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落地,綱要突出科技引領,把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業中心定爲重要方向。灣區各政府和創新創業企業皆已在行動中,爲一探這個世界級城市羣,證券時報聯合人民日報、人民網推出“走進大灣區”系列報道,帶你走進灣區城市,讀懂各地的發展。

  “如果讓我給惠州未來10年畫一個像的話,惠州將會是國內一流城市。”惠州市委書記李貽偉在接受“人民日報全媒體灣區行”採訪團採訪時如此說。

  惠州,位於珠三角核心區,毗鄰深圳、香港,處在連接粵東北和閩贛的重要位置,惠州還是粵港澳大灣區陸地面積最大的城市,總面積達1.16萬平方公里,佔整個大灣區的1/5,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個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城市卻未能充分發揮其全部潛力。在中央謀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惠州的機遇和發展潛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凸顯。

  “小廣東”惠州,慢一步是更大的機遇

  惠州,南邊是海,中間是平地,北部是山區,區內地貌差異非常大。其中北邊的龍門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南邊的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是全國百強區。有人說,從經濟結構、地形地貌和區域發展格局上,惠州就像一個“小廣東”,是整個廣東的縮影。

  圖爲中共廣東省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 (陳青雲/攝)

  回顧過去,李貽偉指出,在改革開放的40年間,惠州屬於發展稍遲一點的地區,尤其是相對廣州、深圳、東莞來說。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廣州這樣的大城市率先獲得了發展。深圳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製造業呈現出“溢出效應”,一些“三來一補”的製造加工業企業逐漸轉移到了東莞,從而推動了東莞的發展。這期間,大部分企業並沒有選擇到惠州“安家落戶”,加之其他的一些因素,導致了惠州的發展相對慢了一步。

  但是李貽偉卻認爲,“恰恰是慢了這一步,給了惠州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

  從全球經濟發展和國內經濟發展的經驗來看,後來者也有獨特的“後發優勢”。先行者積累的經驗,後來者可以借鑑,先行者經歷的教訓,後來者可以避免。因此,後來者一旦發力,其速度往往超出預期,爆發力驚人。

  李貽偉說,惠州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因爲之前的“慢”,所以到目前爲止,惠州還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擁有相對其他城市更多的未開發的空間。從土地開發率看,珠三角其他地區土地開發率基本達到百分之四五十,達到了國際上公認的開發的紅線,如果再開發就太稠密了,而惠州的土地開發率只有10%。

  2019年惠州政府工作報告數據可資證明:通過加大工業用地保障力度,惠州2018年新增了1.15萬畝用地指標,其中71.3%用於工業項目,盤活存量和低效用地1.07萬畝;通過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落實“惠十條”,降低企業成本約202.3億元。

  “香港人非常清楚要到哪裏去投資。對香港來說,惠州是成本窪地,很有投資價值。”據李貽偉透露,不久前來了26個香港企業家,都在尋找投資機會。這說明,大灣區之間的互動,民間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在惠州建設一個香港的‘特區’。香港和惠州有歷史悠久的鄉情,高鐵開通後,香港和惠州之間的距離將縮短了,45分鐘的高鐵加上15分鐘左右的接駁時間,就是一個小時,港惠之間可以形成一小時生活圈。沒有高鐵以前,香港人更多是去深圳,有了高鐵之後,就一下子跨越了原來的模式,使得空間距離變成一個很小的問題了。”

  一線城市≠一流城市,一流城市需具備四大特徵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與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脈相承,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的規劃遠景,爲惠州創造了歷史性機會。然而,要抓住機會實現超車並不簡單。

  李貽偉表示,惠州有幸成爲其中一員,只有全面準確領會黨中央戰略意圖,才能深度對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灣區所向”“三地所長”,做好惠州應分的事,作出惠州的擔當和貢獻。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惠州調研時對惠州提出新使命、新任務:要求惠州以新擔當新作爲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國內一流城市。

  李貽偉認爲,這三大使命、新任務具有內涵的統一性、目標的一致性、路徑的關聯性,最終的落腳點是建設國內一流城市。

  圖爲中共廣東省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右三)、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社長劉磊(左三)、證券時報社副總編輯高峯(右二)、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副社長吳冰(左二)、廣東省惠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開洲(右一)、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記者李剛(左一)合影。 (陳青雲/攝)

  國內一流城市如何理解呢?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呢?

