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五胡16國到南北朝,跨度三個世紀,持續近300年時間,如果拍攝確實有很多題材

文化方面,傳承載體由竹簡過渡到紙質書籍,還湧現了一批書法家,比如說行書成就最高的王羲之

佛家道家也是在這段時間蓬勃發展,道家的孫恩,少林鼻祖達摩等,都值得拍攝;還有英雄題材,無論是氣吞萬裏的劉裕,還是白袍將軍陳慶之,都可大書特書,這樣英雄人物很多

就算拍宮鬥劇,北魏皇宮可以算是歷朝歷代最亂的,北魏帝位傳承實行子貴母死制,為求活命,明裡暗裡的手段層出不窮……都差點讓皇家斷嗣,隨便踩截一段,都能成一篇大劇……

可惜,無論是什麼題材,都避免不了民族仇殺兄弟反目,在這300年時間裡,殺戮與背叛是主旋律,在和平年代,這樣滿滿負能量影片會產生不必要的動蕩……

而且由於廝殺過甚,大批典籍缺失,根本沒有多少東西流傳下來,如拍攝,需要更多腦洞

拍攝作為瞭解還是有必要的,但大規模宣傳還是不要了吧


我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其一,與當下環境的價值觀不符。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荒誕也最為漫長的亂世時代。伴隨著西晉的「八王之亂」及後來的「五胡亂華」,社會風氣每況日下,勞動人民人民生活疾苦。要說這二百多年的亂世,歷史故事相當之多,但能給予當前社會帶來正效應,可歌可泣的故事顯然有點匱乏。這個時代不乏權利鬥爭,仇殺,殘殺,虐殺,人性之惡可謂在這個時代暴露無疑。

其二,與大一統的觀念不符。這一點很好理解,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王朝,都有著統一的思想觀念。我們所熟知的弱宋,終宋一朝,都在北定中原的路上越走越遠,這是這個民族的內在屬性,也是帝王統治者的歷史宿命。

其三,與當前的多民族政策相悖。南北朝時期伴隨著「五胡亂華」,中國歷史上不同民族之間的仇殺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五胡」入侵,也伴隨著對漢人的殺戮,佔領城池的屠城之舉屢見不鮮,而在漢人掌權之後,也下令「殺胡」「屠胡」,造成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員的喪失。二百多年的魏晉南北朝歷史,人口相對於東漢,人口不增反減,這個問題終唐一朝都沒能解決。

當然,魏晉南北朝也有值得我們宣揚,可歌可泣的故事,就比如蘭陵王的故事,楊堅的故事等等。

以上純手打,純屬在下愚見。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兩晉南北朝及五代十國實在沒有什麼好的題材來拍(人物,事件等)。

這裡我們就拿兩晉和五代十國來說。西晉除了武帝司馬炎還會玩點政治,他死後因為皇帝司馬衷白癡無力控制朝局引發嚴重的內亂並導致我國歷史上首次開啟了胡人入主中原建朝立國的先河,使北方廣大的土地長期陷入羣魔亂舞的混亂局面,無數的漢族被殺戮,被壓迫,民不聊生的在水深火熱中掙扎。更讓人唏噓感嘆的是四個皇帝連續有兩個皇帝都被異族俘虜辱殺。這對於心高氣傲的漢族來說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

到了東晉,不僅國土面積大幅度縮水,而且內部皇權長期被王謝桓等南方世家大族所控制,外部幾乎始終被異族壓迫,整個王朝是一種孱弱無力且矛盾重重的狀態,就更沒有好向後人們宣揚展示的了。

二、我們民族的骨子裡崇尚統一,追求盛世,而題中所說皆是分裂的亂世。

通過觀看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寫實的,還是虛構的,它們的歷史大背景幾乎都是選定在一個統一的,強盛的王朝。寫實題材的有《漢武大帝》《貞觀長歌》等,虛構題材的有著名的,非常火爆的清宮劇等。

△漢武帝

無論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唐太宗,還是情感生活極其豐富的清帝(具體哪個我不清楚)。他們都是有為之主,他們統治時期也都是我們國家最為強盛的高光時刻。這樣盛世不僅可以用來拍攝的題材豐富,在無形中還能培養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能讓觀眾們多少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特別是寫實的題材),可謂一舉三得。

△唐太宗

三、受眾和市場。我們國家不是有句話叫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麼,這幾個王朝在我國民眾中知名度是最高的,受眾也最廣的,而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的知名度跟這幾個王朝比起來簡直就不值一提。

電視劇電影拍出來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賺錢,所以他們只能跟著市場走,拍電影電視劇還將就找大牌明星呢,選題材自然也要選明星題材了。

好了今天就說到了這裡。我是歷史的烽煙。專註於五代史和三國史,歡迎大家留下自己的看法哦


首先呢魏晉南北朝是一個不羈的時代,我們所熟知的建安七子,慷慨激昂又過悲壯。但魏晉之風又不是一個不羈能詮釋的。在這個時期首先的是社會的動蕩,可以說此時的中華大地並沒有過真正的大一統時期!更別說在此的五胡亂華時期,可以說這是中華名族真正危急存亡的一刻!

面對種族問題有的只是血腥,不僅外族如此,我們對於外族的種族滅絕也是事實。可以說這是人類最陰暗的時刻!試問誰又敢在名族大團結的前提下碰觸這一歷史敏感問題!雖然歷史已經過去數百年,但民族團結依然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想拍這個時期的電視劇就避不開這樣一個歷史背景,所以會很少是必然的!


考覈期,麻煩點贊,謝謝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