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拱墅區大塘新村一戶空置了近20年的房子,門把手上掛了兩萬多塊現金,鄰居稱六七天了都沒人領。掛錢的是小區一位70多歲的獨居老人。老人的女兒方女士說,母親得了老年癡呆,但是老太太不願意承認自己生病了,既不肯去康復中心也不肯吃藥。

  前情回顧:

  ·足足兩萬多現金,掛在大塘新村一戶人家門口六七天沒人領!鄰居說這房子空了近20年…

  ·大塘新村的原戶主鄭奶奶找到了!89歲的她幾近失明,救治過的病人多到數不清

  ·在門把手上掛錢的老太太,三個月前還把兩萬塊硬塞給一對老夫妻!女兒求助:有沒辦法幫幫我媽媽!

  方女士向快報求助,有沒有辦法幫幫她的媽媽?

  昨天,快報官微報道了此事後,不少網友幫助方女士想辦法,有些還分享了自己照顧失智老人的經驗。

  送老人去福利院或者醫養中心

  "

  夏旻:最好的辦法是去老年康復中心。

  baby:小的時候媽媽可以爲孩子辭職,我覺得反過來孩子照顧媽媽也可以犧牲一段自己的時間。陪伴最重要。尤其是患了這種病的老人,要同她多說說話。

  豆媽:我家也有老年癡呆,家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陪伴。24小時陪護。藥物沒有用的,不能延緩老年癡呆,但是精神藥物可以緩解精神症狀。

  士普多納吉:老年人需要我們比對待子女更多一份細心和耐心。我自己的父母雖然沒有到了年邁之時,但我發現歲月把他們的精明能幹獨當一方的能力與霸氣,漸漸地消磨。他們慢慢變得小心翼翼、不知所措。我會覺得,我得像幫助自己的孩子那樣去幫他們。和朋友聊天中,也發現不止我的父母如此,很多老人都是這樣的無論疾病或健康。我們成年步入中年,是該反哺的時候啦。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少說一些指責的話,他們會越來越像孩子一樣伴在我們身邊!

  秋雪滿天:吃藥沒用的,只有專人24小時看護。會做很多匪夷所思的事,然後什麼也不記得。最辛苦的還是日夜顛倒。別問我怎麼知道,看護了老年癡呆的婆婆六年,各種辛苦真是冷暖自知。

  上善若水:這很符合常理!老太太應該送養老院,靠子女24小時看護是不太現實的。

  xiaolu:既然確診了,老人這不肯那不肯,也不能依着她吧?肯定要有個監護措施。

  春眠不覺曉:同德醫院有專門的病房收治老年癡呆患者的,應該去專業醫院看護治療。

  敏:去福利院比較合適,有老年癡呆症的老人好比回到了嬰兒時代,孩子小好管,可老人不一樣,她有脾氣,不由你說了算。你母親纔剛剛發病,間隔時間長點,以後會越來越嚴重,而作爲獨生子女的我們,要上班,要照顧孩子,做家務,對老人的關懷就會很少。去福利院,找那種醫養結合型的,有專業的醫生和護工照顧,你可以放心的,有空就去看望。我爸患病到現在有五六年了,最初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經常迷路,杭州市的很多派出所我都去過,中間還有失蹤三天的經歷,甚至還被鄰居踢傷過,一個人住真的很不放心,現在住在養老院,至少沒有這些擔心了。你可以和母親好好溝通下,其實現在的她既是你的媽媽,也是你的孩子。

  "

  子女辭職或家人照顧

  "

  純圓、Qn:小時候,母親也是不厭其煩幫助我們成長,當母親年老了,是我們反哺的時候了……當然,最希望的還是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He11o_yy:我奶奶之前都是我爸爸他們兄妹三人一天24小時陪護的,好多年,直到去世。沒有別的辦法,奶奶很抗拒陌生人,到最後只認識子女,別的都不認得。

  Tonny_Le:還怎麼辦呢?帶回家自己看着唄,盡孝的時候到了,建議你去看看蘇大強女兒怎麼做的。

  *Stars654321*:老年癡呆症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本身腦子已不太靈清了,放心交給外人嗎?我婆婆也是不願意住我們家,那就我們搬去陪她嘍。

  笑語嫣然:如果什麼都不肯,作爲孩子,只能自己辭職在家照顧母親,小時候他們陪着我們,他們老了,應該是我們陪着他們了。陌生人,陌生環境,只會抵觸,情緒會更加不穩定。不要等老人不在了,再去後悔。我們從出生就是欠父母的,一輩子怎麼都還不光,但是在我們能力有限時候多去還一些。

  文君:經濟能力許可的話,女兒辭職恐怕是最佳的了!

