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Cnews编辑部
摄影/慈济基金会

3月22日是「世界水资源日」(World Day for Water),节水省水是目前永续水资源最重要的共识与共行,经济部水利署为鼓励及感谢全国各行各业落实推动节约用水,于2018年11月27日于中正纪念堂举行「2018爱水节水表扬大会」,并特别颁发「节水公益奖」嘉许国泰人寿及慈济基金会于主动投入节水行列,为节水工作共尽一分心力。

在经济部水资源局发行的「节水纪实」中,特别提到一处慈济环保站做为节水的标竿,它就是位于南投草屯地区的慈济南埔环保站。

这个南埔环保站有哪些特色呢?「节水纪实」是这样报导的:

「以回收水壶悬挂成两排,象征福气很多(取壶与福的谐音);废弃的弹簧床作为环保站围墙,通风又可免去塑胶袋、纸类飞走之虞;脚踏车轮骨架化为美观实用的围篱;漂亮的遮雨棚也是活动式的;塑胶广告看板可制作景观风车,风车之下的看板张贴静思语,象征法轮常转;洗手台以回收缝纫机骨架及不锈钢盆子结合;四个巨型水塔收集雨水充分发挥省电、省水功能等。

环保站既要耗水清洗回收宝特瓶,又要响应节约用水,如何让二者并行不悖,慈济志工运用智慧省水,环保站大量设有储存雨水的水塔,放在顶楼的储水槽中蓄水,「两大桶合起来有四吨水;另外底下有个大的水泥水塔─水窖也有二十吨的雨水,要用水的时候,我们就用人力式的加压泵浦抽水,可供志工清洗回收宝特瓶之用,还可以做为清洗厕所,由于省水、惜水的功夫到家,南埔环保站二个月近一千四百人次做环保,烹煮、清洗等等都来自这座雨水水窖,故二个月的水费才三百多元台币!

节约用水,点滴开始;水是万物生存之泉源,人人养成不浪费水的习惯,以感恩心珍惜水资源,南埔环保站在社区积极推广的环保教育,受到附近居民高度肯定。

「节水纪实」的报导提到,二十几年来全球有无数的慈济环保志工,「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力行至今,发挥「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化清流、清流绕全球」的良能,不论世界各地,慈济环保的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无远弗届,正点出了各地慈济人做环保的意义所在;对于有利地球环境的事,慈济人都乐于配合,也会分享推广慈济志工的节水经验,让节水变成一种美德风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