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时候,最早买的几个用品之一就是挤奶器了

那时候都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奶,现在想想还真是冒险

当时已经是两个妈妈的好姐妹跟我说要买就买Avent的,好用又舒服

那个时候因为也不可能试用,所以就买了最新的机型轻乳感双边电动挤奶器

IMG_0235  

生完小斑之后,因为是在母婴亲善的医院,也没有人告诉我应该要追奶,或是应该要挤奶

我就抱著人肉挤奶器不停地亲喂

直到小斑在我出院当天因为黄疸住院照光,我才开始研究挤奶这条路

 

当时不知道刚生完没什么奶,奶腺也不通,应该要先手挤奶,以免伤害乳头

想说我买了挤奶器就是要挤挤挤,就立马插电开始挤

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是开双边直接挤,既没有按摩也没有热敷,也不清楚一次挤奶不要太久

就这样持续让机器挤了一个小时,才勉强挤出30ml

之后当然也没有用双手排空

当天晚上我就悲惨的塞奶,然后石头奶...

 

当时因为我的月子中心爆满(是大家都在拼马宝宝吗?)

所以我暂时住进另外一家月子中心,又因为宝宝不在身边,所以其实该家月子中心对我的照护不多

我就请了通乳师来通乳,后来才知道泌乳顾问们都极度不赞成这样的按摩

但是当时的我根本不懂,就这样在惨叫跟哭泣中通完了我的乳房

但是奶量还是凄凄惨惨的少,根本赶不上在医院一餐喝60ml,一天八餐的小斑

直到后来小班出院了,我也换到我最初下订月子中心(弥月房信义),学到了正确的乳房护理方式,奶量才逐渐上来(不得不推一下我月子中心的护理师们)

在后来的这家月子中心时,我有试用了其他的挤乳器,发现我乳房疼痛似乎是来自当初过度挤压

于是我有一段时间都是用月子中心的美乐医疗型挤乳器

IMG_0102  

它可以调整强度,不只是像Avent一样三种强度而已,所以我当时都用最轻最小的力道去挤乳

但是因为先前的错误已经埋下祸根,所以我的乳头上有著伤口,

随著奶量的增加,先前的伤口的结痂,让我产生了新的问题---小白点

严格说起来,它就像是在乳房上长的白色小水泡,而不只是一个白色的点点

因为实在是数个连在一起,看起来真的太大个,伴随著红肿以及对应的乳房疼痛

当我挤奶或是亲喂时都会在乳头处感到刺痛,然后等到亲喂与挤奶结束后,就会整个乳房很热痛,很像针在刺

当时很害怕有乳腺炎的可能,于是我就去看医生了

医生帮我用针挑过之后,也断定并没有乳腺炎后,我就更小心学习护理胸部

 

<<乳房护理>>

除了每天早晚用温开水浸泡乳头之外,我只有晚上洗澡的时候会稍微用沐浴乳带过清洗,但也不会刻意洗很干净

然后一周大概两到三次用羊脂膏按摩乳头去角质

如果受伤的话会马上涂一层羊脂膏

除了亲喂被宝宝吸住以及有访客来的时候会穿内衣+溢乳垫之外

其他时候我都是脱光上衣在我的房间晾乳头,保持乳头的干燥

如果要用溢乳垫,也要像卫生棉一样,每两到三小时不管是不是湿透都要换掉,避免滋生的细菌或是霉菌感染

 

就这样靠著这些,慢慢地减少乳头的疼痛

但是小白点还是偶尔会出现在我乳头上

我会慌乱的拜托月子中心的护理师可不可以帮我用针挑

但是结果都是不可以...

答案都是亲喂如果吸不掉,那就再多吸,如果还是吸不掉,只要没有塞住,就继续等亲喂吸掉的那天来临...

