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騰訊新聞聯和美好年代通訊聯合出品,美好年代通訊系騰訊新聞Top MEDIA計劃百佳企鵝號。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一部典型的打着才子佳人戲招牌的反套路小說。

這一點體現在曹雪芹對主角賈寶玉的塑造上,通常意義上明清兩代才子佳人戲男主角都是書香門第出身,而且無論如何都會憋着勁考狀元探花什麼的。

而勳貴子弟別說在才子佳人戲裏多一半是以反派角色出現,就連《說岳》這樣小說裏勳貴子弟差不多都是承託主角英明神武的存在。

可是曹雪芹偏偏就給賈寶玉安排了一個勳貴出身,還屬於那種國公家裏沒爵位後人的兒子。這就是典型的反套路。

而且《紅樓夢》裏曹雪芹多次藉着賈母的口吐槽傳統的才子佳人戲。

比如第五十四回裏曹雪芹借賈母之口痛快淋漓的把才子佳人戲給批判了一番。

“賈母笑道:‘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把人家女兒說的那樣壞,還說是佳人,編的連影兒也沒有了.開口都是書香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生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便是滿腹文章,做出這些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滿腹文章去作賊,難道那王法就說他是才子,就不入賊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編書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說是世宦書香大家小姐都知禮讀書,連夫人都知書識禮,便是告老還家,自然這樣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麼這些書上,凡有這樣的事,就只小姐和緊跟的一個丫鬟?你們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麼的,可是前言不答後語?’”

更爲要命的是才子佳人戲裏兩大主要爽點:夜會小姐和得中狀元,《紅樓夢》裏都沒有。

《紅樓夢》就是一本披着才子佳人的皮,黑才子佳人的書,而主人公賈寶玉則是一個事業愛情兩隻手抓兩隻手都不硬的男主角,還毫無上進心,覺得仕途經濟都是胡鬧,就想跟妹妹們廝混,還把愛情和生理慾望分的特別開。明明把襲人推倒了,卻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相應的溫情的渣男,

那麼問題就來了,爲什麼這麼一本反套路又不按照傳統套路埋設“爽點”的小說,讀它的樂趣在哪裏?爲什麼會有人喜歡《紅樓夢》,喜歡《賈寶玉》?

因爲《紅樓夢》原本不是寫給每一個人看的,才子佳人戲的主要體裁其實不是才子書而是傳奇劇。

明代以來的傳奇劇固然大部分是寫出來給家班演的,晚明士大夫月夜之下坐在水榭裏喝着酒看小妾和家班在涼亭裏唱崑曲,固然是才子佳人故事的主要打開方式,但其實戲班子也是要在更多更公共的環境裏表演的,所以即使是《牡丹亭》這樣的作品也要給觀衆提供一些爽點。

而《紅樓夢》是寫給那些在水榭裏聽崑曲的人看的,他們天天看爽劇已經沒有什麼興趣了,然後來了一個完全顛覆爽劇的作品,人物、環境、生活方式、日常故事都是他們平時親身經歷的那些事,卻沒有任何尋常俗套的東西。

他們看完厭倦嘆息說這是什麼玩意兒,敗壞世道人心!其實多一半都在心裏想“真是挺有趣的。”

這就跟柳巖去翻拍《情書》,結果演技爆表,雖然票房肯定撲街,但還是會有幾個人看了之後覺得“哎,我覺得柳巖演技在線啊”是一個道理。

這在清朝那種多數人不識字的環境下,就足以讓《紅樓夢》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成爲奇書了。

然後在貴族士大夫公子哥中間成爲奇書之後,一般文人和識字的人慕名而來讀了之後覺得固然不同凡響,同時對他們來說《紅樓夢》更大的一個特殊爽點,就是事無鉅細、衣食住行全方位表現了貴族生活,可以作爲這些一般文人yy的工具,這就具備了讓《紅樓夢》在中層識字的人中間紅起來的條件,也就解釋了爲什麼《紅樓夢》能刊刻成書,而且歷時幾百年而不被人遺忘。

事實上在曹雪芹以前,明清兩代還真沒有曹雪芹這個級別的貴族子弟把自己的生活事無鉅細的寫出來供“大衆”參觀,而曹雪芹小說裏貴族生活細節的精細又讓大多數貴族讀者感到了一種真實。

所以,總的來說,曹雪芹雖然拋棄了傳統才子佳人戲的爽點,但是他也在小說裏埋設了兩個特別的爽點,對於貴族讀者來說,《紅樓夢》“貴在真實”,相信許多貴族讀者看到賈寶玉夢到警幻後醒過來就透視了貼身大丫鬟襲人都會會心一笑;而對於普通讀書人和識字者來說,能通過《紅樓夢》窺視到貴族階層的生活方式就已經足夠他們“嗨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