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點|

1.《科技成果轉化成熟度評價規範》的解讀。

2.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

|本期內容|(轉述師:蕊)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聽我們今天的節目,今天我們分享的話題是,讓科技成果轉化有標可依。這一期節目中,我們主要為大家解讀一個政策文件,也就是《科技成果轉化成熟度評價規範》,這裡的話,為了方便,我們把這個文件簡稱為《評價規範》。

我們都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成果轉化就是讓生產力發揮實效的「最後一公里」。但是,這「最後一公里」走起來並不平坦,充滿了路障與坎坷。其中,科技成果轉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價值評估,,在價值評估的過程中,就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怎樣才能讓供方和需求方做到心中有數?又比如說,科技成果轉化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衡量?最近,全國首個科技服務業團體標準《科技成果轉化成熟度評價規範》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答案。

這項《評價規範》是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首都科技服務業協會、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發布。這個文件的宗旨就是為科技機構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評價依據和操作規範,引領和規範科技服務業產業的發展,實現科技服務標準化。

我們都知道,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是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相脫節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如何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創造有競爭力的優勢產品和服務,在這方面還存在著重大缺陷。

我們用一些數據來了說明這個問題。根據統計,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已達5700萬人,研發人員的總數已經達到354萬人,這兩個數據分別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國每年取得的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在3萬件以上, 省部級的科研成果就更多。

但是,在國家級的3萬餘項科技成果中, 只有約20%左右的成果轉化並批量生產,其中能形成產業規模的大約只有5%;每年的專利技術有7萬多項,但專利實施率僅為10%左右;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左右,其中高新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20%,遠遠低於發達同家60%的貢獻率。

另外,教育部曾經做個一個調查,結果表明,我國高校目前雖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項之間,但真正實現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還不到1/10。這無疑是對科技資源的一種巨大浪費。

如果科技成果不能在生產中轉化,水平再高,價值再大,也是水中月、鏡中花,形不成現實的生產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

事實上,科技成果產業化不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同樣也是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面臨的重要問題。要開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新局面,就必然需要創新的思路開拓創新的模式。一項科技成果能否及時成功轉化,涉及技術研發、權屬轉讓、價值評估、資金投入、工程化工藝化及市場營銷等。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連接這些環節的標準和規範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具備成熟的市場轉化條件。科技成果需要篩選,哪些是馬上能轉的,哪些還需要什麼樣的條件來進一步培育。轉化的目標市場、支撐條件、產品化條件、商品化條件等等都需要評價和判斷。由於科技成果轉化具有很強的專業性。

在國外的話,既懂技術、又瞭解市場,同時具備法律和商務談判技能的複合型專業人才,構成了科技成果轉化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他們能夠整合各方資源,通過對科技成果的價值篩選、包裝培育,實現技術有效保護和價值增值,通過針對性技術營銷和商業談判創造最大市場價值。

但是,在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機構的從業人員普遍缺乏科技成果轉化所需的專業能力,即使有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的主觀願望,但是因為專業能力,只能充當技術供求信息的傳遞者。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需要從科技服務產業創新的高度和深度定位和設計,迫切需要開發一套科學性強、市場成熟度高、操作簡便的、符合中國科技產業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成熟度評價標準。要能夠從科技成果轉化的目標市場、支撐條件、產品化條件、商品化條件等關鍵要素,為科技成果擁有方、創新創業企業、個人發明等提供轉化路徑的設計依據和標準。

所以,《評價規範》這個文件的出臺,科技成果轉化成熟度將可以清晰地判定據瞭解,此次發布的《評價規範》共分為七個部分,規定了科技成果市場轉化成熟度的術語與定義、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流程和評價報告等,適用於項目成果擁有方、需求方、金融機構、第三方評價機構及政府管理部門等對科技成果轉化成熟度的評價。

《評價規範》採用包括評價模型和評價權重確定的評價方法,以「技術先進性、外部支撐性和市場轉化性」三個維度,在技術研發、技術人才、市場要素、資源要素、產品化要素、生產化要素及商業化要素等七個方面的24個具體評價指標出發,突破了原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為科技成果在轉化過程中科學地配置了相關要素,將有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據瞭解,技術先進性主要從技術研發和技術人才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外部支撐性主要從市場要素和資源要素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市場轉化性主要從產品化要素、生產化要素及商業化要素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其中,技術先進性包括技術研發和技術人才兩方面,分為技術水平、技術難度、技術進度、技術成果、技術帶頭人能力、研發團隊實力等八個方面。外部支撐性包括市場要素和資源要素兩個方面,分為市場規模、市場週期、市場細分、市場競爭、人才資源、資金資源配套、資源環境資源等八個要素。

市場轉化性包括產品化要素、生產化要素及商業化要素三個方面,分為功能特性、用戶特性、品質特性、成本特性、研究開發系統、生產製造系統、營銷服務系統、政策影響、模式創新、贏利預期等十個要素。

根據《評價規範》,未來在評價一項科技成果是否真正有轉化價值時,應該首先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從技術先進性和市場轉化性等方面綜合考量,例如技術在所涉領域國內外所處的位置,已得到的專利和獎勵,成果轉化為產品進行規模化生產時的難易程度和市場需求度等因素。同時的話,評價機構還將依據項目性質或領域,從專家庫中隨機選取技術、市場、管理及金融等方面的專家,構建一個專家矩陣,依據《評價規範》以獨立、客觀的方式打分評價。

----------------

瞭解更多技術領域前沿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智慧狗跨境技術轉移」(微信號:patentgo)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