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渦輪+雙離合/CVT的時代,可能幾年後還會變成電動時代。自吸+AT的組合的確少了很多了,但由於技術成熟,不少消費者還是願意選擇這一動力組合。

外資品牌的話,豐田用自吸+AT比較多。2019款凱美瑞的確把2.0L車型的6AT換成了CVT,但是2.5L汽油車型依然用的是8AT變速箱,不管是平順性還是燃油經濟性都很出色,並且保值率很高。唯一的缺點是價格相比同級車型要高一些,而且優惠較小。

此外,榮放2.5L車型、亞洲龍2.5L車型、雷克薩斯ES 2.5L車型、雷克薩斯LS燃油車型等也都是自吸+AT的組合。

另外一個自吸+AT的死忠是馬自達。馬自達3昂克賽拉、馬自達6阿特茲、CX-3、CX-4、CX-5、CX-8,全系車型都是採用的6AT變速箱,發動機則提供了1.5L、2.0L、2.5L三種排量。馬自達旗下車型的優點是顏值高、操控好,6AT變速箱調校得極為出色,甚至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部分車型動力不足的缺點。但缺點是大家都知道的空間小,另外終端優惠也不大。

當然了,還有大眾的1.5L+6AT、雪佛蘭/別克的1.5L+6AT、福特的1.5L+6AT、現代/起亞的1.4L/1.6L+4AT/6AT。基本都用在入門配置之上,動力性一般,但比較省油,家用還算合格。

自主品牌用自吸+AT的車型就很少了,最具代表的是長安。逸動DT用的是1.6L+4AT、逸動和CS35PLUS用的是1.6L+6AT。不過,隨著長安藍鯨動力的發布,逸動和CS35PLUS也都增加了1.4T+7DCT,未來也會逐漸變成銷量主力。

所以,如果中意自吸+AT的組合,就趕快下手吧,未來只會越來越少。畢竟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格,大排量自吸難以存活,小排量自吸動力不足,最終還是會被渦輪和電動車替代。


現售的八代凱美瑞低配車型是2.0l自然吸氣發動機,18款還是愛信6at變速箱,19款已經換裝了cvt變速箱,八代凱美瑞的高配2.5l車型搭配的是8at變速箱。為了節約製造成本,19款凱美瑞的低配2.0l車型換用cvt變速箱也無可厚非,畢竟十代雅閣和新天籟也是這麼做的,比如國外的雅閣是9at。

cvt變速箱的賣點是平順舒適,當然低速時也照樣會有頓挫,不過,cvt變速箱冬天有冷保護,還容易產生嘯叫般的異響,相對來說,使用上不如at變速箱省心。

一般來說,使用cvt的大多都是日系車型,其它車系用cvt變速箱的,也有,但不多。

至於現在還有哪些自吸加at變速箱的車型?嗯,如江河之水,不能一一例舉,只說下知名度比較高的。

大眾的自然吸氣車型的自動變速箱都是愛信6at,比如捷達1.5l、polo1.5l、朗逸1.5l、寶來1.5l、速騰1.6l(18款)和高爾夫1.6l等車型,當然斯柯達的自然吸氣也是一樣,比如明銳和昕銳等。畢竟斯柯達是隸屬於大眾的二線品牌。

因為發動機的原因,新天籟的2.0t渦輪增壓車型,其實一直沒能成功上市正式發售,所以現售的新天籟都是2.0l自然吸氣車型,當然,它的變速箱是cvt。不好意思,跑題了!

嗯,馬自達車型都是自然吸氣發動機,搭配的都是馬自達自家的at變速箱,比如阿特茲和昂科塞拉等。

韓系車方面,現代和起亞的自然吸氣車型,也是用的at變速箱,比如現代領動、朗動和起亞k3、k2等車型。

國產車的榮威、帝豪等車型,也有使用at類的自動變速箱。

還有法系車的自然吸氣車型,也是這樣。

通常,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最大扭矩比不上渦輪增壓發動機,也就是說不如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強勁提速快,所以普通的自然吸氣車型用at變速箱就可以,而大眾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和最大扭矩轉速跟自然吸氣發動機相比,有著顯著的優勢,這時再用愛信6at之類的at變速箱顯然就不合適了,比如大眾ea888系列發動機搭配的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可以承受380的最大扭矩,而大眾ea211系列的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比如朗逸的1.4t所用的乾式雙離合變速箱,能夠承受280的最大扭矩,就是它們這兩種車型的變速箱(乾式和濕式),相互換用一下,也不合適,要麼承受不了最大扭矩,要麼就是大材小用。