  李貽偉指出,一流城市不等同於一線城市,不是單純地指人口多少、經濟總量大小,而是能否把一座城市的競爭力放到最大,讓各種資源要素使用效率最大化、生活品質最佳化和城市治理能力最優化,以思想大解放創造無限的可能,以改革再提速激活無限的變量,實現破繭成蝶的展翅蛻變。一流城市不一定是“全能冠軍”,但一定擁有自身的鮮明標識,具備“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核心競爭力,把普通做成特色,把特色做到極致,把優勢變爲不可複製,在優勢領域衝擊“單打冠軍”。

  李貽偉進一步指出一流城市需具備四大要素:一流城市必須具備一流的實力,要有一流的綜合實力作支撐,實力就是底氣;一流城市必須創造一流的環境,良好的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也是生產力,資金、技術、項目、產品都可以引進,唯有環境要靠自己創造,尤其是要打造一流的政務環境,通過內外兼修構建一流的軟硬環境,刷新城市顏值,未來的惠州一定會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一流城市必須聚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既包括幹部隊伍,也包括企業家隊伍,還包括教育、衛生等各行各業人才隊伍,用一賢人則羣賢畢至,相一良馬則萬馬奔騰,點燃各類人才期待成長的火焰,方能讓惠州的事業常盛不衰;一流城市必須擁有一流的生活品質,一流的生活品質,不是用來看的,是拿來用的,是每一個人在惠州的切身感受,要以“用戶”的真實體驗來衡量城市的品質。以上這些,都是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應有的樣子。

  李貽偉說,大灣區城市羣裏,香港是很好的表率,香港的經驗很有啓發性。香港是一個以華人爲主的地區,東方文化和市場經濟的融合,使香港成爲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競爭力長期排在世界前幾名。“這實際上就等於給我們很大的啓發、借鑑和參考。倘若惠州能學習香港的發展理念,那麼我們就相對地擁有了優勢。”

  在理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後,惠州該如何行動?李貽偉認爲,現在最主要的應該是學習、改造、提升。用先進的、成功的模式改造自己的現有的模式,讓社會發展上一個新臺階。因此,惠州需要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問題,看清差距,謙虛、蓄力、再奮鬥。

  惠州石化產業要進世界TOP10

  李貽偉表示,與其他城市相比,惠州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要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和佈局,加快推進珠三角大型石油儲備基地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

  圖爲中共廣東省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右)、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社長劉磊(左)在採訪現場。 (陳青雲/攝)

  李貽偉認爲,這些方面,惠州有良好的基礎,是特色產業和新增長所在。惠州目標是加快發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個萬億級先進製造業集羣,培育壯大生命健康新支柱產業,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其中“2”指的是石化新能源和電子信息兩大產業。

  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方面,目前,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煉油和乙烯年生產能力達2200萬噸、220萬噸,煉化一體化規模全國第一,是全國首批綠色園區,但與世界級一流石化產業基地相比還存在較大空間。

