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王莽是一個失敗的改革家,而失敗的代價就是他的生命。王莽雖出身於外戚家族,但自幼喪父,與其他恃貴而驕的王氏子弟不同,他恭儉愛人且勤勞好學,又拜儒學名家陳參為師,深受儒家文化薰陶。後因其伯父王鳳病重之時,王莽日夜照顧,使王鳳深受感動,遂將王莽推薦給了朝廷,從此王莽憑藉著自身聖人的光環在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

西漢末期,人口不斷增長與土地兼併的矛盾日益突出,導致大量流民產生,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而西漢的今文經學不能解決當時的難題,所以王莽便想從古文經學當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西漢打造成堯舜那樣公天下的時代。

經歷一番曲折後,王莽在舉國臣民的擁護下代漢立新,然後開展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由於歷史的侷限以及改革的操之過急,導致天下更加混亂,然後天下羣雄並起,一舉滅亡了新朝,王莽慘死於亂軍之中。

王莽的改革雖然失敗,但他那種勇於探索和嘗試的精神值得世人肯定,而且他的改革也為後人提供了借鑒和教訓,應當說王莽的改革對中華民族而言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王莽生性善良,孝順父母,入朝為官以後經常關心百姓生活,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一些列舉措讓他在民間積攢下了很好的聲譽。王莽上位以後推行新政,為瞭解決日益嚴重的社會矛盾,推行土地、貨幣以及商業改革,不過改革過於急躁,不切實際,違背了現實規律。他外戚的身份篡位,為當時社會不能忍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