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武志紅

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都認爲,每個人都有兩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是1歲半到3歲時,其標誌是,孩子總是說“不”,“我來”。

如果父母想控制他們,他們會鬧得很厲害。(略有不同的是,精神分析認爲,第一個叛逆期從6個月大時就已經開始了。)

第二個叛逆期,是青春期。

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滿了他們的心智還不能很好處理的荷爾蒙,因此很容易顯得躁動不安。

很多心理諮詢師都說,給青春期的孩子做諮詢非常不容易,因爲他們太想什麼事都是自己解決了。

所以,他們對別人進入他們的心靈,甚至還去指導他們,會非常敏感。

處於這兩個叛逆期的孩子,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都是處於嚴重的冒犯與背叛中。

他們會傾向於縮小父母對自己的價值,誇大自己的力量。

真受挫後又發現,其實自己還是挺需要父母的支持的,但他們輕易又不願意放下自己的自戀,特別是青春期。

如果父母還想對孩子施加“高壓”,孩子可能會爆發很嚴重的反抗

貳壹

我們需要認識到一點,所謂“叛逆”,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爲想做自己,所以這並不是一個需要矯治的錯誤。

如果父母想收穫一個充滿激情和創造力的孩子,就需要鼓勵和支持孩子做自己。

就是尊重孩子的空間,讓孩子在他的空間內按照自己的規則來。

這兩個叛逆期,可以說孩子都是在積攢力量,爲了更好地進入下一階段的競爭中。

第一個叛逆期結束後,孩子就進入了俄狄浦斯期。

這個階段的主題就是與同性父母競爭異性父母的愛與關注,這是一個巨大的冒犯。

孩子需要在3歲前從與媽媽的關係中,獲得足夠的支持與鼓勵,確信他可以做自己,然後纔可以在這個時期展開自己的競爭,雖然競爭對象和競爭目標就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孩子在3歲前叛逆一直被打壓,被教導聽話,與媽媽建立了超黏稠的關係,就難以在俄狄浦斯期展開競爭,孩子的生命力就會被“悶”住了。

這個時期,規則與空間並存,孩子有自己的空間,需要父母對此給予尊重和支持。

也就是說,在基本規則存在的基礎上,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

你可以去淋漓盡致地展現你的競爭欲,去親近異性父母,但同時你要知道,爸爸和媽媽纔是伴侶,而你只是個可愛的小寶貝。

第二個叛逆期結束後,一個人就成年了。

他進入了徹底真實的人生遊戲中,要去創造自己的生活空間和工作空間,選擇自己的人生。

可是,當下有無數家長對孩子都表現出一種期待:

中學不要戀愛,大學也不要戀愛,因爲要以學業爲重,等孩子大學一畢業,就要立即戀愛,然後結婚生子、傳宗接代。

在這種期待中,父母只教導孩子爲了實現某種目的而參與競爭,卻沒有允許孩子有個性化的熱情與創造力。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給孩子叛逆與冒犯的空間,甚至都不會有生命力揮灑的空間。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人,如何能創造自己的生命空間,擁有獨立的自我,真正地做自己呢?

有一句話,我第一次聽到,便十分贊同和喜歡:

“偉大,總是從冒犯開始。”

因爲偉大總是要創新,而創新就意味着要去破壞舊的事物、冒犯舊的規則。

如果我們總是尊重已有的事物,偉大的新事物就不能產生了。

就連我們看到最簡單的事物,也都需要叛逆與冒犯。

實際上,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在他們的領域有所作爲,也正是因爲他們有直面最簡單事物的勇氣。

所以,作爲父母,允許你的孩子叛逆吧。

給予他你足夠的信任,陪伴與尊重,不要抑制他們的天性和創造力,再耐心等等,你會看到孩子更優秀的那個瞬間。

-朗讀者-

山西傳媒學院 | 焦博文

座右銘:人間值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