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日,由上海玉佛禪寺覺羣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大圓通寺圓通學府,邀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德峯,舉辦了第六期“《六祖壇經》的智慧”講座。

王教授向大家講解到,《壇經》機緣品中列舉了十二個機緣成熟的例子。

隨後,王教授帶領大家回顧了往期講座《六祖壇經》第七品機緣品中,法海、法達、智通、以及智常四位法師的機緣,並向聽衆們講解了志道法師,以及行思、懷讓、玄覺三位禪師的公案。

寂滅爲樂到底是什麼樂?

志道法師自稱出家十餘年來,覽《涅槃經》,至今仍對其中一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存有疑惑。

他問惠能大師:經中說‘生滅滅已,寂滅爲樂’,但所有衆生皆有二種身體,一種是有形有相的肉體,但肉體是生滅無常的,當假合成肉身的四大分散,全然是苦,又哪來樂?

而另一種身體——法身,脫離於肉體之外,是生滅的體,表現爲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但生滅是恆常的(生的時候,從法身生出五蘊,滅的時候,五蘊又歸還法身),假設法身有來生,那麼有情衆生就是不滅的;若法身沒有來生,那麼涅槃後就形如草木等無情之物。按照這樣想,涅槃就相當於斷滅,又有什麼快樂呢?

惠能大師聽後,當即斥責道:你是佛陀的弟子,爲何要修習外道的斷常邪見?(斷見:認爲“人死如燈滅”,沒有來生;常見:認爲萬物並非無常,而是永恆不變)

凡夫認爲涅槃就是“死”,外道認爲涅槃就是“斷”,那涅槃究竟爲何呢?惠能大師接着用一首偈子點醒志道法師——

無上大涅盤 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爲斷

......

真常寂滅樂 涅盤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 令汝舍邪見

汝勿隨言解 許汝知少分

若有人能超過凡夫以及聲聞緣覺、外道的思維邏輯,能夠通達法相,進而瞭然——五蘊以及五蘊和合而成的小我,和外部世界所顯現的衆多色相與音聲都如夢幻泡影一樣;

也就是說如果他能夠不起分別妄想,不執著有無、過去、現在、未來、能夠在運用六根的時候,也不去執著它,(例:黃檗希運禪師曾開示:“終日吃飯,未曾咬着一粒米”),那麼即使劫火燒乾海底、狂風鼓動羣山相撞,與他也沒有關係,這便是真常寂滅之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