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一六:父母之間的分歧容易導致孩子教育的失敗

「一加一在什麼情況下等於負一?」如果夫妻對於孩子的教育意見不同,而且讓孩子有所感覺,這種情況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教育就會產生「1+1=-1」的效果。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這樣的現象:教育觀念不一致,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考試求學。

在電視劇《親愛的》中,閆妮飾演的李寶莉,嫁給了人品差卻會以「親愛的」做情書開頭的大學生工人馬學武。

幾年後,他們的兒子馬小寶上小學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馬小寶放學後肚子餓極了。他卸下書包,坐在桌邊大快朵頤享受著媽媽準備好的晚餐。

馬小寶津津有味地快速吃完飯,嘴裡答應媽媽吃完就寫作業。可媽媽一轉身,他就起身打開電視。他拉開一張椅子一屁股坐下來,翹著二郎腿仰躺在椅子上,準備看電視。

李寶莉收拾餐桌時發現電視開了,問兒子:「你怎麼把電視機開了?」

「我看會兒電視。」小寶嘴裡包著一口飯說著。

「你寫完作業再看電視!」

「我不!」

「你不我也不」說完李寶莉就來關電視。

母子倆一開一關折騰著電視,誰也別想說服誰。

這時馬學武回來,聞到了瀰漫在母子間的火藥味,對著李寶莉一通訓:

「你跟一孩子叫什麼勁?孩子嘛再說了這少兒節目就這點有。你說說,不讓孩子看電視,那就是沒童年,我就這樣。」

還指責李寶莉:「你這種教育方式他就能上大學,就能有出息是吧?」

李寶莉見丈夫當著兒子面公然和她作對,和兒子結成統一戰線,她氣不打一處來丟下一句:「那你管,我不管了!」

李寶莉坐在一邊不說話。好在馬學武和她爭論後,也叫兒子馬小寶去寫作業。一場即將發生的戰火熄滅了。

父母的意見不一致,

容易讓孩子變成"兩面派"

當父母產生分歧時,孩子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方。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雙重人格」,在爸爸面前一個樣,在媽媽面前另一個樣。不僅如此,還不利於父母威信的建立。

其實,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在私下爭論的時候,不必從細枝末節的瑣事計較,惹來彼此的糾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