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各行各業都在迅速崛起的時代,我們見識了國產車獲得的成績,到2018年更是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爆炸時期。雖然很多車型的銷量在下滑,但是出現了一些很優秀的車型,像哈弗H6還有領克01,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突破。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些國產車的不足之處。不吹不黑,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差距,究竟還有多大。

  有一位老司機就對比了一下09年的奇瑞A3還有一款老卡羅拉,奇瑞A3算是奇瑞旗下的當家車型,在十年前就搭配了ESP、四輪懸架,有很好的駕駛體驗。但是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底盤異響和底盤松散的問題,尤其是汽車發動機噪音很大而且油耗高得令人難以接受。

  但是老款卡羅拉就不同了,比奇瑞A3要省心的多,幾年過去了開動起來仍然很安靜,並且穩定性也很好,能給車主更好的駕駛體驗。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來,國產車在8年之後,在穩定性方面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和合資車比起來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而導致這麼大差異的原因就是國產車的核心技術的競爭力不夠,但是這個核心技術並不是指單純的動力總成或者是外觀設計。有不少車企將它們混淆了,認爲搭載一臺動力強的發動機,再加上靚麗的外觀就能媲美或者是超越合資車了。實際上不是的,發動機技術是核心技術、企業的運營和管理也是核心技術,並不是很膚淺的。

  搞不明白這一點,當然會使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距越來越大。沒有核心技術就像是被扼住發展的喉嚨一樣,即使想要有所作爲,也很難施展拳腳。雖然國產車有了起色,但是差距也要正視起來。對此,大家有什麼樣的看法呢?不吹不黑,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距,究竟還有多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