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這個真的得說一說啦

小學2年級到北方上學到現在也有好多年了你說要有什麼好玩的事那真不太多

從當初的看見雪手套都不戴就出去玩

到現在下雪就麻溜的跑回屋說一件比較尷尬的事小學一年冬天剛來北方的我不知道瑟骨的寒風帶來的威脅我的大姨(比較複雜 住在我姨家)給了我一件神器棉褲!!!我看著這個像羽絨服一樣的東西好奇還是有的大姨比較忙 我只能自己管自己嘛

把外褲脫掉,把棉褲套上 (完美)

到了班裡以後 我看見全班同學都沒有像我一樣穿我以為我走在了時尚的前端 世界的頂尖在快上課的時候我脫棉褲的聲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全班肅靜……然後爆笑3秒 我都看見班主任那忍不住的笑容自此以後4年的每個冬天 這都成為了我們聚會必bibi的趣事!!!!!

當然啦 不習慣的比如說

男孩子打招呼都是用肢體……我說請你去喫飯居然不是AA打球同學買了打水塞給他一塊錢說我磕磣誰呢?!?(當然現在也是好朋友也沒往心裡去)好啦住大家逛知乎愉快!!!!

(來自知乎小萌新@@)

(瑟瑟發抖的蔡蔡)


街上找不到泰國香米,絲苗米米飯喫他們只有東北大米
北方的冬天真是太開心了 第一次體會到冬天不用在室內穿三層,不用糾結晚上戴不戴bra睡覺是一種怎麼樣的爽感
謝邀反過來行嗎 不算徹底北方 皖北平原出生後長期居住深圳海南等徹頭徹尾的南方地區體驗就是 我喜歡喫米飯也喜歡喫麵食 皖北地區絕大部分都是喫麵食的我小時候喫過的米飯屈指可數 後移居南方因為年齡不大也能很好適應米飯 並且養成了喫飯喝湯的習慣提出「喫」這個因素是有原因的 國人嘛喫為大事因為我母親在南方地區居住十五年仍然不能很好的接受米飯作為主食 她的說法是米飯喫多了她會胃酸 「撅心」包括我好幾位長輩都是如此 不過喫飯喝湯這個習慣我母親但是很好的接受並喜歡了 這在我老家並不是一個大部分人都有的習慣 我指的不是宴請或者聚會而是家庭日常喫飯

這是我姥姥家的小村莊 皖北地區主要種植小麥和大豆 老家境內全縣只有一座不超過八十米高的「山」 四季分明 悲催的是沒有暖氣今年冬天最低溫度零下18攝氏度 當然屬於極端天氣 正常情況下0°左右

生活在南方大部分都還是很適應的吧喜歡廣東的老火靚湯和早茶 海南的東山羊文昌雞各種超便宜的海鮮 也會想念家鄉的糖醋蒜瓣五香牛肉 想念家鄉一望無際的麥田橫平豎直絕對不會迷路的馬路也喜歡遼闊的大海當然對於分不清南北的我來說南方的路真的接受無能 永遠找不到北 深圳生活這麼久我只認識家門的南拐個彎就不知道!還有就是海南的蚊子真毒 螞蟻還很猖狂咬人!大蟑螂 呵呵 上去就是一巴掌 死在我拖鞋下的冤魂無數!

風景很棒不是嗎


我不知道啊,我是北方人生活在北方,現在好冷呀,這周都是零下,怎麼辦,上班路上冷的不行

第一,飲食不習慣

在南方習慣蔬菜多肉食少,而且口味雖然偏辣,但是鹽其實會少放,喜歡喝湯。但是到了北方發現即使是食堂裏也是肉比菜多,很少能喫到純蔬菜的菜品。而且真的很鹹,但是食堂根本沒有的湯,都是米湯。第二,生活學習的氛圍我在哈爾濱念大學,感覺幾乎所有的同學吧,從大一開始就立志考研讀博考公務員了,我其實有問過其中一部分同學,讀完研要幹嘛,也基本都是考公務員。我在家的時候這種考公務員的風氣真的不重,大部分家裡都是鼓勵出去看看(轉轉國內也好,去國外也好),或者嘗試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研究也好,老師也好,美術也好,總之不會眾望所歸的讓你去一味地考公務員。所以我從大一開始就說自己學這個專業是因為調劑的原因,自己未來會從事其他職業,我身邊的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不可能做到。


家鄉是南方某省會城市。北京的空氣跟家鄉比起來確實很不好。北京的菜場買菜的量很大,譬如買肉半斤、一斤,攤主會覺得買太少。常常買菜不小心買多了。北京菜場的雞蛋比家鄉便宜不少。北京的海鮮沒有家鄉的鮮,價格上有時候比盛產海鮮的家鄉還便宜哈…北方菜(非高端會所)份量大但很難感到精緻。南方有時候不是很大的小店就能夠做出很用心的菜品。關於份量的問題,有次回家鄉的時候在店裡喫飯有點不適應份量了哈哈。北京開車出門隨便就得一兩小時。車流量很大道路也很寬。家鄉開車一兩個小時就把整個城市逛半圈了。以前覺得在北京倒地鐵很麻煩,現在倒兩三趟地鐵覺得很方便。家鄉有地鐵了沒怎麼坐因為只有一條線。覺得家鄉更有人情味,朋友間打個電話就能夠約出來喫飯。在北京約喫飯的話看看喫飯的地點開車or坐車超過一個小時就不想去了。在家鄉打車超過50塊錢就已經去有點遠的地方了,在北京隨隨便便打個車就得超過¥50。前幾天在另外一個地方打車,滴滴專車司機說自己一個月能做兩萬多的營業額。北京的司機估計做不到,畢竟競爭很激烈,客戶的選擇太多。南方人很少能夠分得清東西南北的。所以經常跟著導航也會走錯路…家鄉和北京看病都不方便。但是北京比家鄉看病貴多了…曾經在北方雪地裏非常歡快地跟雪親熱,同行的朋友非常感慨南方姑娘看到雪居然這麼激動, 暫時想到的就這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