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大山人的書法算什麼體,有些觀點說是「八大體」。這種說法沒有錯,每個有成就的書法大家,書法都風規自遠,自成體系。而八大山人的書法,更有其獨特魅力,試作如下分析。

一、「八大體」的源頭。有關史書普遍認為,八大山人書法取魏晉風韻,受歐陽詢、懷素、黃庭堅、董其昌等影響頗深。這應該是可信的,因為,一是有史料記載,二是有自己的言論,三是有作品佐證。如他早年仿山谷老人書作《酒德頌》,雖然不夠成熟,但明顯有黃庭堅的痕迹。

二、「八大體」的特點。 八大書法還受到其畫風的影響,他的「凈」、「靜」、「孤」之藝術境界,在繪畫世界中,以草木花卉鳥蟲等寄託;而在書法里,他以篆書圓厚和簡潔的點畫筆法詮釋。她既不是楷書,卻有著楷體的穩態,既不是草書,卻有著草書的婉約。

三、「八大體」的影響。他的書法具有創新意識,表現在,一是字形大小錯落有致;二是結體章法不走尋常路,故意誇張空間布局的大開大合,故他的對聯、斗方等尤其經典。他的這種書風對佛門書法也有很大影響,弘一法師 的書法明顯受其影響。現代書法家中,也有不少追捧者,但往往功力不濟,只能求其形,而失去韻。


說到書法分類,首先是真草隸篆之分,然後是

顏柳歐趙,蘇黃米蔡等自成體系的大名家之分。八大山人書法,自成體系,當為八大體。

八大山人書法,尤其是指八大中晚年所形成的個性獨特而強烈的書體。

他曾模仿歐陽詢,黃庭堅,董其昌,二王,臨習石鼓文等。可見八大書法來源很廣;

八大用筆「簡」、「圓」,結字沖淡,外無火氣,內蘊剛勁,與其繪畫相得益彰。用筆純中鋒,點畫線條至簡,樸素,絕少縈帶,筆畫之間呼應內斂於每筆起收毫末之間若有若無難遇察覺,看似隨意實則精到入微。轉折稜角不分明,罕有提按,一任自然,筆畫勻圓穩定飽滿,骨氣清朗,又有圓潤之感。

從結字看,八大常利用筆畫的移位造險,內部空間收斂,強調空間對比。

從墨法上看,淡墨如煙,沖淡恬和。

八大山人書法繪畫,在體驗家破國亡大悲之情後,尋求佛道庇佑身心,雖有入世之心,難疇青雲之志,以藝謀生交友。藝術是其心情的出口,也是其人生狀態的體現。

後世學八大,易學其形,難學其心。追者日眾而難見名家。


雖然說有傳統,但更重要的是,寫出了自己的特點特色,所以說應該是獨特的八大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