  吃飯乖:基本上需要每天都有親屬陪伴的,不認識的人不熟悉的環境甚至是子女的家會讓老人沒有安全感,最好是陪老人住他自己家,不抵觸的話偶爾可以去子女家小住。佩戴可以定位的手錶,多陪伴,聊過去的事。我們就是這樣,走失過好幾次,派出所也去過。帶他去商場,讓他在廁所門口等我一下,等一會兒就忘了管自己走掉。嗯,就只能陪着。

  袁文霞:老年癡呆真的需要好好照顧,寸步不離地看護。我奶奶也是後來老年癡呆了,我爸當時還上班,幾乎請長假每週一到週五都在老家陪着伺候,有一年左右,奶奶就走了,算喜喪吧。現在我們這代人生活壓力這麼大,買房首付都要父母資助,都想像明玉一樣,實際上卻過得跟明成一樣,也不知道父母若有一天老年癡呆,自己能不能辭職,也許辭職的資格都沒有,畢竟還要養孩子和房子。

  "

  杭州有專業護理機構

  爲失智老人提供照養

  失智老年人的長期照護管理,是目前養老服務發展中一大棘手問題。子女沒法陪伴,護理阿姨又不夠專業,目前來看,最好的辦法只能是老人去專業的護理機構。

  昨天各個城區打聽了一圈,有些養老機構可以爲失智老人提供照顧和護理。

  在價位方面,具體要根據每家養護機構的牀位不同,還有老人家失智失能的狀況進行不同等級的評估,評估等級不一樣,護理費也不等。但如果老人失智情況比較嚴重,完全喪失自理能力,全護理費用會很高,基本都要每月1萬元左右。

  以下是幾個城區接收失智老人,規模比較大的養老機構(以民辦爲主),僅供參考。

  上城:緣外緣頤養中心

  緣外緣頤養中心位於上城區。中心共設有202張牀位,有專爲失能、失智和健康老人設立管理專區。

  下城:馨和園頤養院

  杭州馨和園頤養院設800張養老牀位,是目前下城區較大的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有70%以上的牀位是爲半失能、失能老人設置。

  江干:皋亭山養老院

  位於江乾區丁橋鎮,2006年,浙江綠康醫養集團組建團隊接管運營丁橋鎮敬老院。是江乾區最早爲失智老人開設照護專區的養老院。

  西湖: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

  全市首個失智老人照護專區,目前已有100多位失能失智老人入住。西湖區福利中心二期還在建設中,將建設380張牀位的全市首個失智老人照護專區。

  濱江:綠康陽光家園

  綠康陽光家園是濱江,也是全市規模最大的“公建民營”養老院,設計有牀位198張。

  餘杭:綠城頤養中心

  餘杭綠城頤養中心擁有1000餘張養老牀位,裏面配套一個200張牀位的綠城雙慈醫院,接受失智老人,提供專業的康復治療與照護。

  萬一媽媽病情加重

  把錢或房子送給了別人

  算不算數?

  “律師來了”簽約律師 吳曉潔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夥人、婚姻家庭與財富管理法律事務部主任

  萬一媽媽病情加重

  把錢或者房子送給了別人,

  算不算數 ?

  萬一媽媽病情加重把錢或者房子送給了別人,算不算數 ?

  這要看老人是限制民事行爲能力人,還是無民事行爲能力人。

  如果是無民事行爲能力(即不能辨認自己行爲),贈予無效。

  如果是限制民事行爲能力(即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爲),贈予需要得到老人法定代理人的追認纔能有效。

  怎麼判定當事人的民事行爲能力?

  需要通過有精神障礙鑑定資質的鑑定機構依法進行民事行爲能力鑑定。

  個人委託鑑定機構一般需提供委託人身份證明材料;被鑑定人的《身份證》複印件及《戶口簿》複印件;植物人、精神病患者、18歲以下未成年人等其他精神存在問題的被鑑定人,需提供監護人或者直系親屬的身份證明。

  誰能夠作爲老人的法定代理人?

  按照順序是這樣的,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親屬;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如果無配偶,無父母,多子女;或者無配偶無父母無子女,有多個近親屬,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兩個以上的人選可以行使監護權,怎麼確定法定代理人呢?

  在充分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前提下,可以協商確定監護人,協商不成,可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或向法院起訴請求指定。

  法定代理人在行使追認權時,應當充分保障被監護人利益,如果發生爭議,也可由相關當事人起訴至法院處理。

  無民事行爲能力的老人能不能立遺囑?

  不能。

  無行爲能力人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爲,比如老人拿零錢去買個菜,這個行爲是有效的,但不能立遺囑。

  立遺囑的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爲能力,限制行爲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爲能力人不具有立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

  方女士媽媽若經鑑定系無民事行爲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爲能力人,則其所立遺囑無效。

  無民事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能力的老人,只能法定繼承,不能遺囑繼承。

  記者 陸驍 朱振輝

  編輯 肖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