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猜想及其文化根源

1 人贊了文章

在直角坐標系中。單獨一個點就只是點,有兩個點就能確定一條線,描述一個簡單函數,有三個點就能確定一條曲線,描述複雜函數。

對熱點事件也是一個道理,不能就事論事,得把一系列同類事件聯繫起來看,才能發現有趣的東西。

瑞典旅館驅逐曾先生一家,就事論事地談,無非就是「辱華」、「不文明」之類的互相嘴炮,沒啥意思。要是把相似地事件聯繫起來,就有好玩的了。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GOOGLE搜索「中國遊客 大鬧」,會發現中國遊客不僅在瑞典酒店大堂揚威,在曼谷、在北海道機場都曾經高唱國歌、揚我國威。

這下我們有了三個點。

再搜索「中國遊客 訛詐」,會發現我們的同胞在俄羅斯警察和越南邊檢眼裡簡直是肥羊,動不動就敲一筆。

加上這個事件:女外交官自曝在伊朗挨鞭刑,不僅不覺不妥,還覺得很有趣。

現在我們有六個點了。

對這六個點進行比較和綜合,我們能發現什麼呢?

瑞典、日本都是發達的文明國家,泰國雖然不發達,但是旅遊服務是公認的一流。

越南、俄羅斯、伊朗,和上面三國比起來,難以稱得上文明。

沒到訂房時間被趕出去,飛機晚點等待,這是合理的,是應該遵守規則的場合;

被訛詐,被鞭打,是不合理的,是應該捍衛自身權利的場合。

我們的同胞,在文明的國度中,是敢於為不合理的訴求而大鬧的;在不文明的國度中,是不敢爭取自己合理權益的。

可以說很欺軟怕硬了。

由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猜想,暫且命名為「戰狼猜想」:

先解釋一下何為戰狼,指一種集體和民族主義意識超過權利意識和規則意識的中國人。

戰狼猜想的內容是:

戰狼的活躍程度與文明程度成正比。

具體體現為:

戰狼越高調,則該國/面對對象的文明程度越高;越低調,則該國/面對對象的文明程度越低。

需要特別註明的是:

這裡的文明程度,指的是戰狼主觀上認為的文明程度,而非客觀上的實際文明程度。

這二者有時是統一的,有時則相悖。例如戰狼在北海道機場時,認為日本文明程度較高,實際上日本文明程度確實很高,日本警察面對戰狼集體唱國歌手足無措,一臉平成廢物表情。

但曾先生一案中兩者就不統一了,曾先生主觀上認為瑞典是文明國家,鬧一鬧不會有事,但實際上瑞典警察未必那麼文明,於是就被強制帶離了。同理,適用於中國留學生父母在美國試圖作偽證被重罰。

這個猜想尚不能得到嚴格證明,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可以作為一個輔助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印證。

聽說某小公務員在一個美國大爺開的飯店裡,按著大爺要教他學中文,理由是「憑什麼在中國開飯店不說漢語」,還搬出自己單位質問對方為何敢向他收錢。

符合戰狼猜想前半段。

雖然不知道他面對不文明對象時什麼樣,不過我推測,他不敢在隔壁新疆烤串店裡對小白帽做出這些事。

戰狼行為邏輯不只是欺軟怕硬這麼簡單,背後是文化根源在起作用。

學者孫隆基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指出:中國的成人是兒童化的。那中國的兒童呢?中國的兒童一方面是被成人化的,被壓抑了好動好玩的天性,要求老實、安靜、不吵不鬧、懂事。另一方面肆意地放縱生理慾望,中國兒童在形成人格的關鍵時期穿開襠褲,鼓勵隨意排泄,沒有養成自製的習慣。

既然不能自制,就只好他制——被外在強制力量嚴加管束。於是乎,有外在強制力量時,則老實馴服;外在強制力量消失,則任性妄為。

由此產生了種種極端的景觀,要麼一盤散沙,要麼整齊劃一;要麼一放就亂,要麼一收就死;要麼面對強權甘當奴隸,要麼面對規則毫不在乎;要麼被人欺壓,要麼欺壓別人。

瞭解了這一點,再回過頭來看曾先生一家的表演,有沒有覺得坐地上大嚎「pollice killing people」很像小孩子得不到玩具時的表現?有沒有覺得「我就要在大堂裏待一宿」和小孩子隨地大小便很像?

都是無法自制,肆意發洩慾望罷了。

文化、邏輯、行為,層層遞進,將思想認識投射到現實世界。

想改變戰狼現象,就個人成長做起吧,做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把自己的生理慾望妥善收藏起來,別露給人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