇的人才會被聽到,沒有人再去關心真相了

對此脫歐派的主角,反駁道

脫歐派主角說,完全不是這樣,我只是給那些多年來都沒有發言權的底層人民,爭取到了一個發言權

現在那些受到剝削,日子越過越糟得底層人民得聲音被聽到了,所以你才如此害怕

留:什麼話語權,你僅僅是在煽動他們,在煽動不明真相得羣眾

脫:那麼請問,你們留歐派,控制了政治那麼多年,控制了政治話語權那麼多年,你們又做了什麼呢?

留:你知道你現在用這種煽動而非理性的方法來獲取勝利有多危險嗎?他就是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再也回不去了

脫:改變,振奮人心

留:什麼?

脫:改變振奮人心,現在是新時代了,當然要有新的政治形態,你們這種人無法控制的「新政治形態」

據估計,在脫歐投票前,卡明斯通過聚合智囊,向投票人投放了多達十億條的定向廣告

聚合智囊同時僱傭了一家以「操控選民」為主要業務的大數據公司,劍橋分析

那家真實存在的,至今仍臭名昭著的「公司」

聚合智囊和劍橋分析,都和富商「羅伯特默瑟」有直接關係

在脫歐公投打了場漂亮大戰後,默瑟依樣畫葫蘆,繼續利用大數據操控,去支持了美國大選

2016年,默瑟是特朗普競選活動的最大支持者和捐贈者之一

不同的是,默瑟不僅為特朗普出錢,更為他提供了足以操控美國選民的上述兩家「分析公司」

2018年,大數據操控的影子再次出現於法國黃背心運動中,默瑟的老朋友「班農」也積極在歐洲活動,組織並串聯全歐洲的極右翼勢力

2019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我們將再次看到「大數據操控」對於選民的影響力

極右翼政客們磨刀霍霍,因為大多數選民對他們來說,都是愚蠢的

戳痛點,煽動他們的情緒,獲得高關注度,進而獲得高投票

這一系列操作,經過幾年的實戰,已然駕輕就熟

這場新政治形態革命,仍在繼續

未來操控政治的,將是數據,而不是你的大腦

微信搜索,微觀系列,獲取更多好文


脫髮與脫歐:當代英國人的難言之隱

一種一言難盡的癥狀,正在困擾整個英格蘭大地。

輕者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感到自卑與力不從心。

今天您的髮際線又退後了幾釐米?

重者產生懷疑人生的厭世心理,對未來感到絕望。

今天您的頭髮又掉了多少根?

在皇室成員中,這種癥狀甚至如同代代相傳的魔咒。

從查爾斯王子到威廉王子,再到小喬治,英國王室的髮際線一向堪憂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懸而未決,還是未知宇宙力量暗中操縱?

敬請跟隨我們今天的特別報道,走近當代英國人的難言之隱——脫髮,以及脫歐。

  • 01

脫歐,顧名思義就是英國脫離歐盟。

2013年,英國首相卡梅倫率先提到,將就英國是否脫歐進行公投。這一下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墨盒,直到現在脫歐風波還沒有塵埃落定。

最近有一部叫作[脫歐:無理之戰]的電視電影,殘忍地戳了一下這個當下英國政壇最令人頭禿的話題。

[脫歐:無理之戰],IMDb 7.0分,爛番茄新鮮度88%,豆瓣7.7分

《每日電訊報》稱本片是「像《紙牌屋》和《白宮風雲》一樣的政治娛樂化佳作」。

影評人還肯定了本片的專業性

The Mail on Sunday則稱讚了男主角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演技,說他「集風趣、智慧與天才與一體」。

The Mail on Sunday也特別提及了本尼飾演的主人公多米尼克·卡明斯的獨斷專行

好評不是吹的,[脫歐]的導演託比·海恩斯是英劇粉的老熟人了,經他手「攪和」過的,不乏《神探夏洛克》《神祕博士》《黑鏡》《維蘭德》這樣的熱門劇集。

也可以看出懸疑推理題材的故事是託比·海恩斯的專長(左為託比)