現在還有沒有自吸+AT的車?實際上這樣的車型還是挺多的,自然吸氣和AT的組合能夠帶來較好的行駛平順性並且兼顧一定的駕駛樂趣,下面我們就推薦幾款這樣的車型。

自主代表 長安逸動

在吉利、長城、奇瑞等品牌紛紛奔向雙離合的懷抱後,長安是國產汽車品牌中較少的堅持採用AT變速箱的品牌,這主要是因為長安沒有自主研發變速箱,主要採用愛信的AT變速箱,長安逸動就是這樣一款代表車型。逸動採用了愛信的第三代6AT手自一體變速器,這款變速器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輕量化設計、變速箱齒比綿密且寬泛、更加的散熱性能以及終身免維護的耐用特性。1.6L+6AT的組合兼顧了行駛平順、燃油經濟性,是這個價位一款不錯的家用車。

日系代表 馬自達昂克塞拉 豐田亞洲龍

在渦輪增壓和雙離合大行其道的今天,豐田和馬自達是兩家與眾不同的廠商,其中豐田為了追求質量穩定性,在走量車型上採用自吸發動機,豐田亞洲龍燃油版車型採用了2.5+8AT的組合,其中2.5L發動機綜合熱效率達到了41%,8AT變速箱來自於愛信,這套動力組合動力平穩線性並且燃油經濟性不錯,可以說非常適閤家用。

與豐田不同,馬自達為了追求駕駛樂趣,旗下車型大多採用自然吸氣+AT的組合,昂克賽拉就是其中代表,創馳藍天技術讓這套1.5+6AT的組合,燃油經濟性十分出色,這款變速箱也是20萬元以內最好的兼顧了平順性和駕駛樂趣的變速箱之一。

德系代表 大眾速騰/朗逸等

大眾的低端車型仍然採用自然吸氣+AT變速箱的組合,例如大眾朗逸PLUS採用1.5L+6AT的組合,1.5L的發動機能夠輸出85kW/

150N.m

的動力,整體來看家用代步勉強夠用,這套動力組合成熟省油穩定故障率低,如果預算有限又對動力要求不高可以考慮。

美系代表 福特福克斯、別克威朗、雪佛蘭科魯茲

美系的入門車型基本還都採用自吸發動機+AT變速箱的動力組合,除了全系三缸發動機的英朗。福克斯、威朗、科魯茲這三款車入門動力都是1.5自然吸氣發動機,配上6AT的變速箱。動力總成成熟,平順,能夠滿足一般家用需求。


邁騰的雙離合挺好的,開起來感覺挺好。可靠性的話不敢亂說,比AT是差一點,但那也是跟豐田這種做的比較成熟的AT比,跟CVT比的話差不多的。

特別大眾經過了前面幾年的教訓,現在的雙離合變速箱調校的很不錯了,可以說獨一檔,除了那些性能車上的雙離合,其他廠商的還真比不上大眾。

中級車的話,豐田凱美瑞仍在使用自吸+AT這種組合,2.5L+8AT動力、油耗都過得去,但是頓挫比上一代6AT明顯些。2.0L+6AT組合可靠性不錯,但是動力勉強說個夠用吧,有點弱了,而且CVT變速箱能做到更低的油耗,所以以後豐田會把變速箱換成CVT。

還有個亞洲龍,汽油版也是2.5L+8AT的組合,低配20.88萬是很值得,可惜暫時買不到……

除此之外還有個阿特茲,馬自達這個廠家比較軸、比較倔、比較死心眼,認準一樣東西容易堅持下去。它這套2.5L+6AT的動力總成確實很出色,動力、平順、換擋邏輯、油耗都非常出色,但還是2.0L還是動力弱了,有點乾嚎不走的感覺。

自然吸氣加AT這個組合,優勢不用說,劣勢太明顯了。大排量費油、小排量沒勁。成本、體積加上環保法規,這些問題在一起足以讓廠家逐漸放棄這一組合。大眾現在在緊湊型、小型車上面使用這個組合,不過問題是一樣的,動力弱、調校差,實際開起來感覺比同款渦輪+雙離合差遠了。


「汽車概況」作為一個專業的汽車平臺,只講專業的汽車知識!現在就分析一下汽車動力系統發展趨勢,現在日系車,大部分都用CVT變速器,包括豐田,日產,本田,似乎這種趨勢隨著日系車的銷量增長,讓人已經忘記了還有AT的存在,但在高排量自吸發動機領域,日系車還是沿用AT變速器!並且除了日系車,大部分車系自吸發動機都是配備AT變速器的!

大眾1.6L/1.5L配備AT變速器,現代1.6L/1.4L/1.8L/2.0L等都是配備AT變速器,別克等美系車也是如此配置,這又怎麼說自吸的車都配備CVT的變速器呢?如果你這麼感覺,我只能說,你關注的大部分都是家庭版日系車,不過也對,畢竟日系車在中國銷量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CVT變速器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主要是現在國6出臺,加上國家施行的企業油耗積分制度,各大車企都想降低油耗,而CVT正好迎合了這個趨勢,CVT變速器價格低,結構簡單,同時油耗也低,所以這有利於降低汽車成本,有利於降低油耗!