  李貽偉清晰地認識到,“在石化新能源產業上,惠州跟其他國際化工基地相比,最大的差距是在下游,在精細化工新材料方面。”他進一步表示,“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將面對兩大核心難題,一個是設備,另外一個是原材料。這兩個都是短板,很多基本上都是依賴於進口,我們高端的原材料70%-80%都是進口的。廣東作爲製造大省,珠三角作爲廣東的製造基地,在這方面同樣是短板,所以惠州要在化工類原材料的發展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貽偉表示,惠州要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新材料基地,爲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作支撐。未來惠州規劃將煉油能力提高到4500萬噸,乙烯及下游新材料年生產能力提高到1000萬噸,推進落實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綜合體項目、投資70億美元的中海油/殼牌三期項目建設,謀劃建設面積約3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產業園,引進一批最具競爭力的精細化工、新材料企業,把產業鏈做長,把效益放到最大。同時,加快推進天然氣發電廠、LNG接收站、大數據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以總投資1500多億元太平嶺核電項目、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爲抓手,把東南片區建設成爲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未來這裏將與石化、新材料共同形成萬億級產業集羣,在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基地中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李貽偉預計,未來隨着美孚、殼牌兩大項目落地,惠州在石化新能源的上游佈局基本就能完成80%了,屆時惠州的煉油能力將會進入世界前10。

  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惠州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已形成較爲完整的平板顯示、汽車電子、LED等產業鏈,擁有三星、TCL、德賽等一大批龍頭企業,最近陸續引進了一批投資上百億的大項目。李貽偉希望在人工智能、5G、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方面打造優勢,前瞻性佈局一批高端項目,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向高端轉型。未來八到十年,先進電子信息產業集羣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創新發展,惠州將打造“第二島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新是主線。從地理位置來看,惠州與廣州、深圳、東莞都接壤,緊鄰廣深科技創新走廊。

  2019年惠州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集聚創新資源。積極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面向港澳引進國際領先技術,推動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等領域合作;面向深圳引進科技型企業、風險投資機構,促進科技成果在惠轉化;面向廣州引進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到惠創業就業。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着力解決人才落戶、住房、子女入學等問題,推動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組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50家,力爭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48%以上。培育一批成長型科技企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300家。在此前召開的惠州市委第十一屆六次全會上,李貽偉就表示,如果把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看作廣東創新發展的“第一島鏈”,那麼惠州就處在“第二島鏈”上,對剛剛孵化出來的成長型創新企業有較大的吸引力。關鍵要研究如何打通跟“第一島鏈”的連接點,讓更多的創新資源在惠州聚起來、活起來。“第二島鏈”是什麼概念呢?李貽偉形象地將創新企業孵化的過程比作“雞蛋變小雞”。他說,“雞蛋孵化小雞需要一個地方,小雞佔的地方可比雞蛋大多了,我們支持創新企業在惠州孵化,這就是第二島鏈。”

  不過,要吸引“第一島鏈”的創新資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對惠州在理念、政策和營商環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惠州一直在爲此努力。

  李貽偉認爲,惠州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需要兩個輪子一起轉,建設高水平孵化育成體系,重大創新平臺綜合競爭力躍升,吸引國內外創新成果和創業項目在惠州開花結果。

  李貽偉還表示,要打破條條框框、罈罈罐罐,革除積弊、追求卓越,全面汲取全國自貿區解放思想的力度、擴大開放的模式、創新體制機制的做法,同時構建起信息暢達、萬物互聯的智慧城市系統,打造服務效率最高、綜合成本最有競爭力、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的開放新高地。

  加強城市間合作,打造灣區命運共同體

  隨着大灣區建設的推進,區內城市羣新的合作與競爭格局也在逐漸形成。合作與競爭看似矛盾,實質上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我們要看到世界的格局,要以提高國家整體的競爭力爲核心,內部的事是小事,自己兄弟嘛。這樣去看,才能夠把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合作競爭看得清晰,我覺得我們要致力打造這種競爭力,通過大灣區的發展幫助國家提升競爭力,凡是有利於這個大局的事情就應該去做。”李貽偉說,大灣區城市間的合作和競爭一定要‘三點成一線’:要對國家是有利的,對廣東省或者粵港澳大灣區是有利的,還要對惠州是有利的。只要這根線瞄的準,這個事基本就成了。