這一次他也把拍懸疑題材慣常的節奏控制用在了[脫歐]裏,政治角力愣是讓他拍成了夏洛克大型嘴炮傳銷現場。

電影開篇就是一組簡單粗暴的快速平行剪輯鏡頭,貫穿起多米尼克·卡明斯在「脫歐戰役」中的幾大重要時間點。

加上本尼標誌性的冷漠低音,簡直像有人照你腦袋直接來了一拳,讓你一瞬間回不過神兒。

姐妹們,跟上節奏

明明是CCTV4國際新聞,愣是讓託比·海恩斯拍出了一丟丟蓋·裏奇那種話癆賤兮兮的氣質,用荒唐的小戲法解構著無聊的話題。

鑒於蓋導挖坑不填專註溜粉的惡行實在罄竹難書,我們也建議一下要是大!福!3!([大偵探福爾摩斯]續集)再交不上貨來,乾脆讓託比接手得了,我們覺得他行。

不配喫烤鴨的蓋導:弄啥嘞?沒聽到

除了緊張的快節奏敘事,託比·海恩斯還是個相當老派的講究人。

比如影片伊始,兩位脫歐派成員把私下祕密會面的地點選在泰特美術館。

在一段《歡樂頌》的旋律裏,兩個人成功在這幅《皮爾森將軍之死》的畫前會師。

兩個不願暴露身份的人約在美術館私下見面,是不少英國電影或者英劇裏經常出現的橋段。

相約美術館是不少英國電影的名場面了

00Q,不是,007也這麼幹過

英劇《浴血黑幫》裏也用到了美術館密謀的設計

說回[脫歐],這幅《皮爾森將軍之死》(The Death of Major Peirsom)畫的是18世紀英法澤西島戰爭時,英軍抵抗法國入侵者的場景。

讓兩個脫歐派主力和一幅英國禦敵主題的畫同框,託比你還真是想幹大事啊……

脫歐這件事,就是又臭又長的英倫三島大型即時家庭情景劇。

想要把東拉西扯能講一天的故事統統塞進電影90分鐘的體量,必須得要一位語速不拖後腿的選手,試問還有誰比本尼更合適呢?

脫歐小風吹滿地,我們本尼最爭氣

不光是延續了自己真·滿嘴跑火車的特殊技能,腐國男演員裏為數不多的發量擔當本尼,為了拍[脫歐]還第一次嘗試了影視劇裏的禿頭造型。

舞臺劇弗蘭肯斯坦不算~

片中的多米尼克,在外要面對千頭萬緒的政壇風暴,在家又有妻子生產在即。脫歐派領導者、丈夫、父親,幾個身份在他體內不停地互相碰撞。

所以本尼在拿捏角色時,並沒有一味把力氣花在多米尼克的能言善辯上,還有意放大了這種人到中年焦頭爛額的「喪」。

這裡有句話,不只當不當講,看到片中的多米尼克,讓人忍不住覺得要是本尼不好好經營自己,十年後大概就是這幅德行了……

夏洛克式警告
  • 02

不少影迷一沾政治片就想薅頭髮,其實政治沒那麼複雜。拿脫歐來說,你理解成一張美髮卡引發的爭(撕)端(逼)也沒問題嘛!

故事還要從差不多80年以前說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差不多把大半個歐洲夷為平地,所以1949年,丘吉爾率先提出了有必要將歐洲各國聯合起來的建議。

怎麼理解這個事兒呢?如果咱們把英法德意等等等這些國家,看成是歐羅巴的鄰居,那麼二戰就可以當作導致大家集體頭禿的一場災難。

二戰之後,英村的老丘說,咱們不如合夥辦個美髮卡去生髮吧。

丘吉爾:誰還不是小機靈鬼兒咋地

沒成想1950年代,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繞過了英國,暗搓搓地籌划起來歐洲經濟共同體,也就是歐盟的雛形。

到了1963年,法國的戴高樂將軍還公然拒絕英國加入歐共體。

這也不難懂,老戴的想法是,你們英村牽頭辦卡,我們以後想植髮,不都得聽你指揮了,這不能夠。

磕磕絆絆進入1970年代,英國終於成功加入了歐共體。各國雄心勃勃,在致力於讓歐洲成為全球最強貿易區的道路上,開始手拉手齊步走了。

1973年,英國終於「入歐」了

這些都是[脫歐]的前情提要。

  • 03

[脫歐]把目光聚焦在英國脫歐公投前大約一年的時間裡,脫歐派和留歐派之間的拉鋸戰。

其中本尼飾演的,正是脫歐派的核心人物多米尼克·卡明斯。

老多本人,發量矚目

這位牛津大學歷史系畢業生從千禧年之際,就在為反對英國加入歐盟的組織工作了。

好好的有卡大家辦,有錢一起賺,為什麼英國偏偏鬧著要脫歐呢?

原因很多,所以多米尼克給我們總結了兩個特別重要的理由:開銷和主權。

cost and control,老多還會雙押,了不起

所謂開銷,就是老多代表的脫歐派所聲稱的,英國每週要支付歐盟3億5千萬英鎊,用於自己的國民健康保險制度。

還拿美髮卡來打比方,就是英村每週得支付上億英鎊,維護自己對這張美髮卡的使用權。不光不是尊貴的VIP會員,英村還覺得,這是給其他村倒貼錢。

科學嗎?不科學

那麼主權,就是近年來困擾整個歐洲的移民和難民問題了,特別是土耳其擠破腦袋都想加入歐盟,這個事足夠讓英國人民心理上很受傷。

英村的心理,就是老子花了這麼多錢養卡,八竿子打不著的貧困村忽然想不掏錢還來蹭個會員使使,擱誰不來氣?