我如果乱用力手挤乳房被发现,也会被劝说不可以用错误的方式挤乳房

用温开水泡乳头或是羊脂膏涂抹在乳头上按摩,也都是软化角质的方式

 

<<宝宝含乳与挤乳方式>>

我也是慢慢的才真正学会让宝宝正确的含乳---宝宝嘴巴张大,上下嘴唇外翻呈现ㄑ字型,吸奶的时候没有声音,脸颊鼓鼓的没有酒窝

并且学会正确挤奶方式--每次总共挤半小时,一边挤5分钟换边,如果奶阵来了,可以多挤一下,但如果没有奶了,就换边休息

电动挤奶或是用手动挤奶,可以一边挤一边定点按摩,不要用力挤压,免得伤害乳腺。

挤乳之前,可以先热敷,然后用梳乳棒或是按摩棒按摩一下

然后用电动挤乳后,在追奶期要再手挤一下,亲喂后也尽量再挤排空,这样大脑会以为宝宝吃不够,奶量就会增加

但是如果全亲喂已经供需平衡,就不要再过度挤奶,免得奶量过多也会很困扰(但是追求一个奶很多的安全感的话,那就继续挤吧XD)

 

后来,因为美乐这台医疗挤奶器实在是太重了,我又太懒惰每次半夜起床挤奶还要走去借机器,

于是我就开始使用房间内的挤乳器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便宜好用的贝瑞克8代

IMG_0022  

后来出月子中心前,我也上网买了一台回家

粉红色的机器看起来真的很像一个乳房..

他也像美乐医疗型一样可以调整强度,也可以插两个管子变成双边

可是因为我都需要一边按摩一边挤

所以我都用单边而已

他的缺点就是真的很吵,又很大一台,不适合携带

而且电压只有110V,对于要大陆台湾两边跑的我来说,这台只能放在台湾用,我在大陆还得另外买一台

 

至于Avent,因为我后来还是觉得他的吸力太强,所以差点就要把他卖掉

直到我上网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造成我乳头受伤的元凶并不是吸力,而是Avent的花瓣按摩片

我的乳头不是小小的,花瓣按摩片会过度挤压我的乳头,造成不必要的摩擦,然后破皮结痂

恶性循环下,让我乳头产生了小白点或是水泡

于是我把花瓣按摩片拿掉,Avent又可以轻松使用了:)

Avent的优点就是轻巧好携带,又是国际电压,而且他的促乳模式真的很好用

大幅缩短我挤乳的时间,只要15~20分钟就清洁溜溜

而且他也比较安静,至少我在用他的时候不会担心宝宝醒过来

 

从月子中心回家之后,我开始使用手动挤乳器,也试用了美乐的小型挤乳器还有汉堡机(单边双边都有使用)

我发现其实挤乳器都大同小异,单纯就是看个人的需求(价格或是携带方便或是电压...etc)

只是我意外地发现,如果当你使用某一款挤乳器久了之后,你的胸部会自然的习惯它的吸力

所以后来我都是几天使用贝瑞克,几天使用Avent,让我不会在转换的时候有疼痛或是不舒服的感觉

 

另外,我得到了一个恩典牌Avent手动挤奶器

主要是因为我这个大白痴把我买的手动挤奶器放在大陆没有带回来

所以我同学特地在我乳头水泡的时候拿到月子中心来给我,要看看我怎么样在最不痛的情况下挤奶

一开始我觉得手动好麻烦啊,等出月子回家之后,发现手挤真的超方便的

无声静音之外,还可以走来走去

对于一个人照顾小孩的我来说,真的超级方便的

IMG_0343  

最后要来介绍一下我挤乳的小工具

左边有点透明的是大家很眼熟的梳乳棒

用久了之后,我开始寻找电动按摩棒

可是月子中心用的Osim那台已经断货了,好不容易找到类似的,又发现电压只有110V

那我去大陆就无法用了啊!

于是我上网买了右边这台电动按摩棒,他的优点就是他完全靠电池而已

所以他不只可以带出国用,他也可以随身携带

但是缺点也是只靠电池,这样要一直换电池有点不环保,还好我有充电电池

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全新的电池在每天使用的情况下,大概可以用个三周

 

回到家之后,我已经为了不搞死自己的缘故转成全亲喂了

挤乳这件事情只有在我心血来潮的时候挤一下当库存便当

看著满冰箱的母乳冰棒,心里真的有种莫名的成就感啊...X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