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糉

前幾天和噗友賴史以物易物交換禮物,得到迪化街佳興粿行的南部糉一串,第二天中午即蒸來喫,咦?竟然跟往常喫到的南部糉不盡相同。印象中,以往喫到的南部糉口感偏軟爛,跟北部糉比起來,我還是習慣北部糉,畢竟我是臺北人嘛!不過,這回兒喫到的南部糉意外地有點像北部糉,沒那麼濕軟,同時餡料非常入味,感覺比較偏北部糉的口味,喜歡!這陣子喫到的糉子裡,就屬它第一名。

 

小時候,外婆、大舅媽、老媽和烏來大姑媽包的糉子我都喫過,印象最深的好像還是大姑媽包的糉子,因為有鹹甜各種口味,老爸很喜歡喫;鹹糉裡頭有的會包蚵乾,小時候對蚵乾沒啥意見,只覺得好好的青蚵幹嘛曬乾來喫,應該喫新鮮的不是嘛?前幾天看到有人說蚵乾是曬乾的淡菜,想想,滋味還是不一樣吧?青蚵比淡菜美味多了,曬成乾自然也還是青蚵做的蚵乾好喫啊!

 

大姑媽除了鹹糉、鹼糉外,也擅長做各種粿:紅龜粿、鼠麴粿、紅豆粿、芋頭彎…樣樣都好喫,長大後再買外面現成的來喫就發現:和姑媽做的完全不能比,姑媽用料實在,絕不偷工減料,那種古早滋味,如今難再現。

 

開始工作後,大江南北各種口味的糉子也都嚐過:從當年新同樂的荷葉裹蒸糉、四喜的湖州糉、紅豆糉到臺灣南北各地平常就能喫到的各種糉,軟爛酥鹹甜香Q…根本天天都可以是端午節!好啦!要上樓去忙了,前面講那麼多廢話,其實,只是要跟大家說:「端午節快樂!」X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