而我還是更喜歡AT變速器,畢竟AT變速器換檔平順,穩定性較高,可傳遞較大扭矩,對於CVT,雖然駕駛性比較平順,但早期容易打滑,現在也是開起來沒勁兒,對於山區路況爬坡行駛及其不合適!而DCT又出現換檔頓挫現象,比較來比較去,還是AT讓我放心!

現在畢竟除了日系車,大部分自吸還都是配的AT變速器的!我們還是可以買到自吸配AT車輛的!

「汽車概況」作為專業的汽車平臺,只回答專業的汽車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雖然渦輪增加給人的感覺是扭矩、馬力都相當給力,但現在仍然有自吸的車車,這些車車或採用AT變速箱、或採用CVT變速箱,從馬路上的保有量來看,題主所說的自吸+AT的車確實還不少呢。

日系車是典型的「自吸派」,比如豐田、馬自達、日產等品牌,在目前一片渦輪的情況下,仍然堅定的走著自吸發動機的道路,著實不易。比如豐田的凱美瑞、雷克薩斯ES、雷克薩斯LS、亞洲龍、普拉多等車型,馬自達的阿特茲、昂科塞拉、CX-5、CX-4、CX-8等、日產旗下的英菲尼迪Q50、QX80、QX70等車型,都有採用2.0~3.5L的自吸發動機,匹配6AT、8AT的變速箱。

還有一部分自主品牌,比如長安、一汽等,與日系的馬自達或者豐田有著合資背景,在生產發展的同時,技術上吸收了日系發動機的優勢,開發出自己的自吸發動機,並且匹配愛信原裝的AT變速箱,有著較低的成本和不錯的口碑。比如長安逸動、CS35、CS35PLUS、逸動DT等,一汽奔騰B70、奔騰B30、奔騰X80、森雅R7等車型。

當然了,既然題主問「還有沒有自吸發動機」這個問題,說明許多品牌正在用增壓發動機逐步替代自吸發動機,因為除了獲得出色的動力外,又能保持著不錯的油耗經濟性。大眾旗下有著1.5L、1.6L等自吸發動機還未被淘汰,他們搭載在朗逸、速騰、寶來、高爾夫、polo、斯柯達明銳等車型上,還能買的到2018款的自吸+AT車型,2019款的新車子好像已經被增壓、DCT等取代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汽車廠商如法系的標緻雪鐵龍公司,近幾年發動機技術的發展較為遲滯,市場上有不少都是古老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比如標緻308、雪鐵龍C3-XR、C4世嘉、愛麗舍等車型,不必為之惋惜,反正法系車也快要出局了。

作為堅定走自吸道路的代表——豐田、馬自達,不時的再秀自己的發動機技術,比如馬自達的「創馳藍天」,聽起來就很高大上,又節能又高效,更加如魚得水。所以,如果需求自吸+AT的車子,首選這兩個品牌吧。如果預算有限,可適當的考慮自主品牌,比如長安、吉利、一汽等旗下很多自吸+AT車型,也都很不錯的。

以上原創內容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要了解更多汽車技術、資訊等方面知識,請關注「有車時光」。


現在渦輪發動機+雙離合或者CVT是主流,但是自吸+AT的車型還是有很多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自吸發動機可靠穩定,加速線性,尤其大排量自吸,後段加速穩重有力,這是小排量渦輪不能比擬的,而AT變速箱也是變速箱種類中最為均衡的,可靠性高,小毛病少,正常使用一般不會出問題,兩者搭配也可以稱之為黃金動力組合。

現在自吸+AT的車型也不少,比如國產品牌中的逸動,1.6L自吸+6AT,國六標準。

大眾朗逸的1.5L+6AT。

日系的自吸多點,凱美瑞的2.5L自吸+8AT。

亞洲龍的也是2.5L+8AT。

馬自達阿特茲的2.0L/2.5L+6AT。

CX4和CX5和阿特茲的一樣。

昂克塞拉的1.5L/2.0L+6AT。

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桑塔納的1.5L+6AT,逸動DT的1.6+4AT等。

現在自吸的車型越來越少,小排量渦輪搭配雙離合或者CVT越來越多,兩者各有千秋。自吸+AT現在依然收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還有很多車型,歡迎大家補充。


買了cx4不後悔,誰說動力不足,都是不懂開車的,那種質感其他車真難找


當然有啦!馬自達全系都是!


馬自達的車真的好用好開,我的是Cx-5,至於空間我覺得完全足夠,昂克賽拉就算了,後排那是擠不叫小,Cx-5我覺得缺點就是噪音稍微差了點,我是二代的,不過換了米胎也好了很多,新一代的Cx-5隔音說是好一點,具體沒去感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