  “假如只是你好,對人家不好,這事做不成;假如只對別人好,自己則沒積極性,這事也做不好。”李貽偉提到了“利益共同體”的概念。他表示,“要找到大家共同利益的結合點,成爲利益共同體,相互間要共建共享。只要這樣,才能夠長久。你用你的強項,我用我的強項,你解決了你的問題,我解決了我的問題。這樣合作的雙方都能夠得益。”

  那麼該如何找到這個結合點呢?交通是一個關鍵點。

  2019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到,構建融入大灣區的大交通體系。加快對外大連通,建設半小時通達廣深港特大城市的快速通道,抓緊對接蓮塘口岸等骨幹工程,全面推進贛深高鐵、廣汕汕高鐵建設,上半年開工建設惠州北站、惠城南站等高鐵樞紐站場。加強與周邊城市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建成從莞高速、惠清高速,加快河惠莞高速建設,開工建設惠龍高速、深汕西高速改擴建工程。

  在大灣區“9+2”城市羣中,李貽偉重點談及了惠州與香港的合作。他透露,在尋找和香港合作結合點的過程中,惠州已經找了香港一些知名的諮詢公司,委託他們做一些方案,與此同時,惠州也在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後再將兩者的方案進行對比,從而找出結合點。

  在內部合作方面,李貽偉要求,把不同的人聚在一起要能成事,形成一股同方向的合力。如果各部門都只注重部門的要求和規定,忽視整體的要求和長遠利益,甚至互相觀望、內耗,各吹各的號,各彈各的調,就會力量抵消,辛勞而無功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也就無從談起。“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難斷”。市委在全力支持政府推進各項工作的同時,還最大限度發揮人大、政協的優勢和作用,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以及工青婦等羣團組織、社會各界都來出力,發揮各自能動性,形成強大凝聚力,合奏出優美的交響曲,共同推動一流城市建設“一路高歌”。

  久久爲功,積小勝爲大勝

  在大灣區建設的浪潮下,惠州需要在站在更高層次更大格局上“重構嵯峨百尺樓”,纔能有朝一日實現“天下不敢小惠州”。同樣的歷史條件,對於有準備的城市是機遇,對於沒有準備的城市只是風景。鄰居深圳憑藉着開荒牛般開拓進取,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爲國際一流的城市。如今,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到來,有着千年精神底蘊的惠州,號稱“嶺東雄郡”的惠州,沒有任何停步不前的理由。

  李貽偉預計,未來10年,惠州仍然山清水秀,北部山區保護開發,就像荷蘭、法國的農業一樣,形成高端農業產區,保持較好的自然環境。大亞灣區發展化工產業,也按照全球綠色化工基地的標準建設。美孚項目落地後,實施的是全球最先進的零排放標準,“大亞灣空氣優質指數是98.3%,那些水可以養海膽、小龍蝦,水質非常好。”

  “3000畝土地做100億美元投資,多麼集約啊!反之,如果美孚這個項目散落在全國各個地方,就相當於700多個1億元人民幣的項目,那污染得多大。”李貽偉感嘆道,“現在它集中在這個地方,不需要地面運輸,依靠管道來回流動,減少了運輸、污染、危險,而且通過集約化發展和商業化運作,過去所謂的廢物,可以產出一個新的產品,實現零排放。按這樣的發展方式走下去,纔是真的高質量發展。”

  “如果政策對頭、方向對頭,20年就可以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現在跟其他城市有點差距,但在歷史長河中,這只是一小段時間的事,惠州還有足夠的時間去追趕。”李貽偉說。他同時也指出,目前惠州的實際發展狀況仍是“量不太足、質又不太高”,但是剛過30歲生日的惠州,正如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一切都充滿了朝氣、充滿了活力。在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下,“惠州不能辜負它,要確定清晰的發展思路,默默地努力,紮紮實實地幹,不折騰,久久爲功,積小勝爲大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