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前不久,浙江溫州鹿城區市場監管局接到一起舉報,舉報人陳女士反映,自己購進了一批進口瘦身果蔬飲料打算代理銷售,可是送給朋友黃女士試喝後不久,黃女士就出現了厭食、心慌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陳女士打算代理的馬來西亞瘦身果蔬粉,一套包含三種口味,用量爲一個月。陳女士告訴記者,這款瘦身果蔬粉是她偶然間在一個微信名爲“馨丹”的朋友圈中看到的,介紹中宣稱這款果蔬粉爲“馬來西亞原裝進口,由百分之百純天然草本和植物原料製成,無副作用”,而且“不用節食,連續喝一個月就能輕鬆減重十幾斤”。

通過微信聯繫上賣家後,雙方簽訂了一份代理購銷合同。因爲涉及進口食品,合同中除了約定好價格和購銷數量之外,陳女士還要求賣家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質量標準要求並提供合法手續。”

既然是天然果蔬飲料,平時身體健康的黃女士喝完後,爲什麼會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承諾馬來西亞原裝進口,卻一直見不到報關單、衛生證書等進口憑證。接到舉報後,市場監管人員首先對涉案的這批果蔬粉進行了初步查驗。

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程賢文:它所有的包裝都是外文的,沒有任何中文標識,因爲我們國家食品安全法,如果是進口食品必須要標明中文標籤,包括名稱、進口商,這些之類都必須標明的,所以說它這個產品一看就是說是屬於一個禁止在市場上流通的一個食品。

宣稱純天然 檢測含有違禁藥物

隨後,市場監管人員對這批果蔬粉進行了抽樣送檢,結果經檢出了禁藥。專家告訴記者,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飲用,可能會給肝腎、心腦血管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市場監管人員隨即對這批貨物進行了抽樣送檢,結果三種口味果蔬粉中有兩種被檢出含有違禁藥物成分西布曲明。

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葉洪康:打着所謂減肥食品,果蔬飲料,水果蔬菜的提取物,讓(消費者)誤解吃這些東西就可以減肥的,其實它裏面的成分除了(違禁藥)西布曲明之外,無非就是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其實短期內達到減肥的效果,就是這個所謂的非法添加藥品的一種作用,其實它是對人體健康是有損害的。

西布曲明 國家嚴禁生產銷售使用

據記者瞭解,西布曲明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可通過抑制食慾達到減肥的效果,曾在醫學上主要用於輔助治療肥胖症。但是作爲藥物上市後,衛生部門監測發現,相當一部分患者服用後出現了口乾、頭暈、血壓升高、心跳過速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嚴重者還出現了心腦血管中風、肝腎功能損害。

由於使用減肥輔助治療藥物西布曲明可能增加嚴重心血管風險,減肥治療的風險大於效益,2010年10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決定停止西布曲明製劑和原料藥在中國生產、銷售和使用。

追查貨源 抓獲主要嫌疑人

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隨後聯繫了當地公安部門,辦案人員在調取了物流和轉賬信息之後發現,這批所謂馬來西亞原裝進口果蔬粉的發貨地並不是馬來西亞,而是浙江台州。

據當地物流公司反映,這批果蔬粉是從一個住宅小區裏發出的,發貨人姓張。在快遞員的帶領下,辦案人員很快就找到了張某的住處。在張某家的車庫,辦案人員查獲了涉案的索拉牌果蔬粉3萬多條。

除此之外,辦案人員在現場還發現了一款標稱BCD juice的新品牌果蔬粉,這個BCD juice也是由三種口味組成,除了成品果蔬粉之外,現場還存放有大量標稱bdc juice牌包裝盒和包裝袋。

經查驗發現,這些標稱bcd juice牌的果蔬粉,外包裝上同樣也沒有任何中文信息。爲進一步確定案件性質,辦案人員對現場查獲的6種果蔬粉分別進行了抽樣送檢。結果,不僅涉案的索拉牌果蔬粉被檢測出西布曲明,標稱BCD juice品牌的兩種口味果蔬粉也被檢出含有違禁藥西布曲明。

辦案人員告訴記者,雖然索拉和BCD juice看上去品牌和包裝截然不同,但是兩款產品的內容物實際上是完全一樣的,都是張某通過非法途徑從馬來西亞購進的。另據記者瞭解,馬來西亞在2010年也已經禁止了含有西布曲明的產品在市場上流通。

辦案人員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張某、許某夫妻二人以400到500元的價格通過非法渠道從馬來西亞購進添加有禁藥的散裝果蔬粉,其中一部分加貼索拉標籤,以540到800元不等的價格批發給溫州下家,每套賺取差價100到300元不等;剩下的部分委託國內印刷廠印製標有bcd juice品牌的包裝,在其一樓倉庫內進行分裝、塑封后組成三件套成品,最終通過微信以一千八到兩千五百元不等的價格銷售到消費者手中,保守計算每套直接獲利在千元以上,短短一年半時間內累計銷售額達兩千餘萬元。

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分局胡亦豪:目前來看她主要是通過一個微信、淘寶上有相關網店 但是主要還是通過微信,微信上朋友介紹朋友覆蓋的範圍其實是很大的,按照我們目前查證過來,整個銷售網絡應該是多達全國十幾個省市。

發展層層代理 代理商打“活廣告”

就是這樣一款添加了違禁藥物的非法產品,打着純天然的旗號,經過嫌疑人的包裝,層層發展代理,成爲一款網紅瘦身產品,流入不知情的消費者手中。

首先,犯罪嫌疑人將購進的散裝果蔬粉分裝成一個月用量的規格,初次購買時,隨產品附贈水杯和體重秤,請購買者按時記錄體重變化,然後在朋友圈中定期發佈減肥成果,這樣一來無需任何額外的成本就能獲得更多消費者對這款瘦身果蔬粉的關注。

爲了進一步擴大銷路,嫌疑人還利用低價誘惑的手段,極力鼓勵買家成爲其產品的代理微商。而想要成爲代理無需任何門檻,只要願意在朋友圈中推薦產品即可。

爲了宣傳這款非法添加了禁藥的果蔬粉,進一步吸引更多代理加入,犯罪嫌疑人許某甚至還專門召開了所謂的產品發佈會,邀請瘦身效果明顯者現身說法。在一些視頻網站上,記者還能找到這次所謂發佈會的相關報道內容。

就這樣,犯罪嫌疑人一邊大力宣傳這款果蔬粉的所謂神奇瘦身效果,一邊積極鼓勵買家成爲代理微商,短短一年半時間內,整個銷售網絡利用微信等社交平臺迅速向下發展出了至少4級代理分銷商,將這款非法添加有禁藥果蔬粉銷售給了全國不知情的消費者。

犯罪嫌疑人許某和張某因爲掌握貨源,利潤更加驚人,不到三年時間非法獲利已經接近500萬元。

目前張某、許某二人因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對於非法瘦身果蔬產品的具體來源和流向,公安和市場監管部門正在進一步追查當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