在英國普通民眾心裡,一開始覺得脫不脫歐真的跟自己關係不大……但是能說會道的多米尼克,就是靠著讓民眾增加恐懼和積累仇恨,一點點擴大著脫歐派的勝算。

老多:想脫歐,先誅心
  • 04

心理建設做完,接下來就得艹數據了,如何讓英國民眾參與到脫歐公投當中,尤其是把票投給脫歐派呢?

多米尼克想了個妙招,先做大數據分析,再根據不同偏好羣體,在網路上定向推送廣告。

這就和以往政客們印傳單上電視的笨方法,不知道要高多少了。

用老多的話說,這就是新和舊的對抗

你想馬路上發傳單的小哥,喊破了嗓子讓你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和你半夜下單零食的時候,彈出個推送消息說「變成豬會被喫掉」,哪個更能吸引你的注意?一樣的道理。

但是!想做大數據分析,就意味可能要收集數以億計的用戶資料,這個過程的合法性如何度量?

這也是多米尼克埋在脫歐派腳下的一顆地雷,並且就在脫歐公投之後,它炸了。

2016年6月23日,脫歐公投開始,支持脫歐選民以票數17,176,006票、52%佔比獲勝。

多米尼克僱傭聚合智囊公司進行大數據分析與廣告投放的暗中交易也隨之浮出水面,同時,另一脫歐派組織也承認,僱傭了劍橋分析公司,收集選民數據。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兩家數據分析公司,都和一位名叫羅伯特·默瑟的億萬富翁過從甚密。

羅伯特·墨瑟是何方神聖呢?是特朗普競選的最大讚助人。

哦呵……「歐盟」這張美髮卡的局真是越做越大了……

  • 05

[脫歐]的故事,到公投結果出爐,已經接近尾聲,但現實中「脫歐」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公投結束後,戴維·卡梅倫宣佈辭職。

曾經在大選中以「脫歐」作為主得分項的卡相,就這樣從唐寧街10號捲鋪蓋走人了

經過一系列裁決,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並授權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序。

然而不光卡相不夠飄,梅姨也一樣提不動刀,脫歐公投留下的爛攤子,到今天還沒有完全解決。

1月15日,英國議會下議院,開始對脫歐協議進行表決。所幸協議以432票反對、202票支持被否決,否則一旦英國正式脫歐,等待英倫三島的將是無數瑣碎無比的現實問題。

先不論脫歐之於英國,是不是意味著甩掉了一堆拖油瓶,就可以自由飛翔,光是一個愛爾蘭邊境問題就足夠炸鍋了。

脫歐之後,隸屬英國的北愛爾蘭,與隸屬歐盟的愛爾蘭共和國之間,是否會設立海關檢查站?這是否會給往來兩地帶來不便?這纔是關乎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問題。

這位愛爾蘭店主的商店裡擺著脫歐倒計時的牌子,他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怎樣的未來
  • 06

無論之於英國、歐盟還是整個世界,脫歐所帶來的變化,是非常複雜且長遠的。

我們剛才一直用美髮卡來做類比,玩笑歸玩笑,目的也是想讓影迷們對脫歐的前因後果,有一個邏輯上相對直觀地印象。

事實上,政治和經濟的變化,確實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留下蛛絲馬跡。

比如經濟學上經典的「裙邊理論」「口紅效應」,都是根據民眾的生活與消費習慣歸納形成的規律。

裙邊效應:當婦女普遍選擇短裙,裙邊向上收時,股市也隨之上揚,反之亦然

口紅效應:因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

我們大膽猜測,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經濟和社會學家,研究一下英國脫歐之後民眾的發量情況,然後得出個什麼結論。

畢竟脫歐留下的爛攤子,絕對夠讓英國從政府高層到普通民眾,薅著頭髮犯愁了。

萬一哪天真有「髮際線理論」出現,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是這一理論的最初提出人啊!

作者:喵喵

文章首發自微信公眾號:看電影雜誌(moview_weekly)


展示了16年的那一場牽動全球的政治運動,英國成功脫歐標誌著「新世界新政治的到來」,它和特朗普上臺等事件被認為是「民粹主義」的抬頭,我並不這樣認為,就像影片所展示的,「脫歐」成功代表著人們對於政府無能的失望和精英治國的抵制,但這並不是一場「庶民的勝利」,人民的思想收到了潛移默化的幹預,電影中「脫歐」成功後,一個脫歐派激動地抱著選民說「你永遠改變了這個國家」,但這個改變是好還是壞呢?


