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高山茶好。臺地茶的口感,香味,耐泡數都不如高山茶。以我這裡為例,我住的村莊海拔在八百米左右,茶園在八百米至一千二百米之間。生長在一千二百米高山的茶葉就比村莊周邊八百米的茶葉口感好,香氣也更好些,能多泡一道水。我們村莊底下的其它村莊的茶葉又要差一些。一般來說,高海拔的產茶區森林覆蓋率更高,雲霧多,露水重,這都是產好茶的要素。土質也很重要,烏沙土帶亂石的更好,黃土的略差些。陰面的茶葉口感比陽面的要好些,口感更濃。這是我個人根據我這裡的實際情況寫的,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專家理論,實話實說而已。


關於海拔的問題,可能這一點我說出來會讓有些不懂茶靠忽悠賣茶人的反駁,其實茶葉並非海拔越高越好,當海拔超過一定程度後,往往內含物質會呈現極速的下降。無論口感、香氣,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所謂海拔越高茶葉越好純粹扯淡!

這一點給大家看一下文獻資料應該能夠有所瞭解。 俗話說「高山出好茶」,但實際上並非絕對。在該研究中,海拔在400 m左右時,茶樹的各方面綜合指標反而優於600、800 m的茶園。在一定的海拔高度範圍內,雲霧多,漫散射多,茶葉能積累較多的芳香物質,茶葉肥厚柔軟,持嫩性強,可以提供良好的製茶原料。該研究表明,在海拔300~400 m的茶園生產的茶葉質量最好,也較穩定。但到了海拔600 m以上的茶園,由於日照少、溫度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弱等原因,反而影響了茶樹生長及鮮葉物質的合成積累。海拔升高,氣壓降低,空氣稀薄,茶樹的蒸騰作用相應加快。芽葉本身不得不分泌出一種抵抗素來抑制水分的過度蒸騰,這種抵抗素就是茶葉的寶貴成分芳香油。

所以,茶葉品質更重要的是跟合理海拔有關,並非越高越好。


高山雲霧出好茶是有科學根據的,這點毋庸置疑,都是有不可忽略了另外一個因素:加工技術,如果技術不好,品質再好的茶也會做出垃圾茶。所以,一杯好茶,源自好的茶青品質和好的加工技術結合。


當然高山茶啊,極少受人為幹預的地方,接受的陽光、雨水條件好,因此茶質表現厚重,回甘、生津、喉韻以及耐泡度表現的更加突出。


高山茶好,茶味比較濃鬱,


高山茶大部分多是野生大樹茶。品質保證比臺地茶好喝。


這個問題沒啥可糾結的,不考慮價格,肯定高山茶好喝,滋味濃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