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的轻郁手记之「是鲁蛇还是轻郁症患者」

 

在他就读心理学研究所之后,他更加确定他本身就是ㄧ个轻郁症患者

,无误。

忧郁,黏著在他的生命里许多年,也呈现在他的生活里好多年,但是

,他要说的是:他现在依然可以活得很好、很好。

 

 

1213.png

 

1988年3月18日  是鲁蛇还是轻郁症患者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鲁蛇,尤其是在他深度地观察其他人的生命综合表

现之后,他觉得他根本就是鲁蛇,他对鲁蛇的定义如下。

 

ㄧ、缺乏积极的动力。

下周就要考试了,他的疑惑不是来自于对指数率的不解,而是讶异于

隔壁的同学怎么会有动力想要读书?他的积极力到底是打哪来的?他

自己找遍了全身,为什么就是找不出读书的动力?他怎么那么厉害?

他自己怎么觉得什么都不做,才是他自己生命的常态呢?

 

二、对失败有著坚持的预期。

成功,对一个高中生的定义是什么?是追到女朋友?还是考试前三名

?还是成为父母的骄傲?他发现以上都不是他能做到的。他老是觉得

美少女看不上我,他索性先放弃比较安全。考试前三名根本就是个梦

,于是屡屡在考试前就先行宣布放弃。父母哪有时间来关照我这条鲁

蛇?还是让他们知道这条鲁蛇还活著就好了吧。

 

三、没有目标与方向

周ㄧ到周六准时上下课,周六下午到周日就到处闲晃,没有勇气学习

李同学翘课去哪里玩玩,也没有同伴相约周末一起活动。天呀,这根

本就像是一只被固定的时间表拉起来的木偶,只能随著被安排好的时

程,一步步地被鲁蛇下去。问他的未来,他没想过,问他的目标,他

好像一直再变。

 

四、自我放弃是最佳模式。

没有活力,没有期待,他只好选择放弃,至少,放弃是最安全的。

 

一个高中生可以把生活过成这样,不是鲁蛇,那会是什么?

 

直到后来学了心理学之后,他自己对当时很鲁蛇的他有了其他的诠释

。他一直是个轻郁症的患者,缺乏生命的动力自然在生活里表现得像

条鲁蛇,但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失败。

 

在以后的几年里,他为了要克服轻郁带来的负面感受,他做了很多的

努力,他只想证明:他不是鲁蛇,他只是个忧郁青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