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是萬病之因,寒濕是萬病之源。

陽虛九大原因(續):

第五個方面就是工作的煩勞,工作的煩勞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大特色,大家說煩不煩,勞不勞啊!現在都是夜以繼日的忙,一年要交幾個論文,申報多少成果,要臨牀,還要上課。我們講課煩勞,你們聽課也煩勞。「陽氣者,煩勞則張」張就是往外啊!尤其是到了晚上應該內收,應該回歸本位。可是,一勞就不能歸位,不歸位就慢慢地耗散。

:工作的煩勞,既有生理上的疲勞,也有心理上的煩惱。現代人勞力之外更加勞心,是特別損耗陽氣的。以前聽說日本人太忙會「過勞死」,近幾年國內也常常耳聞了。生活需要奔波,也需要停下來享受,中醫最講究要勞逸結合,應該定期放鬆一下。但是這种放松並不等於睡懶覺,也不等於跟著旅行團去外面跑,一定要身心放鬆纔有利於恢復精力。

第六個就是房事。這是當代的一大問題,過去這個很單純,房事限於夫妻之間,從佛教上講,叫正淫。居士有五戒,不殺生,不喝酒、不偷盜、不妄語、不淫邪。不出家,沒有當尼姑,是可以淫的,但只限於夫妻之間,不能胡來。可是現在,滿地都是淫邪,這個太方便了,不是好事啊,這一點老子早就提出來了,「不見可欲,是民心不亂」。情慾這東西,最好不見,可現在行嗎?到處都是可欲的廣告,抬頭可欲,低頭也可欲,除非你閉上眼睛。你說心亂不亂,心把持不住,就會耗傷陽氣,多少陽氣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消耗的。很多年輕人的身體就是這樣被糟蹋的。

:雖然政府特別重視掃黃,禁止傳播淫穢,打擊賣淫嫖娼。但是西方和島國從網路蔓延過來的東西太多,太雜,很難完全控制。而且網上和現實生活中各種擦邊的專門吸引眼球的內容,都在挑逗年輕人的慾望,禍害不小。臨牀上不孕不育的人越來越多,部分與此有關。

接下來就是作息。古時候,講天人合一,就是物隨陽而出,人也是一樣。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就叫「因時之序」這個序很重要,但是現在很難做到了,大家晚上幾點睡覺?有沒有七八點、九十點睡覺的,我看十一點睡的都很少,十二點、一點、二點是現代人正常的作息方式。陽氣當入而不能入,這就叫非時之序,他的影響是很大的,人體的陽氣這時要歸根了,歸根的目的是什麼?就是陰陽交濟,這個時候你不睡,陰陽交濟不成,尤其是子時,陽氣沒法歸根,就像牛郎織女,盼郎郎不歸。陰陽沒有交媾,怎麼化生精,陽為什麼要歸根呢?因為上面是陽位,下面是陰位,陽到陰位來就是為了交媾,陰陽交通了,天地才能交泰。才能生生不息。所以《內經》講因時之序,人與天地相參,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我聽劉力紅說過,上海有一位按摩師,叫陳玉琴,他的影響力已經到了海外,他在按摩上有一套寶貴的經驗,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並提出了很重要的兩條保健方法,一個就是要敲打兩側的膽經,一個就是要早睡。我認為這兩個方法很好,簡單明瞭,儘管他自己做了很多解釋,但用中醫的思想歸結起來,就是扶陽。早睡早期是為了更好地收藏,敲打膽經是為了讓機體的陽氣更好地生髮。收藏是扶陽之體,生髮是扶陽之用。他的方法關乎到了陽氣的體和用,所以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談到早睡早起,使我聯想到了當前的教育,現在的教育,幾乎沒有一個小孩能夠早睡。尤其是到了高中,更加沒有辦法。所以現在學生的身體狀況,確實令人擔憂。小學開始就這樣,初中加一層,高中又加一層,有時候十二點都做不完,還得開夜車。毛主席曾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把本錢丟了,考上北大、清華、哈佛又有什麼用?所以我想,有些國外的敵對勢力想來顛覆你,其實只要拚命地說你教育好就行了,就會達到顛覆的目的。西方的教育什麼樣,大家可以考察一下,為什麼現在小孩愛出國上學,就是為了逃避這樣一種教育制度。每一位搞中醫的人都應該呼籲,負起責任,再不能這樣惡化下去了,繼續傷害孩子,要為中華民族的未來負起責任!否則,他們的健康就會被毀掉,這是可以看到的事實。現在普查,從小學到高中學生的身體都很糟糕。我認識一個在中醫上很有見地的醫生,他從小學開始就讓兒子遲到,開始還給兒子寫假條,後來跟班主任熟了,說明這個厲害,假條也不寫了。大家都知道,小孩是純陽之體,所以不需要怎麼鍛煉,呵護陽氣就行了,怎麼呵護,睡覺就是最大的呵護,就是說小孩睡覺一定要很充足,這樣他的身體就會健壯起來。他每天督促孩子一件事,就是早點睡覺,其他的一概不管。小學時很糟糕,但是到了初中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尤其是到了初二,他根本不需要鍛煉,體育都是班上前一二名,跳高、跑步樣樣都行。這說明什麼?體質好啊!足足地睡了六年,這是什麼概念,等於好好養了六年的陽氣!他能不茁壯成長嗎?後來學習成績也慢慢上來了,也是班上一二名。這是個個例,說明瞭什麼?希望大家認真思考。

:熬夜是一個普遍問題。工作、娛樂,都是很多年輕人不得不熬夜的藉口,他們覺得自己身體尚好,可以抗一抗,週末休息可以補補。過去傳統中醫認為不睡覺主要耗傷陰液,其實陰和陽是一起消耗的,而陽氣才更難補充恢復!對於這些人,我有一句話送給他們:熬夜就是熬命!要想身體好、壽命長,千萬別熬夜!

