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仁兒談歷史,專註最真實歷史解說!

三足鼎立,只是國與國或者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一種狀態。即便袁術沒有放孫策回到江東,仍然會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孫策是池中龍,袁術無法駕馭

袁術這個人,按照三國演義上來看,屬於典型的草包。目光短淺,有眼無珠,更重要的是:缺少政治思想和戰略眼光。

這對於一位軍閥頭頭來說,的確很悲哀。

孫策與之恰好相反,儘管當時屈居他人之下,卻有著相對成熟的政治抱負。處事決絕,知人善任。

以孫策這樣的脾氣,即便今天沒能從袁術身邊離開,日後也必定會想辦法離開的。畢竟,孫策的心早已飛到江東去了。

那如果袁術殺掉孫策,三足鼎立還會形成麼?

會的,當然只是理論上。

孫策一死,江東羣龍無首。可問題的關鍵在於,當時的軍閥豪門,要麼對江東不感興趣,要麼忙於自己的家事,要麼有心無力。

劉表實力強橫,但偏安一隅,並不想牽涉進這種或者那種的戰爭中;袁紹袁術這樣的人就不要想了,統治現有地方都麻煩不斷,要是強行收復江東,估計下場好不到哪去。

曹操到是有野心,有能力,可距離江東太遠,中間還擱著幾個強敵。劉備自不必多說,直到大後期才猥瑣發育起來。

江東短時間內無人接替,沒有孫策,恐怕就會有劉策、張策、王策。藉助江東天險外加劉備輔助,也能與曹操周旋。

三國鼎立,是一個比較穩固的戰爭形式。除非曹操有了碾壓所有人的能力,才能徹底消滅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足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時代的需求,即使是當時的袁術不放孫策回江東,三國鼎足之勢依舊會形成,原因有下:

其一,孫策其人,深謀遠慮,心中有大志向,即使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得不到袁術的首肯,也會想盡一切辦法離開,而且以袁術的個性和行為,失敗是必然發生的事情,那麼孫策只要不死,離開袁術也是必然的事情,或早或晚而已。

其二,孫策之前,能夠制霸江東的人沒有幾個,以劉表實力最強,但他似乎對江東沒什麼興趣,而且還被家事纏身,完全沒有時間和精力對付江東的事情,至於嚴白虎劉繇之流,一是沒有那個實力,二就算是統一江東了也無法穩固。

其三,江東羣賢雖然在能力名聲氣節上要比曹魏和蜀漢的賢臣相差一些,但是他們挑選主公的眼光一點不差,這一點從孫策收復江東時便可以看出。


是英雄總會出頭


按照當時的局勢,如果不放孫策回江東,會不會有三足鼎立不好說,肯定不會只有魏國和蜀國,吳國可能被一個國家替代也可能是多個。


歷史是不會假設的,即使不放孫,也許,張,王,李也會在那個亂世統治江東。也許會出現袁氏更加不可預控的局面。亂世就是亂世,歷史也要有過程的,


不放孫策就不會有東吳,該派孫策去徐州打呂布佔領青州,驅虎吞狼消弱他的力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