剛出就看了,卷福就算禿頭了也一樣有魅力。

至於其他的意義不好評價,但是讓我知道了選擇脫歐的那些人,畢竟當年我知道英國脫歐成功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英國人是嗨過了頭嗎?說離婚就離婚,鬧著玩似的。但看了這個指導,很多英國人選擇離開,是他們真的覺得生活不如以前,那麼他們想要改變,而恰好精英政客們之間的博弈,機緣巧合的給了一次機會,一個讓他們以為能夠掌控這個國家,控制不斷變壞的現狀,所以他們決定不過了,最後他們成功了,但是接下來怎麼走,那些選擇yes和no的人,他們都不知道。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卷福在最後的那段話,意思是我只是順應大眾的想法與選擇,所以我站出來領頭,就是看不慣你們這羣掌控政府的政治精英的做法,要把一切打碎,逼得那些人必須進行改變和選擇。但卷福也承認自己有點想當然了,因為沒有人站出來或者有能力接著做下去,裡邊的卷福不行,因為他自己就是政客出身,那新上任的掌權派不行,因為遊戲規則還是沒改變。

看我之後我有很多想法,譬如卷福禿頭了也很帥,演技依然炸裂,還有英國人拍的也很不錯。

還有就是全民公投好傻逼,西方民主選舉更傻逼,讓所有人來抉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沒問題,但是方式太傻逼了。

最後就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真的是日落西山了,小時候歷史書上牛逼轟轟的英國人,如今真的變成有點餘糧的破落地主了。影片中那些選擇脫歐的人都在緬懷自己以前的生活,可是他們弄錯了一個問題,這個不是入歐和脫歐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沒有發展和進步的生活,除了食利階層會滿足以外,其他階層包括乞丐都會不樂意,所以他們要控制,要選擇,要改變,說白了就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可惜他們沒辦法去實現這個願望,就像影片透露出來的意思,恭喜你做到了,你改變了這個國家,但這只是第一步,後邊還有好多關要闖呢,英國人現在上上下下都不知道怎麼辦,他們自己都迷茫了,而且沒有給全世界和他們自己一個有力的目標和方向,這方面我覺得英國可以學學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從最開始的全民懷疑,到喊出「要發展」的一錘定音,再到開放二十年遇到的危機和苦難,再到30年的成績和收穫,再到當前40週年繼續發展的堅定不移,每一次都是有目標和方向,不過我覺得這一套英國人學不會,畢竟這是個定體問(狗頭微笑)。

補充一下,英國1月15日就要確定是硬脫歐還是軟脫歐,大概率是硬脫歐,不是說不好,而是如果英國人上下一心,捨得喫苦,硬脫歐雖然損失會大了點,但全世界還是會高看英國人一點,而且也不是沒有恢復元氣的可能,但這種情況我覺得比軟脫歐的幾率還小,畢竟英國佬自己破事兒還不少呢。

另外,我看完這部影片後,有一個腦洞來著,就是如果未來地球大部分突然統一了,成立一個地球共和國,類似於歐盟的這種組織,裡邊五常和很多國家都在,這樣過了幾十年後某一天,然後我們中國突然說不行,地球共和國不好,每年因為我們的體量大,經濟全球第二(參考現在的規模,不是預判),要給地球共和國交很多錢,而且各地的難民都湧進來了,弄得國內烏煙瘴氣(參考英國的現狀),再加上國內經濟發展速度不高,就算黨再牛逼,我也不相信能夠在100年後保持現在這個速度,所以經濟發展速度肯定會放慢,這種情況下作為普通人肯定會有不少怨氣,這時候發起了個全民公投,離開或者留下,你會支持那邊。


左的事情容易被煽動,右如果被大數據操縱,其實更好。我也確實感覺到了頭條的數據推送能力。因為我表露出了在3000點左右擔憂A股上漲,儘管推給我的股票消息確實毫無營養,只是簡單的追熱點畫均線,但無疑都在佐證我的觀點。書到炒時方恨少。這七個字精準吐槽了我的不信任。極右不僅僅是用於選票。更重要的是運用於定向。發現更真實的自我。在人人都相信只有一個聲音時,通過精準營銷告訴你,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無數個少數聲音組成的。

窮人真的是不擔心經濟差麼?窮人最擔心的是窮人,正如特朗普上臺,嚴格限制移民,美國黑人是就業和工資漲幅最大的。民主黨往往是打著國際化的幌子,其實最受益的是白人。移民其實不怎麼衝擊高級白人的工作,他更衝擊的是白人中產,你讀過大學,刷盤子能賺更多沒什麼意義。

當然,個人認為,精準營銷還難以替代搜索,我美國常用的搜索詞是美國,而不是特朗普。所以,罵特朗普的聲音並沒有被精準營銷,當然,如果未來有更針對我的搜索,我其實是更歡迎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