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齣頭的畫家郎世寧在康熙末年來到中國,他的宮廷繪畫生涯是從雍正朝真正開始的。郎世寧學西洋油畫出身,但他懂得在中國作畫若要得到認可,自己的西洋畫技法必須和中國傳統寫意相融,他於是大膽實踐創新中西結合的繪畫方法。

一次雍正皇帝在欣賞一幅蘭花絹畫,他覺得眼前一亮,對這幅畫大加讚許,但是沒有看到此畫的作者署名。雍正吩咐下去立刻查明此畫作者,雍正知道後,從此宮廷裏西洋畫師郎世寧的名字深入雍正印象中。

從個人來講,郎世寧對繪畫藝術孜孜以求筆耕不斷,他潛心研究漢語言和中華文化,探索出一套中西合璧的繪畫技巧。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工作勤奮敬業,深受皇帝們的喜愛,成為眾多宮廷畫師中的傑出代表性人物。

另外從當時的客觀條件來看,郎世寧所處的歷史時期是雍正乾隆兩朝,正是清朝最鼎盛富裕的階段。其經濟繁榮,內憂外患相對較少,又恰逢皇帝都個個強勢,對藝術作品都有著極高的追求和鑒賞能力。而郎世寧正值藝術思想成熟,創作熱情和靈感高漲又豐富,在太平盛世下被帝王所熱衷也是自然的事了。

乾隆皇帝更是繼承發揚光大了他父親的藝術愛好,對郎世寧的畫作情有獨鍾,宮廷內包括皇帝的各處行宮都懸掛有郎世寧的裝飾畫。乾隆不光對郎世寧壓分量壓作品,還對其生活待遇處處關心。給郎世寧作畫的屋子重新裝飾,力求保暖防風,經常賞賜他一些物品銀兩以資鼓勵,身體有恙時還特意關照他可以等病癒後再工作。

一名宮廷畫師能夠得到皇帝如此鍾愛也屬少見,而郎世寧也沒有辜負乾隆的厚愛,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宮廷繪畫和為乾隆父子服務,作畫一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客觀上也為傳播東西方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乾隆三十一年郎世寧去世,享年七十八歲。乾隆特下諭旨:郎世寧自從康熙年入職內廷謹慎敬業成績斐然,賞三品頂戴加恩給予侍郎銜,另再賞銀三百兩料理後事。這是郎世寧效力大清內廷五十餘載,擱下畫筆後享受到的最後殊榮。


【文藏來答】郎世寧當然是因為自己有真本事才能被乾隆皇帝賞識,沒點本事連皇宮的門都進不去的。

中國古代繪畫多以寫意為長,在對人物的刻畫上寫實程度遠不如西方油畫。自明代後期,陸續有西洋傳教士來華傳教。

清?郎世寧?乾隆閱駿圖屏 紙本設色?縱一三四·一釐米?橫一三八·二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年間,法國皇帝派遣洪若翰、白晉等傳教士進入中國,他們帶來的禮物中,就有獻給康熙皇帝的路易十四的畫像。康熙皇帝對於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此時對肖像畫畫師的需求,是皇帝準許傳教士進京的首要原因。

清?郎世寧?聚瑞圖軸 絹本設色?縱一〇九·三釐米?橫五八·七釐米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雖然清朝的禁教令對傳教士來華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但並沒有讓西方放棄以繪畫敲開東方大門的機會,清宮「西畫東漸」中最有力的推動者,莫過於康熙末年進京的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十二月八日,郎世寧矢發末願,宣讀誓詞,並在誓願書上簽字,由此真正成為耶穌會的一員。

他進入清廷,以宮廷畫師的身份結交上層。雍正皇帝登基時,郎世寧繪製《聚瑞圖》進呈,迎合了新帝登基進獻祥瑞的中國傳統。他與年希堯交好,一起交流繪畫技巧,在郎世寧的指導下,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年希堯在義大利畫家安德烈所作《畫家和建築師的透視學》的基礎上編製了中國第一本研究透視畫法的著作—《視學》,並將其刊行。

清?郎世寧?弘曆觀畫圖軸 紙本設色?縱一三六·四釐米?橫六二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對郎世寧的器重更是廣為人知,而郎世寧也因乾隆皇帝的高度評價「寫真無過其右者」,而成為乾隆皇帝各種畫像中專門為其描繪臉部的畫師。

清?郎世寧?八駿圖卷(局部) 絹本設色?縱五一·二釐米?橫一六六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清?郎世寧?八駿圖卷(局部) 絹本設色?縱五一·二釐米?橫一六六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郎世寧之所以受到皇帝如此禮遇,主要得益於他高超的畫技。他嘗試運用筆、墨、紙、絹、國畫顏料等中國繪畫工具,把西洋畫理念與中國筆法相融合。為了迎合帝王的喜好,他所畫人物的面部大都採用正面受光,同時運用線條與明暗相結合的方法,盡量減輕明暗差別,由於沒有了陰影部分,就避免了帝王不喜歡的「陰陽臉」效果,運用焦點透視法加強了畫面縱深的空間感。

清?郎世寧?果親王允禮像 絹本設色?縱三一·五釐米?橫三六·七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傳統人物畫在構圖上注重留白,而西洋繪畫在劃分空間、佈局位置上則嚴格遵從「黃金分割律」。郎世寧的繪畫將二者巧妙結合,在不斷摸索中找到了皇帝的接受點。

原文作者:王敬雅(作者系:故宮博物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作人員)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8年10月刊《西洋畫師與清代的「西畫東漸」》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