再下來一個就是心性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人體的疾病不外乎三種原因引起的,外因、內因、不內不外因。其中內因很重要的就是心性因素。為什麼心性會導致病呢?這一點《內經》講的很清楚,在《素問.靈蘭祕典論》中談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是主神志的,有關心性的一切都有心來主宰。心性的因素可以直接影響到心、影響到神明、當然也會影響到十二官,因為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嘛。

:我的理解,心性因素應該主要和情緒有關。近些年整個社會都特別心浮氣躁,很多人都是壓力過大,焦慮、苦悶等負面情緒很多,煩躁失眠非常普遍。適當的壓力是有好處的,但是過大的壓力使人過分緊張憂慮,是陽氣耗損的因素之一。其實也就是中醫講的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任何一種情緒過度,都會對臟腑的氣血運行產生不良影響,進而消耗陽氣。

上面我們談到了導致陽氣耗損的八個因素,這裡想補充一個方面,就是自然格局對人身的影響。《內經》裏說,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四時的變化,天地四時格局的改變,必然會影響到人體的改變。那麼現在天地四時是怎樣的改變呢?從大的方面看,我們的地球在被污染,為什麼被污染呢?因為工業化、城市化了。現在地球在逐年變暖,進過藏的人都知道,過去進藏,即使是夏天去,也能看到白雪皚皚的山,可是現在呢?即使隆冬進藏,雪山也不多見了。雪山不見了,地球變暖了,那麼這個變暖是實火還是虛火呢?需要我們診斷。這個熱從哪兒來的?很清楚,是從地球內部來的。石油也好,天然氣也好,煤炭也好,都是從地球內部來的,地球內部的陽氣就像人的元陽一樣,本來是應該潛藏的,可是我們把它翻出來了,用來燒鍋爐,開汽車。這樣以來,上面的熱多了,下面的熱越來越少了,上熱下寒,這就是地球的格局。回到人身上來,現在十個人九個有火,隨便喫一點煎炒的東西,就會喉嚨痛,臉上起泡,其實這就是地的格局的影響。老子不是人法地嗎?自然地格局一定會影響到人的身上來,這就需要醫者有清醒的頭腦,能夠把握天地的變化。《內經》反覆強調:「治不法天之要,地之理,則災害生矣。」以上我們實際上談的就是天紀、地理,如果不知道這些,治療上就會出現問題。現在很多醫生抱著寒涼不放,差的就是這層東西。

:人為什麼會上火,為什麼現在「上熱下寒」的人越來越多,我以後會再專篇論述。但是今年夏季的炎熱超乎以往,全球變暖的趨勢非常明顯,確實對人體極為不利。一方面熱必然多汗,陽氣隨之耗散;另一方面熱使人貪涼,陽氣受損更為嚴重。

最後:盧崇漢老師講的這損耗陽氣的九大因素,真實存在,發人深省!但我認為還有兩個因素是他沒講到的,也很重要:

一是夏季的空調。夏季溫度太高,也耗損陽氣,適度使用空調,抵禦炎熱酷暑,是有益的,但是這個度應該也是因人而異的。現在夏季所有的空調溫度都偏低(即使是26度也偏低,我即使開也多在28度或以上),而人體已經因為高溫,毛孔大開,陽氣過度耗散,一來寒氣易於入侵,二來本應隨汗液排出的濕氣則存留於內。如果正氣較弱,或許當時就發作所謂「空調病」;如果正氣尚足,此二邪則可能成為將來罹患各種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二是不合適的運動。注意我說的是「合適」,而不是「合理」。因為「理」太多,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運動是非常需要講究科學性和針對性的,合理適當的運動肯定有益,而運動的方式和強度對個體是否合適,需要多方面全盤考慮。現在很多人缺乏運動,把工作勞累當成不運動的藉口,陽氣得不到生髮而萎縮,氣血運行不暢,是肥胖等很多代謝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但是一味的強調多運動也是錯誤的,還要注意循序漸進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比如游泳是很好的運動,但濕氣重和陽氣虛的人可能並不適合長期游泳。很多人在劇烈運動後不去保護擾動升散的陽氣,喝涼水,洗涼水澡,更加重了陽氣的消耗!最近朋友圈被今年美國的運動指南刷屏了,運動確實很重要,但是正如前文已經提過,中國人的體質和外國人是不一樣的,不要盲目的追求「有氧」、「中等強度」的運動。相比之下我更推崇中國人自己發明的運動: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希望我也能打通「任督二脈」,增強體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