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灾至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净化后的含氚水,仍无法成功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物质。(法新社)

2018-08-20 10:28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日本《共同社》报导指出,日本福岛核灾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净化后的含氚水,未能成功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物质,仍有残留。当中还有放射性物质半衰期长达约1570万年的物质。

报导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净化后的含氚水,被测出放射性物质含量超过废水排放的法令标准值,半衰期约1570万年的碘129为每公升最大含量62.2贝克,超出了法令标准值9;半衰期约370天的钌106最大值92.5贝克,逼近标准值100贝克;半衰期约21.1万年的锝99最大为59.0贝克(标准值1000贝克)。

本月底日本政府将进行听证会,针对含氚水处理方式进行讨论,包括排入海、注入地层等5个选项,其中排入海和排入大气对社会影响期间较短,官方可能会选择排放入海,届时可能先将含氚水稀释后再排放,残留放射性物质将被稀释到标准值以下。

报导认为,此举可能冲击当地渔业,日本政府势必要有更详细说明。日本政府目前仅针对福岛第一核电厂持续积存的含氚水进行研议,但对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则是几乎没有加以讨论。

此外,外界对于东电的处理方式提出质疑,认为核污水净化前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可能更高,但东电却表示没有详细统计;至8月为止,保管的含氚水数量将达到92万吨,但东电称对680个储罐各自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也表示「没有调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